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
漢語漢字
徠鉞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讀作yuè,是一種古代的兵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權力象徵物是權杖,中國是鉞。在原始社會時期,鉞為成年男子的象徵。常見組詞有鈇鉞、伏鉞、斧鉞;常見成語有斧鉞刀墨、斧鉞湯鑊。
鉞確切來說是大斧,本來是刑具(用於斬首或者腰斬),而不是兵器。故從文人撰寫《史記》記載的“兵器”之說有出入。往往君王用鉞象徵軍師指揮權。《說文》上曰:“鉞,大斧也,一名天戉。”,《書·顧命》上曰:“鉞、鋮同兵類,脫胎斧。大者鉞、小者鋮。一人冕執鉞,一人冠執鋮。”《釋名·釋兵》上曰:“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鉞yuèㄩㄝˋ
1.古代兵器,青銅製,像斧,比斧大,圓刃可砍劈,中國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禮儀、殯葬用。
2.古星名。
鉞
鉞、戉 yuè
〈名〉
1.(戉,形聲。本義:古代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
2.同本義[battle-axe]
戉,大斧也。——《說文》
王左杖黃戉。——《書·牧誓》。傳引《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經傳皆以鋮為之。」
鉞,車鑾聲也。——《說文》。偉借為戉。
一人冕執鉞。——《書·顧命》
斧鉞湯鑊。——《漢書•李廣蘇建傳》
碧漢中百十隊翔鸞振羽,黃旌白鉞。——《檮杌閑評——明珠緣》
3.又如:鉞鉞(車鈴聲。也作「噦噦」);鉞斧(圓刃大斧);鉞下(書箋開頭表示尊敬的套語。在主管將帥的指揮之下)
4.星名。鉞星,即天槍三星,也稱天鉞[astar'sname]
辛酉,月行在東井鉞星南八寸。——《南齊書•天文志上》
5.「戉」另見 yuè
《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廣雅》鉞,斧也。《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左傳·昭十五年》鏚鉞秬鬯。《疏》鉞大而斧小。《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釋名》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井為水事,其西曲星曰鉞。 《說文》本作戉。大斧,鉞車鑾聲,呼會切,引《詩》:鑾聲鉞鉞。《徐鉉曰》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說迂曲難通。《說文》䋐越狘皆從戉聲,鉞從戉,讀若誨,別訓鑾聲,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從戉無嘒聲,尤非。古作戉。司馬法,從戉。詩書周禮史傳,從鉞。鉞當卽戉之重文也。
古代一種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史記》“湯自把鉞以伐昆吾”
古星名。《史記天官書》中:“東井為水事,其西曲星曰鉞”。
1.古代一種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史記》“湯自把鉞以伐昆吾”
2.古星名。《史記天官書》中:“東井為水事,其西曲星曰鉞”。
商朝斧鉞
鉞
2、黃鉞(飾以黃金之鉞)。
3、戚揚(斧鉞),《毛傳》道:“戚,斧也;揚,鉞也。”
4、雙鉞。由長柄鉞演變而成,鉞身一面為扇形刃,刃闊約13厘米,鋒利無比;另一面為長方形鉞背,上有豎孔,安裝鉞柄;柄端裝有鐵剌,狀如槍頭,把端有牙形護手柄,長約53厘米。
子午鴛鴦鉞,是武術短雙器械,狀如日月相疊,形似鹿角立豎,前後左右皆是刃尖,共有四尖八刃,鋒利無比,握把於日月相交月弓處,用棉布絲繩纏繞以便握持。此器械小巧玲瓏,變化多端,利於近戰,以短取長,專破長兵利刃。它與古代之鉞相差甚遠,無論從形狀上或技術特點上,已無多少相同之處,而成為武術運動中八卦門專門器械之一。其基本技法為拉割挑扎,身掛擒拿,撩裹劈剁,削抹攉帶等。基本招式有獅子張口,海底撈月,蛟龍翻身,仙人指路,金雞獨立,雙手推月,玉女紉針等。
鉞的基本技法有劈、剁、刺、摟、抹、鉤、雲、片、斫、撩等。
鉞徠作為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為主。《說文解字》曰:“大者稱鉞,小者稱斧。”兩者區別在於斧刃較鉞為窄,鉞刃較寬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藝全書》載:鉞頭較斧大之三分,鉞桿比斧桿約長50厘米。此外,還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桿端有的斧,稱為鉞。
鉞
鉞作為禮兵器,出現於早商,是許多貴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到了西周時就少了,西周晚期基本上消失。但作為一種兵器,經過不斷的改進,唐宋時期仍是一種主要的步兵武器,並有一個中興過程。視斧鉞與刀劍同等重要,對鉞的形制有所改進,強調其功能作用,刃部加寬,持柄加長,便於操持,有利砍殺,這主要是因為唐宋期間的戰爭對象,來自北方民族鏢悍的騎兵。對付騎兵,長柄斧鉞又有意想不到的優勢,上砍騎兵,下砍馬蹄,以步戰取勝。據傳南宋大將王德,在一次與金兀朮的戰鬥中,兀朮以鐵騎排成強大陣營,王德則指揮兵馬手持長斧排山倒海沖向金兵,專砍馬腿,金兵大敗。以上戰例足以看出長斧在對抗騎兵隊的戰鬥中所顯示出巨大威力。
宋以後,鉞斧做為兵器基本上退出戰爭兵器序列,鉞做為一種象徵意義,只在祭祀等特定的場合還有所保留,或者作為一種刑具仍在少量使用。而更多的則做為一種生產生活工具仍在大量使用,並且不斷改進,其砍、削功能進一步得到發揮沿用。
鉞
粵語:jyut6
上古音系 | |||||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鉞 | 戉 | 月 | 越 | ɢʷad | 同戉 |
廣韻 |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鉞 | 越 | 王伐 | 雲 | 月合 | 月 | 入聲 | 三等 | 合口 | 元 | 臻 | 入十月 | ɣĭwɐt | ɣiuɐt | ɣiuɐt | ɦʉɐt | ɦʷiɐt | ɦuat | yue4 | yat | hvat | 上同 |
蒙古字韻 | |||||||||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鉞 | ꡝꡧꡦ | xwÿa | ɦyɛ | 入聲 |
中原音韻 |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鉞 | 月 | 影 | 車遮撮 | 車遮 | 入聲作去聲 | 撮口呼 | iuɛ |
洪武正韻牋 | |||||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鉞 | 月 | 魚厥 | 五屑 | 先 | 入聲 |
分韻撮要 | ||||||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鉞 | 悅 | 以 | 乙 | 第十三鴛婉怨乙 | 陽入 | 大斧也 |
戚鉞、二鉞、鉞下、授鉞、袞鉞、秉鉞
斧鉞湯鑊、白旄黃鉞、不避斧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