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中心
花旗集團中心
花旗集團中心(Citicrop Center)是紐約市最雄偉的摩天大樓之一。它以279米的高度、獨特的45度屋頂,聳立於城市天際線。中心包含59層,三百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室。從大廈的頂部的45度角度意欲包含太陽能版提供能量,但這個構想已遭到放棄。花旗集團中心是花旗集團的總部,是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併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
![花旗集團中心](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3/mc39748995e515f39b034053d21740811.jpg)
花旗集團中心
地點原先是1862年建立的 St. Peter's Evangelical Luther Church。1905年教會搬遷至第54 街和 Lexington 大道的地點。在1970年,St. Peter授權委託售出的教會地點被計畫建設為十字型的複合體。這幢新大廈將成為花旗集團的中心。
教會售予花旗集團空中權,花旗集團中心建築在教會的上方。教會想保留在十字路口原址新的發展。新的大廈建築在4支35米的圓柱上方,每支圓柱位於大樓每一面的中央。如此便允許角落自由而大廈懸空在教會之上。如此的改變在建築期間導致了架構不可靠的完成品。主要工程師沒有預防風力同時在大廈懸牆的兩面活動。如果如同颶風速度的風擊中大廈45度角的部份,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悲劇發生。在風洞實驗中可使花旗集團中心大廈的強勁風速在紐約約16年形成一次。為了解決由聯接造成的問題,日以繼夜的閂上合金板材焊接所有的聯接。安置於大廈上面的諧調質量阻尼器(tuned damper mass)有助於大廈的穩定。這台諧調質量阻尼器重400公頓和體積255立方英尺(7立方米)。這將減少由風所造成的移動的50%。
![花旗集團中心外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f/mdf445a009fea9bb9e7546b8f4d775271.jpg)
花旗集團中心外景
花旗集團中心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紐約最成功的設計方案之一,它給曼哈頓市中心帶來了新的氣息,那裡以前都是常見卻非常大的路德教會教堂。它為人們創造了一個新型的室內廣場,在多層都建有商店、餐館和作秀場所。
紐約建築評論專家、帕森斯設計學校的校長保羅·高德伯格最近表達了他對這個建築的感受。他說:“上個世紀70年代紐約最重要的建築就是花旗中心,不僅是它一流的讓人難以忘懷的外形,更是因為它根本地與城市的結合。”如今花旗中心這個914英尺的摩天大樓的坡度樓頂已經成為紐約這個城市的地平線,高德伯格的評價可以說毫不誇張:“它像一條線,已經紡進了這個城市的經緯。”
![花旗集團中心外景](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2/m62df8f0c313d75e9d74481b6ab122762.jpg)
花旗集團中心外景
花旗集團作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務公司,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約為二億客戶服務,包括個人、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服務從消費銀行服務及信貸、企業和投資銀行服務、以至經紀,保險和資產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機構可以比擬。現彙集在花旗集團下的主要有花旗銀行、旅行者人壽和養老保險、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國《銀行家》雜誌對世界前1000家銀行2002年各項指標排名中,花旗集團以一級資本590億、總資產10970億、利潤152.8億美元三項排名第一,盈利水平佔1000家大銀行總盈利2524億美元中6.1%。根據花旗集團最新年報顯示,花旗集團2003年一級資本已達669億、總資產12640億、利潤178.5億美元,比上年又分別增長了13.4%、15.2%和16.8%。
在過去的10年裡,花旗集團的股票價格、盈利能力和收入複合年增長均達到兩位數字,而且盈利增長高於收入增長。尤其令同行所嘆服的,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機和反恐戰爭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銀行總體盈利水平分別下挫14.9%和29.7%的情況下,花旗集團仍達到3%和4.5%的增長,顯示了花旗金融體系非凡的抗風險能力。
花旗集團目前是全球公認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不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務業盈利與成長速度最高的企業中連續佔據領先地位,更由於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務連鎖公司。花旗集團為100多個國家2億多位顧客服務,每位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託、基金、財務諮詢、資產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務,平均每位客戶的產品數在全球同行企業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團的客戶關係服務網路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種資源,桑迪·維爾就曾驕傲地說過:“這個網路是我們唯一擁有的真正有競爭力的優勢,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銀行的機構可以為你服務。”
![花旗集團中心標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4/m74e7da785cc74e985974a8233d49e50f.jpg)
花旗集團中心標誌
“花旗總部”被當作建築成就的壽命的例子。斯塔賓斯於1912年1月11日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他在1931年從喬治亞理工學院畢業。在大學他是全國有名的田徑選手,但由於腿受傷未能參加奧運會。1935年他在哈佛大學獲得設計碩士學位。然後為一家設計“科德角風格”(CapeCod–style)住宅的建築公司工作(雖然他推進了現代主義)。著名現代派建築大師瓦爾特·格羅佩斯(WalterGropius)邀請斯塔賓斯到哈佛講授城市規劃與設計,他在那裡呆了10年以上。在這一時期,斯塔賓斯最著名的作品是“柏林國會大廳”(BerlinCongressHall)。這幢建築物由於它的屋頂很像貝殼,獲得了“懷孕的牡蠣”的綽號。
在以後的50年中,斯塔賓斯的公司設計了800多幢建築物,它們有許多在當時屬於首創,並且是最優秀的。在所有的建築物中,“花旗總部”率先使用增加建築物穩定性的系統——“調質阻尼器”(tuned-massdamper)。“柏林國會大廳”在當時採用混凝土外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斯塔賓斯的最後的設計作品是日本橫濱的“地標塔”(LandmarkTower)。這座建築物的骨架能夠吸引地震的衝擊,它的外觀是日本的神殿與現代風格的結合。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羅恩?奧斯伯格(RonOstberg)於1984年參加“斯塔賓斯夥伴公司”現任設計主任。他說:“我認為斯塔賓斯的個人風格在這個時期已經形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斯塔賓斯像許多建築師一樣,對建設美國非常樂觀,斯塔賓斯以極大的熱情和自信投身於建築業。”
![花旗集團中心銀行](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5/mf51ee92163335d49bac4e7f5b9ee6932.jpg)
花旗集團中心銀行
在焊接途中,大西洋上出現了一個強勁的颶風—艾拉(Ella),並朝著紐約直撲而來,但颶風在抵達紐約前突然轉向,朝北大西洋前進,使大樓免於倒塌的意外。
安置於大廈上面的諧調質量阻尼器(tuneddampermass)有助於大廈的穩定。這台諧調質量阻尼器重400噸,體積255立方英尺(7立方米)。此設備減少由風所造成的移動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