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避暑的結果 展開

避暑

漢語詞語

避暑,是漢語辭彙,拼音為bì shǔ,意思是指的是避免中暑。

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①天氣炎熱的時候到涼爽的地方去住:避暑勝地ㄧ夏天到北戴河避暑。
②避免中暑:天氣太熱,吃點避暑的葯。

引證解釋

避暑
避暑
1.辟除暑熱;免受暑熱。
《墨子·公孟》:“今我問曰:何故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豬》:“圈不厭小,圈小則肥疾;處不厭穢,泥穢得避暑。”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荷花》:“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2.天氣炎熱時到涼爽的地方去住。
《漢書·元後傳》:“初,成都侯商嘗病,欲避暑,從上借明光宮。”
杜甫《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避暑雲安縣,秋風早下來。”
茅盾《曇》:“你是小胖子,所以怕熱,仍舊要到普陀去避暑的罷?”
3.避免中暑。
周瘦鵑《拈花集·薔薇開殿春風》:“中國國藥店有野薔薇露,飲之清火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