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鯽

紅鯽

紅鯽又名金鯽,紅鯽是普通鯽魚在家養條件下,對鯽魚發生變異產生的紅黃鯽魚經多代人工培育而形成的一個品種。

概述


紅鯽是普通鯽魚在家養條件下,對發生變異的鯽魚經人工培育而形成的一個品種。為正常的2倍體有性生殖群體,其一般特徵與普通鯽魚相同。但由於其體色火紅,色澤鮮艷,,肉味鮮美,具有食用與觀賞雙重經濟價值,是一個很受群眾他歡迎的養殖品種。

池塘養殖技術


一、苗種培育技術
1.魚苗池的清整與消毒:3月下旬,做好魚苗池的準備工作,魚苗池以面積1~5畝、水深0.8~1.5米、東西向長方形為好。清除池內雜草,挖除池底過多淤泥,用生石灰消毒魚苗池。
2.注水培肥水質:培育池消毒3天後,加註新水至0.5米深水位,加水時安置過濾網。培肥水質,畝施發酵人畜糞300公斤。
3.魚苗下池時間:選擇晴天上午10時左右,在池淤泥少、底質較硬的上風處放苗。魚苗放養密度為每畝20萬尾。
4.魚苗的飼養管理:魚苗下池后每天分上、下午兩次投喂黃豆漿、全池潑灑,每天畝喂干黃豆5~6公斤。魚苗在培育階段日增重速度快,要不間斷地加註新水,增加水體體積和溶氧量。當紅鯽魚苗經20多天的培育,體長達到5~8厘米時即可分池進入魚種飼養階段。
5.魚種的飼養管理:每畝放養紅鯽夏花5000尾、白鰱寸片200尾、武昌魚1000尾。紅鯽魚種在7月中旬,紅色色素逐漸增加,7月底基本呈現紅色。紅鯽魚種的管理基本與高背鯽魚種相同。
二、成魚養殖技術
1.池塘條件:面積5~20畝,水深1.5~2.5米,排灌設施齊全,交通便利,電源充足。
2.放種時間及密度:每年的冬季池塘清整后,投放魚種。混養方式:畝放尾重50克左右紅鯽300尾,高背鯽(或其它優良鯽魚)600尾、武昌魚50尾。主養方式:畝放尾重50克左右紅鯽800尾,高背鯽200尾、武昌魚50尾,上層水體適當放養花白鰱。放種時用3%的食鹽水浸洗5~10分鐘。
3.飼養管理:冬季紅鯽食量小,宜投喂花生麩餅。初春隨著水溫增高,開始投喂混合料,也可投喂含粗蛋白32%的顆粒飼料,粒徑2毫米,日量按體重2%投喂。進入6月份紅鯽攝食量增大,特別在6~9月底攝食量大,日量按體重5%~8%靈活掌握。武昌魚以青飼料為主,精料為輔,每天上午撿青料投喂。10月份紅鯽、高背鯽、武昌魚尾重均達到400~500克,這時要均衡上市銷售。在生長旺季,定期加註新水,調節水質。增氧機每天黎明之時及晴天中午開機1~3小時。每半個月投放生石灰1次,每畝4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預防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