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路街道

石油路街道

石油路街道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設立於2006年6月8日,街道轄區地處渝中區最西部位置,在重慶市渝中區醫學院路9號,分別與高新區、九龍坡區接壤,轄區佔地2.52平方公里,7個社區居委會,人口80000餘人。黨工委轄個7個社區黨委和20個黨支部,共有黨員415人。機關內設7個科室,分別是黨工委、行政辦公室、社區建設科、勞動保障科、社保所、發展經濟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城管城建科、物業管理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隊。全街共有幹部職工45人。

概況


重慶市渝中區轄街道。面積2.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1154人(2010年六普)。轄7個社區。

沿革


2006年設立石油路街道。管轄原大坪街道的煤建新村、茶亭村、民樂村、石油路、金銀灣、虎頭岩和原化龍橋街道的九高路,共7個社區,面積2.52平方千米。辦事處駐醫學院路9號。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3014:~001 111煤建新村居委會 ~004 111茶亭村居委會 ~005 111金銀灣居委會 ~006 111民樂村居委會 ~008 111虎頭岩居委會 ~009 111石油路居委會
【2006年代碼】500103012:~001茶亭村居委會 ~002煤建新村居委會 ~003虎頭岩居委會 ~004民樂村居委會 ~005石油路居委會 ~006金銀灣居委會

綜合概述


轄區內有中國聯通重慶公司、重慶市通信管理局、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重慶醫科大學、重慶科技學院,渝州賓館、康德集團公司、電車公司、交通學院,五一技校、長航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院等機關、院校、醫院、國有企業、民營企業345個。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石油路街道辦事處將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念總攬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全區和街道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抓住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帶來的有利發展契機,以轉變思想觀念和創新豐富服務內涵為基調,以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制度建設為保證,以社區建設為主線,以城市管理和社會保障服務為重點,大力整合地區社會資源,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工作格局、工作內容、工作方式、工作舉措等方面形成新亮點、新發展,促進政府工作目標圓滿實現,為構建和諧街道而努力奮鬥。

社區職能


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執行上級的決定、決議、命令、指示,完成區委、區政府部署的各項任務。
履行轄區的城市管理工作職責:負責協調轄區環境衛生、綠化美化的管理工作,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對轄區內的臟、亂、差負責全面整治;指導和監督檢查居住小區的物業管理;配合環境保護部門監督環境污染項目的治理;協同建設主管部門監督施工單位依法施工,配合建設施工單位維護施工秩序;聯合相關部門做好防汛、防火、防震、搶險和防災工作。
履行轄區的社會管理工作職責: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對居住的外來人員及其房屋出租戶進行綜合管理;負責城市低保,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殯葬改革工作;負責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預備役、徵兵、人民防空等工作;開展擁軍優屬、優撫安置、社會救濟、社會福利、衛生保健、計劃生育、人民調解、普法、依法治理、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對刑滿釋放人員的安置幫教、基層法律服務及文化、科普、體育、教育、統計等工作;負責勞動監察和就業指導工作;維護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和歸僑、僑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履行社區建設工作職責:制定轄區社區建設發展計劃,不斷建立、完善社區各類公益性基礎設施,合理配置社區服務資源;培育和發展社區服務中介組織,動員轄區單位和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組織興辦社會福利和社區服務事業,做好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指導居委會開展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其他工作,幫助解決居委會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市民素質。

機構領導


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張世合
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柯韋
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文艷
人大工委副主任:陳實
辦事處副主任:李祖耀
辦事處副主任:郭建新
辦事處副主任:譚輝茜
辦事處副主任:王耀
調研員:譚明
調研員:王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