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柳含煙的結果 展開

柳含煙

詞牌名

柳含徠煙,本為唐教坊曲名,後為詞牌名。又名“柳含金”。以毛文錫詞《柳含煙·河橋柳》為正體,雙調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代表詞作有毛文錫《柳含煙·章台柳》、《柳含煙·御溝柳》等。

體裁沿革


柳含煙,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調名。調名始見五代毛文錫詞。詞中有“河橋柳,占芳春,映水含煙拂路”句,取其句意為詞調名。調名本意即詠柳樹枝條被晨霧繚。調見五代后蜀趙崇祚《花間集》徠所輯五代毛文錫詞。此調又名《柳含金》。
一說毛文錫借舊調名寫新詞,如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此調始義雖如本名,因閱時既久,輾轉借聲,乃違始意遠甚。”今北韻佛曲仍保留有《柳含煙》曲。即說此調原流行於民間,因歷時甚久,展轉借聲,違其本名之義,被佛贊假借。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二云:“京師僧念《梁州》、《八相太常引》、《三皈依柳含煙》等,號唐贊。”《填詞名解》、《詞譜》皆以《柳含煙》之調得名於五代毛文錫詞“河橋柳,占芳春。映水含煙拂路”,恐非,或毛文錫借舊調名寫新詞,意與題合,故有此說。

體裁特徵


正體:雙調四十五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後段四句兩仄韻、兩平韻。以毛文錫《柳含煙·河橋柳》為代表。此調換頭兩句,例用仄韻,餘皆平韻,毛詞三首同。但此詞后結兩平韻,與前韻本通,按別首俱各換韻,則不必仍押前韻也。毛詞別首,前段起句“御溝柳”,“御”字仄聲。第三句“低拂往來冠蓋”,“低”字、“冠”字俱平聲,“往”字仄聲。第四句“朦朧春色滿皇州”,“朦”字平聲。又“有時倒影蘸輕羅”,“倒”字仄聲。後段起句“直與路邊江畔別”,“路”字仄聲。第二句“免被離人攀折”,“免”字仄聲,“攀”字平聲。又“風亞舞腰纖軟”,“舞”字仄聲。第三句“栽培得地近皇州”,“栽”字平聲,“得”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體裁格式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柳含煙·河橋柳》
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 平。
河橋柳,占芳春。映水含煙拂路,幾回攀摺贈行人。暗傷神。
仄仄平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 平。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代表作品


【五代】毛文錫《柳含煙·河橋柳》
【五代】毛文錫《柳含煙·章台柳》
【五代】毛文錫《柳含煙·御溝柳》
【五代】毛文錫《柳含煙·隋堤柳》
【清】王士禛《柳含煙·銷魂樹》
【清】陳維崧《柳含煙·靈和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