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二級學院

建築學科始創於1928年,學脈深厚。1952年,建築專業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併入他校,1984年成立環境藝術教研室,1989年成立環境藝術系,2007年4月成立建築藝術學院。該院以在藝術院校重建建築學科、完善中國建築教育體製為出發點;把建設與當代世界建築教育學術平等溝通、推動本土原創性的城市、建築、環境與人居的設計作為立足點;把重塑中國本土建築文化的地域特質,構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重建當代中國本土建築學為總體研究方向。

簡介


建築藝術學院
建築藝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位於中國美術學院象山中心校區。成立於2007年4月。
該院下設建築藝術系、城市設計系、環境藝術設計系和景觀設計系,設有建築營造研究中心、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等研究實踐機構和模型工作室、電腦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等系列教學實驗室。
學生人數:641人,其中本科生555人,碩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15人。
師資概況:現有專業教師3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 2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
建築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丁紅旗
建築藝術學院副院長:邵健
建築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凱生

發展脈絡


建築藝術學院位於象山校區,建築專業始設於1928年,學脈深厚,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併入他校,1984年成立環境藝術教研室,1989年成立環境藝術系,2003年重立建築藝術系時,在國內率先提出培養“哲匠”式的本土建築設計人才,於2007年成立建築藝術學院。該院以在藝術院校重建建築學科、完善中國建築教育體製為出發點,以具有國際化的視野重塑中國本土建築文化的地域特質為立足點,以重建當代中國本土建築學為總體研究方向,致力於與當代世界建築教育學術平等溝通,推動本土原創性的建築、城市、環境與人居的原創性設計,努力構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該院下設建築藝術系、城市設計系、環境藝術系和景觀設計系,強調以動手實驗為突出的教學特色,設有建築營造研究中心、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與環境藝術實驗室等研究實踐機構和可持續建造、城市空間地理數字模擬、人居環境和景觀生態等系列教學實驗室。

組織機構


建築藝術系

建築藝術系是以研究本土原創性實驗建築為主攻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單位,致力於探索將當代藝術、人文思考、建築學、特別是建築的營造問題鑄為一體,復興本土融通自然、城市、建築和器具的整體營造方式。注重培養思想性與實踐性並重、個性與共性互存、人與建築營造和諧的創造性人才。學制五年。
學生人數:187人
主要課程:建築設計理論、建築設計實踐、城市設計研究、中外建築史、園林考察、民居測繪、木工基礎、砌築基礎、建築製圖、現場營造
現任系主任:王 澍(兼)

城市設計系

城市設計系是中國首個開設的以城市設計為專業主導方向的新興系科。它的建立代表了國內建築界和城市規劃學界開始對城市建築活動和相應的城市學科傳統建制進行系統的反思和再造,意味著針對城市研究和教育體系的一次全新變革。城市設計專業以培養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擁有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雙重素質,在個人修養及公共審美品位上得到良好訓練,在理性、感性和藝術之間能夠建立有機平衡的高素質的跨越型城市規劃類專業人才。學制五年。
學生規模:55 人
主要課程: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城市工程學、歷史理論、城市經濟學、地理與區域研究、城市生態學
現任系主任:李凱生

景觀設計系

王澍院長作品(獲普利茲克獎)
王澍院長作品(獲普利茲克獎)
景觀設計系成立於2007年4月,由原環藝系2005年設立的景觀專業方向發展而來,旨在培養兼具工程技術和 人文藝術雙重素質的新型景觀規劃師。教學觀念契合了有機哲學觀及自然倫理,鼓勵學生從傳統哲學、營造學、造園學及當代藝術與設計理論中獲取營養,教學實踐立足於江南水鄉、園林,注重人與自然種種關係的整體把握。現有師資專業結構豐富,專業建設具有國際學術視野。
學生人數:120人
主要課程:獨立別墅設計、辦公建築、景觀、室內設計、風景區規劃、居住區景觀設計、植物配置、園林考察、庭園與亭榭設計、城市景觀改造設計
現任系主任:邵 健

環境藝術系

環境藝術系源於1984年率先在全國成立的環境藝術專業,1989年建系,該系是以研究建築與環境相關的設計為專業主攻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單位,下設風景建築設計研究院、模型實驗室和電腦實驗工作室。該系教學上延承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研究人與居所的場所關係,重視建築、景觀和室內相關學科間的整合互動,培養具有全局觀與創造性思維的風景建築、室內等方向的高級設計與研究人才。
學生人數:120人
主要課程:獨立住宅設計、住宅組團設計、辦公建築、景觀、室內設計、民居測繪、風景區規劃、建築改造與室內設計、傢具設計
現任系主任:李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