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鳳村

來鳳村

來鳳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勐拉鄉勐拉村委會,屬於壩區。該村與勐拉街村混居,村莊全貌 是村委會、鄉政府駐地。國土面積有3.72平方公里,海拔310米,適宜種植經濟林果等農作物。有耕地574畝,其中人均耕地0.6畝;有林地2000畝。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24戶,有鄉村人口965人,其中農業人口965人,以漢族為主,其中男性536人,女性429人。在校學生180人,其中小學生150人,中學生30人。勞動力60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0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6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香蕉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橡膠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24戶,共鄉村人口965人,其中男性536人,女性429人。其中農業人口965人,勞動力6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65人(人員名單附后),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0人(人員名單附后),享受農村五保戶待5人(人員名單附后)。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基礎設施


村中民居
村中民居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24戶通自來水。有224戶通電,有2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210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93.75 %和93.75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0戶(分別佔總數的89.28 %和40.17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該村在勐拉街上,全村共擁有拖拉機5輛,摩托車100輛。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勐拉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拉中學。勐拉完小和勐拉中學就在本村。

農村經濟


香蕉
香蕉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574畝(其中:水田174畝;旱地400畝),人均耕地0.6畝,主要種植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2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 畝,主要種植橡膠等僅僅林果;荒山荒地30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6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6.11 %。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1萬元,佔總收入的33.47 %;畜牧業收入80萬元,佔總收入的 33.0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30頭,肉牛204頭);林業收入20萬元,佔總收入的8.26%;第二、三產業收入62萬元,佔總收入的25.61 %。農民人均純收入186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勐拉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勐拉中學。勐拉完小和勐拉中學就在本村。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0人,其中小學生150人,中學生30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15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女黨員7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36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帳務、土地換證摸底情況、林權制度改革。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30畝。年末集體總收入0.8萬元,有固定資產309.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2008年享受農村低保戶戶主名單:
何開春(3)馮艷燦(1)龍安福(1)張小義(1)
