翚飛

詞語

翚飛,漢語詞語,拼音是huī fēi,注音是ㄏㄨㄟ ㄈㄟ,意思是形容宮室的高峻壯麗。

引證解釋


⒈屋翼檐角向上的建築形式,俗稱“飛檐”,近代建築學稱“翚飛式”,為我國古代所特創。后因以“翬飛”形容宮室的高峻壯麗。
《詩·小雅·斯干》:“如翬斯飛。”朱熹·集傳:“其簷阿華采而軒翔,如翬之飛而矯其翼也。”
南朝·梁·王屮《頭陀寺碑文》:“丹刻翬飛,輪奐離立。”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層臺輪奐,重閣翬飛,僧眾清肅,並學大乘。”
宋·范成大吳船錄》卷上:“真君殿前有大樓,曰玉華,翬飛輪奐,極土木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