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共產黨
澳大利亞共產黨
1922年加入共產國際。在30年代初領導過煤礦工人大罷工和失業工人的鬥爭。1936年組織志願軍參加援助西班牙人民的國際縱隊。1940年被宣布為非法。1942年恢複合法活動后,全力進行反法西斯鬥爭。戰後初期黨員達2萬多,成為工會運動中一支重要力量。1964年黨的20大通過《澳大利亞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綱領,主張以和平方式走向社會主義。1996年10月在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改名為澳大利亞共產黨。該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致力於建立一個公有企業將在經濟中發揮主要作用的社會,主張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最終用社會主義制度取代資本主義制度。
為了加強理論學習、宣傳和研究,該黨每周出版全國性報紙《衛報》,還出版期刊《澳大利亞馬克思主義評論》。
澳大利亞共產黨1920年10月30日在悉尼成立。
澳大利亞共產黨標誌
20世紀60年代受國際共運影響,該黨發生分裂。1964年3月15日,原澳共書記希爾另組澳共(馬列),反對澳共中央的親蘇立場。從60年代中期起,該黨的政治路線發生了一些變化。黨的21大通過的黨章刪除了民主集中制原則,黨的22大文件沒有關於馬列主義作為黨的思想基礎的表述。進入80年代以來,該黨倡導建立左翼聯盟,改善同左派政黨的關係,並提出與其他社會主義者共建“獨立的社會主義黨”。
1989年12月2日黨的特別代表大會決定,該黨於1989年底停止活動,以使黨員全力參加“新左翼黨”。黨報《論壇報》發行至1990年6月。
1970年3月,原澳大利亞共產黨第22次代表大會取消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指導地位,認為其已經“過時”。這次會議促使共產主義力量進一步分化。1971年12月,800名親蘇的成員脫離澳共,正式成立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Socialist Party of Australia,簡稱SPA)。
該黨成立以後,提出要重新組織澳大利亞的共產主義運動。1983年,黨的戰略問題引發了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的廣泛爭論,黨主席帕特里克·馬丁·克蘭西(Patrick Martin Clancy)與黨內其他領導人意見相左,克蘭西認為他們在意識形態上具有教條主義和極權主義傾向。隨後,該黨全國委員會解除了克蘭西的領導職務,克蘭西及其支持者退黨,組建了一個名為“共產主義團結會”(Association for Communist Unity)的新組織。
東歐劇變以後,該黨迅速作出反應,於1990年、1992年連續召開會議,深入討論了蘇聯東歐的局勢、戈爾巴喬夫的改革等問題,並就如何開展澳大利亞的社會主義運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該黨認為,雖然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失敗了,但這並不代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失敗,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仍然應該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切實將馬克思主義與澳大利亞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原澳共解散以後,該黨希望重建一個新的共產黨,繼承原澳共的優秀傳統。經過充分討論,該黨於1996年召開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黨的名稱改為“澳大利亞共產黨”[與原澳共名稱一樣,簡稱CPA]。
1996年10月6日,澳大利亞社會主義黨更名為澳大利亞共產黨,使澳大利亞又有了新的共產黨。
澳大利亞共產黨
指導理論
澳大利亞共產黨理論上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澳大利亞共產黨明確宣稱,“黨員工作和黨的政策堅持以一整套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該黨的思想和政策奠定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之上,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應用到澳大利亞的具體環境之中。
階級性質
澳大利亞共產黨在性質上是工人階級政黨。澳大利亞共產黨是工人階級政黨,承認工人階級在社會變革中的領導作用。黨的隊伍包括工人、學生、專業人員、小企業人士、農民和領養老金者。所有人都團結一致,致力於為澳大利亞勞動人民的利益和需求而努力。在具體策略上,澳大利亞共產黨認識到工人階級需要與被大企業剝削的其他社會階層建立聯繫,因此澳大利亞共產黨積極與其他左翼和進步政治力量結盟。
社會主義制度
澳大利亞共產黨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認識。澳大利亞共產黨推進實施多項變革措施,目的是最終建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外交體制。在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方面,澳大利亞共產黨堅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形成公有制和控股企業共同主導的所有制形式。同時,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經濟計劃是必要的,經濟計劃可以使國家的資源、工人的技術和技能得到最佳利用。此外,澳大利亞共產黨一直堅信,社會主義政府由工人、科學家、技術人員、知識分子和農民等代表組成。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勞動人民應該密切參與到管理國家和工業中來,工人將參與各級的管理和決策。社會主義國家還應該堅持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國際爭端。