崔正權(1)謝小義(1)王小八(1)王克蟲(1)
吳發光(1)張排祥(1)杜小咪(1)劉自華(1)
田玉珍(1)司武正(1)潘陽喬(1)蔡良建(1)
戴洪建(2)田玉雲(1)羅海柱(1)王小還(1)
崔也國(1)羅元平(1)崔國粉(6)段長順(1)
王家林(1)陳玉環(1)謝曹鳳(1)韋玉芬(1)
楊自雲(1)蔡良香(3)王小強(1)王家平(1)
祝光福(1)蘭 康(1)梁文章(1)韋小坤(1)
羅生文(1)楊永光(4)崔代鳳(1)楊福生(1)
楊昌松(1)崔國成(1)馮滿玉(1)鄔少花(1)
鄧惠琴(1)李正芳(1)鄭自華(1)羅方有(1)
五保戶名單:
羅方慧 羅方雲 羅元品 王小環 馮狗妹
參加農村養老保險人員名單:(無)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名單:
王代奇 羅海柱 任小轉 王羊咪 田偉專 鄧天停 楊永華 陸青蘭 王金煥 楊學花 周昌福 羅大鋁 吳元惠 秦明鳳 田偉情 王自英 鄭小珍 唐小惹 梁永壯 謝明躍 鄧小存 馬小惹 吳元沙 秦明軍 崔建明 朱家德 楊玲玲 羅紅芬 段和放 崔小梅
周龍偉 羅大傑 謝潮兵 王紅香 韋艷紅 張美蘭 楊昌雲 唐春梅 謝也家 周進飛 蔣文朝 李金會 秦選付 崔世嬌 羅方平 直功意 孔德兵 田玉雲 馮燕英 鄧玉梅 曹正美 謝天黎 羅元平 崔世晰 韋老毛 李正蘭 馮六妹 盧小分 謝寨松
周永清 雷琴 謝天琪 黃建利 崔正權 羅新菜 韋福全 孔春艷 田井華 祝兆英 謝老安 雷雲飛 韋竹開 羅潤 羅老代 周順成 韋福榮 孔李平 田小英 祝兆榮 王美香 王世和 李美紅 羅停停 鄧小王 劉慶分 梁文章 唐小雄 田艷江 謝小桃
謝陸兵 李國瓊 韋福新 馮海平 田小蘭 馬子英 鄧有生 宋小有 朱雲 謝建平 楊小掛 王代福 韋福會 韋竹仙 鄧炳才 曹艷 李取蘭 唐夢雲 田盆先 張有福 陶小沙 王代金 李小四 馮艷春 鄧國央 周青青 鄧天雲 唐進寶 冉桂英 賀秀蓮
楊小國 羅彬立 崔國琴 馮艷江 鄧信寶 周光品 鄧天成 吳先林 崔麗仙 張水仙 楊珠福 羅紅禮 李泥松 鄭自華 張小玉 羅方輝 鄧小華 蘭美林 王紅星 張水秀 李繞福 張學會 戴石平 馮文仙 陳梨梨 孔慶英 王小芬 吳取兵 王亞情 張雲川
王東粉 羅大呂 崔正清 鄭傳熙 田井岡 羅戰國 蔡大財 張小飛 戴文倉 蘭忠春 李夢嬌 羅大松 黃秀英 鄭傳芳 姚勝梅 尤學美 李艷梅 梁啟軍 崔小江 姚素梅 李紅梅 付仁華 戴麗平 韋福軍 段永仙 羅德容 蔡華雲 羅小王 戴紅燈 李正祥
李關燕 李天仙 戴開婷 王小惹 田維 羅德成 蔡志芬 梁飛 戴紅燦 鄧李傑 王世春 付芳芳 王小八 韋澤星 田維濤 羅方四 韋小代 羅方玲 楊英 李正仙 祝兆仙 付興明 馬衣收 韋澤敬 田曉外 李雄包 祝兆瓊 易海清 鄧天明 李汶汶
王代強 鄧進林 王國分 楊洪秀 李萬女 馮石元 段朋 易威 馮開珍 王代勇 盤貴學 王國藝 段永彪 周小梅 李洪明 段秋林 易雲 鄧克力
馮艷芬 鄧玉金 李明科 段和飛 李小樓 羅王妹 田偉涌 易方 李美瓊 范梅 朱石林 李保正 段和兵 馮小甲 李遠粉 田偉帥 駱詩云 向小紅
范敏 鍾香瓊 崔正幫 安玉國 馮開學 艾榮華 田小禮 駱詩艷 謝向鯤 馮艷澤 朱天宏 姚武英 李金粉 朱小玉 王橋妹 楊麗 駱遠明 謝泰啟
李樹忠 朱繞力 崔衛明 安萬里 馮燕葵 艾建文 粟澤榮 馬朝英 蘭小懂 李雪 蘭青梅 趙霞 安萬紅 張永利 鄧八英 孔曉瓊 方永訓 崔引香
李玉存 朱東粉 崔雲 楊八仙 謝朝鳳 艾航明 粟生莉 蔣小團 蘭起兵 劉國秀 謝小文 崔恆 羅紅春 張世林 艾航燕 粟生梅 白二妹 田玉林
張紅雲 韋益向 馮小秋 鄭曉紅 張世雲 陳自和 粟深海 李韓英 崔國珍 張雲艷 鄧玉芬 馮小秀 鄭冶華 鄧玉白 李美芬 韋小坤 鄧永清 郭榮鵬
段珠二 羅春梅 何光蘭 楊永平 劉咪香 陳紅 陶妹 陳妹英 孔進美 段和油 韋加輝 崔加寬 張學梅 鄧友兵 陳貴明 韋福生 鄧天偉 李曉永
段永丙 韋福超 王昌林 楊文傑 張冀民 付金芝 李正平 李明珍 李老黑 段和批 韋福康 崔曉松 楊文強 張鵬成 尤學文 段小粉 蘭李強 艾小芬
李美英 王小苗 崔曉松 楊明清 白萬章 羅小蝦 李國輝 鄧玉方 李明軒 段繼剛 楊自英 崔世兵 鄧玉芬 王秀芬 尤小波 李國燕 鄧繞軍 李明希
孫美芝 王國衛 張麗花 羅方全 白永林 尤小估 李陸 王昌美 田願兵 段和榮 王國建 崔代鳳 常美英 崔世仙 王秀英 周永芬 鄧小元 趙付梅
祝兆元 蔡大運 崔代龍 田二鳳 白政清 龍停喜 王連昌 李遠春 田維仙 謝明芬 王昌得 馮來瓊 羅興進 白政凱 段永松 韋功仙 李汝健 田維國
祝去勇 韋美玲 陳會 羅興強 李天有 羅小我 黃長英 鄧福嚴 黎小華 鄧小迷 李曉英 陳學明 常永芳 韋小前 段和婷 王興榮 車大妹 封腰妹
祝紅艷 王國燕 陳傑 王小粉 李興俊 段和怡 段永利 鄧美瓊 黎麗 祝超 王正夕 田老片 王元星 李興金 段永泉 王正梅 吳發光 黎強
陸付祥 王世斌 田玉幫 彭青青 李偉 秦美芬 王正婷 楊小迷 李開祥 陸金福 吳小粉 鄧小高 王光林 李明勇 段和艷 羅華林 吳海燕 許玉花
王麗梅 王代紅 李建芬 吳興祥 朱明波 段和元 王小還 吳紅俊 李祝林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突出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困難和問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繼續發展特色產業;發展勞務經濟,加大富餘勞動轉移力度。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861元增加到1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