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嶼
林進嶼
林進嶼,是全國11個第一批獲得國家級地質地貌公園之一,位於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日前入選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選的“中國最美十大海島”。林進嶼火山地貌屬於新生代陸地間斷性多次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有柱狀節理玄武岩景觀,有不同規模古火山口無根火山氣孔群景觀和海蝕熔岩湖、熔岩洞景觀等。
林進嶼
林進嶼
林進嶼完全是由火山熔岩類的玄武岩組成,島上最著名的火山景觀是火山口以及火山口中的噴氣口群和古熔岩群。小島暴露的側面從頂端一直延伸到底層,而重重相疊的火山噴發堆積物告訴我們,這座島嶼是火山多次噴發而堆積形成。在林進嶼上,圓環形構造分佈的無根"噴氣口"極具觀賞性,分佈在林進嶼東北面的海灘上,多達16處,是世界罕見的噴氣口群。
圓環形構造
南碇島由清一色的五角形或六角形石柱狀玄武岩組成,數量有140萬根之多,朝東北向扭動,形成一種風卷蹈海的韻律。當地稱之為"髮狀石林",也有人稱之為"熔岩珊瑚"和“海上兵馬俑”。
玄武岩石柱
由於南碇島在地質上的獨特與典型,據說它正在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所以,南碇島未對遊客開放登島,只有專家才可以最近距離接觸,而我們要想一睹芳容,只有坐船環島游,遠遠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林進嶼
林進嶼
林進嶼“底盤”式的海灘上,布滿了迷人的海蝕岩奇觀。每次火山活動流溢出的岩漿物質,在不同情況下冷凝,再經海潮的洗禮,雕琢成千姿百態。有的如鳥似獸,有的像蘑菇如硯池,更有無數鵝卵石,惹人憐愛。一大片岩石上,生出了密密麻麻的“鉚釘”,另一片則布滿了凹洞。這是因為火山岩漿在噴發時形成氣孔空洞,後期噴發的岩漿隨之充填。充填的岩漿如果抗風化能力強,則成“鉚釘”,如果抗風化能力差,則成凹坑。在北岸海灘上,成串地分佈著16個火山口和噴氣口,形成了世界罕見的蓮花狀火山噴氣口群。這些噴氣口具有高出的圍岩、放射狀的裂痕、中心凹下和側斜面上有火山角礫岩等特點。
島上荒無人煙,中間是鬱鬱蔥蔥的山峰,四周是火山噴發后形成的玄武岩石群,各種火山地貌接應不暇,這裡是特質火山地質遺跡,被專家稱為我國沿海的“火山盆景”。
林進嶼火山口周圍發育有放射狀的圓環構造,十分明顯,極具觀賞性。每一圓環的直徑3米~30米,環的中心常見不少突出於地表0.6米~1米高的玄武岩石柱。當像稀飯一樣的岩漿熔體沿火山通道上升噴出地表,熔岩下的含水岩層的水被岩漿加熱成蒸氣,引起蒸氣爆發而噴出地表,水蒸氣冷凝,並沿噴氣口形成冷凝中心,從而產生以噴氣口為中心的圓環形的放射狀構造,在地質學上,這被稱為“無根噴氣口”。
林進嶼山頂是原始森林,野花野草茂盛。島上有甘泉、有山羊,還有不少藥草、靈芝。
火山堆積層面
熔岩平台:由新生代火山岩岩漿凝固后形成的玄武岩,產狀平緩,經海蝕作用形成熔岩平台。年代為2164萬年前。其出露長300米,寬80米,玄武岩具氣孔狀、杏仁狀構造。熔岩平台處潮間帶。
火山噴氣口群:噴氣口是火山作用中產生的氣體噴出通道,它是在火山噴發活動中晚期,因通道不暢或阻塞氣體沿環狀、放射狀、裂隙交匯處或其它有利部位噴出,噴氣口周圍發育大量氣孔,常見放射狀及環狀裂隙或皺紋。這裡出現16處圓環形構造發育於氣孔、氣柱狀玄武岩岩層中。每一圓環直徑3—30米不等,圓環中放射狀、環狀裂隙發育。環中心常見一突兀於地表0.6—1米高的玄武岩柱錐狀,或柱錐體被整體剝蝕成凹坑。該層底部見孔隙度大的角礫岩層,邊隙保留火山角礫岩。圓環構造多數是由於熔岩下的含水體被岩漿加熱引起爆發而形成的無根噴氣口,是亟為罕見的噴氣口群。有極富觀賞、科研價值。
古火山口:形成於410萬年前。火山呈不規則的圓狀,其中充填橄欖玄武岩。其與早期噴出的粗玄岩呈陡傾斜侵入接觸向內傾。火山口直徑為8米。四周陡峻,中間為窪地,邊緣火山角礫岩。特殊的火口地形及火山角礫岩存在,表明火山開始有爆發作用,後轉為溢流。
火山堆積層面:形成於中新世(距今1700萬年前)多期岩漿噴出產物堆積而成,主要為4層玄武岩、火山角礫岩與4層紅土風化物構成,可見總厚度73米,由上而下為:(8)紅土風化殼(7)玄武岩(6)紅土風化殼(5)玄武岩(4)紅土風化殼(3)粗玄岩(2)鐵質風化殼與高嶺土(1)氣孔玄武岩。反映該處火山經歷4次間歇性噴發。
林進嶼和南碇島均屬於漳州火山地質公園景區內景點。景區內有船可以到達林進嶼,票價64元/人,8人以上開船。另外,景區內的遊船可以環遊南碇島,但不可以登島。環遊南碇島的船票為164元/人,8人以上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