思想建設
2005年9月30日-10月3日,澳共在悉尼召開了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的口號是“在工人階級中建黨,每一個黨員都是活動家”。大會選舉出以彼得·西蒙為總書記、以漢納·米德葉頓為主席的新中央委員會,通過了新黨綱和一系列新的決議,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深刻分析,總結了20世紀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經驗教訓,闡明了澳共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的新構想,對澳共在21世紀的活動具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澳大利亞共產黨的變革戰略。澳大利亞共產黨的戰略目標是激活、加強和團結所有致力於澳大利亞政治新方向的組織和個人。這是改變澳大利亞政治方向的途徑。澳大利亞是兩黨制,即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和澳大利亞工黨輪流執政。要打破兩黨制,就必須增加進步派“人民議員”的數量。澳大利亞共產黨希望改變現存的兩黨制,通過建立一個左翼和進步的人民聯盟來贏得政府。因此,澳大利亞共產黨不斷加強議會鬥爭,重視群眾的力量。把群眾建設成為一支強大、團結的力量,這是澳大利亞共產黨實現真正變革的根本。
在澳共的積極推動下,左派社會主義組織和共產主義者加強了團結,把組建左派聯盟一事提上了日程。為了擴大澳大利亞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共產黨和其他支持共產黨的組織和人士成立了一個新的選舉聯盟——“共產主義者聯盟”。該黨於2009年3月在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登記註冊,並向新南威爾士州參議院和悉尼眾議院推出了自己的候選人。雖然共產黨人尚未在聯邦選舉中取得多少成就,不過,“由於澳大利亞共產黨積極地開展競選活動、捍衛人民的權利和生活水平,它贏得了許多社會人士和一部分工會運動的支持,提高了知名度”,也擴大了澳大利亞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
關於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澳大利亞共產黨提出,一個強大的公有制經濟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更可靠、更便宜的服務。要結束和逆轉對公共服務的出售或將其管理外包給私營公司。此外,要加強社區對公共資產和服務的參與和控制,讓更多工人參與企業管理。逐步形成有計劃的社會,在這種狀態下,合作是常態,人民可以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
製造業發展政策。澳大利亞共產黨認為可持續的製造業是經濟的支柱。製造業的發展對澳大利亞經濟的未來發展和為工人創造高質量的可持續工作至關重要,有必要規劃和發展一個強大的製造業。為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培養熟練的勞動力。為年輕學生和返回學校的成年人提供免費的教育與培訓。第二,改革勞資關係。全面恢復工會權利,為工人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第三,加強企業研發能力。政府出資在公共部門的支持下,企業根據自身優點選擇與大學合作開展研究項目。第四,發展公共部門製造業。其中涉及可再生能源、公共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第五,關鍵製造業要實行國有化。
教育政策。澳大利亞共產黨推行的教育制度的指導原則和目標是提供從學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所有階段的免費公共教育,讓所有澳大利亞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澳大利亞共產黨特彆強調,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不是那些負擔得起的人的特權。澳大利亞有足夠的財富能夠為每個人提供高質量的教育,其中包括試圖提升或發展新技能的工人。
就業政策。澳大利亞共產黨強調就業權是一項基本人權,而資本家只關心利潤,不關心人民的需要和權利。社會主義就是要消除剝削,消滅資產階級的統治,保障人民獲得工作的權利,澳大利亞共產黨提倡,每周工作35小時並且不能減少薪金,男女薪酬平等。此外,還要保護土著工人的權利。同時,設立國家公共退休金基金,增加公共投資,保障人民退休權利。
國際政策。澳大利亞共產黨認為國際團結是一種責任。資本主義是一個壓迫和剝削的體系,需要世界工人的統一反應。澳大利亞共產黨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支重要力量,通過各種途徑,包括儘可能參加每年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舉行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為該運動的協調作出貢獻。澳大利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下設國際部,發展同其他國家共產黨的關係,支持國際團結運動。
由來自全國各地的黨代表參加黨代會,黨代會選舉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再選舉黨的領導集體。黨的領袖沒有任期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