長塗鎮
浙江省岱山縣轄鎮
長塗鎮位於浙東沿海岱山島東部,其東臨公海至小板島與東海相連,距中街山漁場15海里;南瀕黃大洋,與"海天佛國"普陀山遙遙相對;西鄰岱山本島與縣城高亭隔一水道,北倚岱衢洋。
轄地包括大、小長塗山、大圓山、多子山、大、小西寨山等90個島嶼。陸域面積58.5平方公里,其中大長塗山43.27平方公里,小長塗山10.88平方公里。大、小長塗島間夾一條長7.8公里,寬400-700米的長塗港。萬噸級船舶可自由進出,是國家二級漁港,舟山漁場著名的避風良港。鎮政府駐地倭井潭,距縣城7海里,距寧波50海里,距上海97海里。
清道光二十一年,屬定海縣蓬萊鄉長塗庄;宣統二年(1910年)置長塗鄉(第二十一鄉)屬定海縣;民國年間為定海縣長塗鄉;
1949年為翁洲縣長塗鄉;1950年5月解放后,仍為長塗鄉,屬定海縣岱山區;
1953年11月分長東、長西、江南、新灣、沙灣、中柱、西劍、東劍8個鄉,建長塗區,屬岱山縣;
1956年10月,分設長塗、江南、長東3鄉;1957年3月,長東鄉更為東劍鄉;1958年10月,長塗、江南、東劍3鄉合併,建長塗人民公社;
1961年10月劃出西劍、東劍、外達昆、楊梅坑等大隊,建東劍人民公社;1962年5月,長塗、東劍人民公社復屬岱山縣;
1984年5月,長塗、東劍人民公社改為長塗、東劍鄉;1986年1月,長塗鄉改為鎮;1992年5月,撤東劍鄉,併入長塗鎮,1995年11月建立東劍辦事處。
1995年11月,建立東劍辦事處;2005年2月,撤銷東劍辦事處,新建東劍村。全鎮轄9個行政村。2004年末,全鎮有6411戶,14898人。
長塗鎮
長塗鎮是一個集漁、工、商、貿於一體,舟山市漁業、海運業重鎮之一,素有"東海明珠,蓬萊漁鄉"之美譽,地轄15個行政村(其中漁業村10個,農業村3個,其他村2個)。80%左右的勞力從事海洋捕撈和海上運輸業。全鎮轄9個行政村。2004年末,全鎮有6411戶,14898人。
長塗經濟歷來以漁業為主,具有豐富的漁業、港口優勢。現有作業船隻240餘艘,鋼質化率80%。近年來,全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全黨工作大局,圍繞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積極實施"以港立鎮、以船強鎮、以島活鎮、生態建鎮"的強鎮方略,大力做好"海"、"船""島"字文章,加大改革步伐,加強基礎產業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新成就。
2003年,全鎮各業生產總值3.3億元,財政收入338.42萬元,漁民人均收入6382元,農民人均收入3791元。2008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31.12億元,比上年增長247%;財政收入6913.27萬元,比上年實績增長343.7%。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6.14億元,比上年增長522%,完成工業性投入19.26億元,比上年增長41%,工業經濟考核指標列全縣第一,全市第六。全鎮目前有作業船隻188艘,全年漁業產量達到3.66萬噸,實現產值22272萬元,比上年增長8%。全鎮海運業得到快速發展,全年凈增運力13984噸,全鎮總海運力達到58622噸,上繳稅收580.45萬元,同比增長86.5%。圍繞工業經濟發展,大力發展商貿流通、賓館餐飲等服務業,個體工商業得到蓬勃發展,全鎮個體工商戶達到500多家,三產產值2.66億元。全鎮農作物種植面積2659畝,農業總產值928萬元。2008年全鎮的勞均收入為39816元,人均收入達到12873元。
長塗鎮
隨著經濟發展,全鎮文教衛生等社會各項事業均有了新的發展。以倭井潭為中心的集鎮建設初具規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了新進展。現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所、中心幼兒園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畢業率均達100%,幼兒入園率達94%,成人教育躍入國家先進行列,分別於94年、2001年被評為浙江省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學校和全國自考先進單位。全鎮有1所中心衛生院,農村衛生實行一體化管理。電信實現傳輸數字化,交換程式控制化,村村通電話,為全縣第一個進入交換程式控制化的鄉鎮。現有入戶固定電話3500餘門。雙擁工作成績斐然,連續四次榮獲市雙擁模範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