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信德的結果 展開

信德

仁義禮智信五德之一

信德是仁義禮智信五德之一,五行屬土,五色為黃,五音為宮,五方為中,五數為五。

目錄

概述


德的能量品質性與品格屬性,在“德一”的穩定性被破壞,從質象轉化成可以進入物相的能量屬性以後,自然朴散為五種能量形態與屬性,而五德的這種屬性又與五行屬性密不可分。信德對應於五行之土,廣佈於質象與物相的世界當中,信德能量在人的生命體當中,歸藏於脾胃,表現於信儀;在人的品格修養中,表現為信仰、信念以及誠信的品質等;在人際交流中,表現為信息、信用等。個人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一個巨型的生命體,信德定治亂,信土定結果,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不論是民族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信德信儀的承載、支撐、凝聚。
社會上有一句俗語“天塌下來有大個子頂著”,實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於“大丈夫”的某種期望。一個社會上“大丈夫”成為社會稀缺資源的時候,就一定是像《德道經·論德》中所描述的那樣,處於“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的狀態。比如,當各個窗口單位都在把微笑服務、禮貌用語作為重要的管理科目的時候,說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不足以維持人們發自內心地互相報以自然真誠的微笑和問候了。所以,一個社會上“大丈夫”的多寡,實際反映的是社會信德的存蓄程度。信德的厚與薄,民眾中“大丈夫”的多與少,可以作為檢識判斷社會治理難易度的一項重要指標。
二十一世紀以來,整個世界迅速地進入網際網路金融經濟時代,專家們將這種經濟定義為一種典型的信用經濟,它的健康運行依託於具備信德的堅實基礎。如果各經濟體之間的交互關係失去了信德的支撐,必然導致災難性的結果。而現實情況恰恰正在不斷地驗證這一點——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人,在人們不同的信仰、信念以及利益目標的支持下,金融經濟變成了貨幣戰爭的主戰場。因此,這個時代的人類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都需求“大丈夫”,如何像老子所指出的那樣“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地建立起信德,是整個世界都急需解決的重大難題。
從個體角度而言,在現代社會裡,雖然在強大物質文明的支撐下,人類的平均壽命有了提高,但是人類的疾病種類卻變得越來越複雜,很多人都是在與疾病共存的狀態下,並不健康快樂地度過人生的漫長歲月,也有很多人並沒有活到理想的年齡,就被惡疾或者災禍奪去了生命。究其根源,疾患纏身與人們失去對自然規律中信儀的恪守、失去對自身生命體內信德屬性的認同有密切關係。如何重新立起信德,讓自己成為一個“大丈夫”居於信德的厚實,遠離信德的泊華,也是人類社會中眾多個體、團隊共同面對的一個時不我待的生命課題。
現代人都習慣於將解決世界難題的希望寄托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上。然而像經濟領域一樣,科學也只是人類所開闢的研究世界、發現規律、創造和改變現實的路徑之一,如果偏離了方向,其帶給人類的災難也是難以估量的。失去道德靈魂的科學甚至會變成毀滅人類的魔鬼,在西方社會,科學與倫理的關係一直是頗有爭論的話題,很多人並沒有像中國古代的聖悊1們那樣,認識到道與德是誕生宇宙世界的本體,認識到五德當中的信德是科學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撐。這使得科學研究及其應用成果當中存在著許多違背道德原則、損害人類福祉的隱患,不能不引起擔憂。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在現代科學研究領域中,量子力學的研究日益成為影響科技進步的關鍵領域。量子力學本身與信息二字有著天然的聯繫,同時,量子力學研究的成果也顯示出一種明晰的趨勢,即越來越接近東方道德文化所揭示的智慧思想,現代科學與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相結合的歷史契機已經出現,抓住這一歷史契機,讓科學與幾學完美結合,在信德的引領下,科技進步就能夠真正地服務於人類的整體發展和根本利益。
