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經

歸經

歸徠,即歸屬,指藥物作用的歸屬;經,即人體的臟腑經絡。歸經,即藥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臟腑經絡密切聯繫起來,以說明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從而為臨床辯證用藥提供依據。

歸經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以所治具體病證為依據的。經絡能溝通人體內外表裡,在病變時,體表的疾病,可以影響到內臟;內髒的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因此人體各部分發生病變時所出現的證候,可以通過經絡而獲得系統的認識。如肺經病變,每見喘、咳等證;肝經病變,每見脅痛、抽搐等證;心經病變,每見神昏、心悸等證。我們根據藥物的療效,與病機和臟腑、經絡密切結合起來,可以說明某葯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起著主要醫療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悶、喘咳,歸肺經;全蠍能定抽搐,歸肝經;硃砂能安神,歸心經等。這說明歸經的理論,是具體指出藥效的所在,是從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

簡介


● 英文名稱:Meridian Entry/ Meridian Tropism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古籍摘選


● 蓋以經絡為綱,以藥品為目,俾閱者豁然於某味為某經之葯,不致亂投雜進,其有裨於醫術不淺哉。(《本草分經·原敘》)

名詞解釋


● 中藥作用歸屬、趨向於某臟腑、經絡或特定部位等的定位、定向理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歸經就是藥物選擇性地歸屬於一定的身體部分、臟腑經絡,即某葯對某些臟腑經絡有明顯而特殊的作用,因而對特定臟腑經絡的病變有針對性的治療作用。

理論來源

● “歸”是指藥物作用的歸屬位置,也指藥物作用的臟腑部位。“經”是指經絡及其所屬臟腑。
● 歸經不同,藥物的功能效果也不同;歸經相同,藥物的功能效果也有不同。
● 同屬寒性藥物,雖然都具有清熱作用,但其作用範圍,或偏於清肺熱,或偏於清肝熱,各有所長。再如作用於同一經絡者,也有或清或補之分。
● 將各種藥物對臟腑經絡的作用進一步歸納,使之系統化,便形成了歸經理論。

歸經方法

● 對藥物進行歸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 直接歸經法:藥物直接作用於某個臟腑經絡,便歸於某經。如貝母能化痰止咳,歸肺經;黃芪健脾昇陽,歸脾經;鬱金疏肝解郁,歸肝經;藿香化濕和胃,歸胃經;茵陳利膽退黃,歸膽經等。這些藥物依據其功效,直接歸屬某一臟腑經絡。
● 間接歸經法:即藥物通過調節某一臟腑來治療其他臟腑病變,則歸經於某臟。如補骨脂治療虛寒久泄,其顯效部位在腸,而此種虛寒久瀉是由脾腎陽虛所致,補骨脂的止瀉作用本質上是通過補腎壯陽、溫中補脾而實現的,故其歸經定位於脾腎,而不是大腸。
● 相關歸經法:即藥物治療的疾病與該臟腑經絡相關,則歸於此經。如續斷、杜仲等葯均能強筋壯骨,因“肝主筋”、“腎主骨”,故均歸肝、腎經;又如枸杞子、黑芝麻、女貞子等,均能補肝血、益腎精而明目,故入肝、腎經。
● 病機歸經法:指藥物的所治病證,病機與某臟腑經絡相關,則歸於此經。如金銀花、連翹等治療癰腫瘡瘍,而諸癰癢瘡皆屬於心,因此歸於心經;羚羊角、鉤藤、天麻等治療肝風抽搐,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因此歸於肝經。
● 定向歸經法:指某葯不但能歸某經,還能引導其他藥物歸入該經,發揮治療作用,這類藥物也稱為引經葯。如黃連、細辛入手少陰心經,羌活入足太陽膀胱經,柴胡、青皮入足厥陰肝經。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高學敏,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