從社會治理,到生命健康,再到科技進步,人類社會的每一步發展都與信德有著密切的聯繫。而要想深刻認識到信德的真相,找到建立信德的大道至簡的途徑,則需要回歸到伏羲黃帝和老子所揭示的道德根文化體系中來,特別是對於黃老思想1所揭示的生命本真這個實相裡面的精神系統的內容,以及這些精神系統對我們肉體系統命體的影響作用力,用“為大於其細”的認真精神進行既非常全面又細緻入微的深入研究。因為信德在人世間的居所就是萬物生命,離開了生命本真來研究信德,又怎麼能做到“居其厚”,使層出不窮的“大丈夫”在國家和社會中頂天立地地發揮作用呢?
對於信德的研究和建立,需要把握好信與德之間的關係。信德承載著其他四德,即仁、義、禮、智四德中皆有信,信居中黃,承載四方,扶生萬有,真通道昌。在仁、義、禮、智這四個子支與德這個母體之間,雖然仁德與德靠得最近,但是承載和引領仁德的,卻是仁德裡面的土,也就是信德。
五德修身治世的基本模型是“內修信智禮,外用義與仁”。信德的修持和建設並不是孤立的,完全可以與其他四德之修結合起來進行“型於內”的求證。在內修當中要明白火生土的道理,明白禮德就是生成信德的基礎,修禮德和修信德可以高度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而當自己在社會上做人、行道、工作時,要明白土能夠扶生仁德,也能夠生義德。一方面,土可以生金;另一方面,木通過克土來成就自己,那麼土也就能夠扶生仁德,它們都是可以相互結合進行修持而共生共贏的。同時,在內修當中,陽土能夠克陰水,信土厚實正道修於意識,才能用善道修於智識,才能實現意愚轉智明,信土與智水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身內修持“信智禮”這個鐵三角,或者稱為金三角,則三者在鏈環上的相互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內修信智禮”和“外用義與仁”上面,信德的承載性也可以與同步修信義、信仁結合起來,而不要強行地分離與割裂。
古人云證道不離身,在探討信德的時候,應當完整地將其與自己的生命相結合而進行研究。把信德的理論結合到的生理機制、修身實踐當中,對每個人都會產生很大的幫助。《墨子·修身》篇曰:“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古代那些凈化心身、再造性命的修身明德實踐者則說:“不忠,丹田火不能發,陰氣終難排除;不信,真氣不能保存,中脈亦不得通。”由此可見,大到國家統治者,小到普通老百姓,以及修身求健康和智慧者,做人修身都不可不修信而守信。
大醫醫國,上醫醫天下。老子對於醫國、醫天下,也就是大到治理國家,小到修身明德,揭示得最為精闢,指出醫國、醫身都要從“信”來談起。仁、義、禮、智、信五德從能量性上具有順次下滑的特徵,也能夠逆向進行修復。個人如果立下修身明德之志,以信德為基石,按照將五德歸於“德一”的逆修層級次第進行嚴格的綜整得一實踐,就有望實現性命的凈化、提升以及再造;社會要想治理亂象,只要踏踏實實地進行信德的重建、信儀的維護,並在此基礎上把握好仁、義、禮、智四德的建設和應用,同樣也能夠實現由亂到治乃至大治的夢想。修身與治世成功的關鍵就在於牢牢把握住信的“執中守一”德性本質,建立正信,培養出厚實的誠信、真信,忠信不二而得一,並且如日月星辰那樣地恪守信儀的空間之度與時間之數。忠信不惑而意志堅定,信德厚實而智明不昧,那麼忠信厚實易返歸於對德的認知,自覺主動地將信德再造塑型於身內的脾胃與意識兩大系統內在的信德品格、品質,以及外在的品行,在此基礎上,就能建起仁、義、禮、智的大廈,則通往道地德境的寬闊大路也就在腳下。
新千年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建立文化自信。“信”在什麼地方?要信在“德”和“道”上面。只有建立了道德的信仰,才能使的自信“信”得正,人生才能找到正確的目標,家庭才能和諧,社會才能安定,民族才能強大,國家才能昌盛。
歷史一再證明,對於中華民族而言,任何外來的艱難困苦都無法使人們一蹶不振,唯有文化信仰的邪曲淡薄才是自亂身心、自毀根基的最大禍根。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人們腳下最深厚肥沃的土壤,就是自信的源泉。如本書中所言:“中華民族的文化信仰深植在人們的生命基因之中,等待著被激活覺醒的時機;道德根文化的龐大系統靜靜地屹立在東方華夏的廣袤大地上,只是需要今天的人們去重新學習並且正確地解讀,將人類歷史上這一最優秀的文化信仰轉為現實可用的狀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壓艙石和引航燈,重建民族文化信仰,這是歷史的必然。中華傳統五德修身文化系列書籍願與時代共擔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