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治理結構

王國成創作的圖書

《企業治理結構》是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國成。本書主要講解了如何治理企業,如何管理好企業事務,本書是一本不可多得、富有獨到見解的理論專著。

編輯推薦


企業治理結構的說法其實並不確切,準確的說應該是公司治理結構(corporategovernance,又譯法人治理結構、公司治理)是一種對公司進行管理和控制的體系。它不僅規定了公司的各個參與者,例如,董事會、經理層、股東和其他利害相關者的責任和權利分佈,而且明確了決策公司事務時所應遵循的規則和程序。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條件下,由於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不一致而產生的委託—代理關係。公司治理的目標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預公司的日常經營,同時又保證經理層能以股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目的


治理結構的目的就在於通過適當地配置剩餘索取權和控制權(即企業所有權),來確保企業的決策效率和穩定持續發展。
一、一個有效率的企業治理結構在於責權利統一基礎上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長期合作
治理結構有效率的前提是剩餘索取權與控制權的對稱分佈,即我們常說的要責權利統一。但是,誰有資格擁有剩餘索取權和控制權?傳統的看法可歸納為“股東至上”邏輯。按照“股東至上”邏輯,一個必然的推論就是:有效率的治理結構只能是“資本雇傭勞動”式的單邊治理結構。在這一結構中,剩餘索取權與控制權全部歸僱主(或股東、出資者)所有。
單邊治理結構常見於業主制企業、合夥企業及一些股東主導型公司。這些古典企業生存了幾百年。然而,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正是這些符合“股東至上”邏輯的企業制度,在微觀經濟領域的地位日漸衰退。現代社會幾乎成了“公司社會”,大量處於統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恰恰是偏離“股東至上”邏輯的。〔1 〕首先,從理論上說,企業本質上是利益相關者締結的一組合約,其中每個產權主體向企業投入專用性資產,構成了“企業剩餘”生產的物質基礎。可見,對“企業剩餘”做出貢獻的不僅僅是股東投入的實物資產,而且還有僱員投入的專用性人力資產,以及債權形成的資產等,按照誰貢獻誰受益原則,這些產權主體都有權參與剩餘分配。
其次,出資者投資形成的資產與債權人的債權,以及公司營運過程中的財產增值和無形資產共同組成公司的法人財產,公司憑藉法人財產獲得相對獨立的法人財產權,由此得以成為人格化的永續的獨立法人實體。顯然,公司行為的物質基礎是法人財產,而不是股東的資產,其權利基礎是法人財產權,而不是股權。
再次,在現實經濟活動中,絕大多數資本所有者只不過是資本市場上的尋利者,真正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操心,真正支配企業的其實是向企業投入大量人力資產的企業經營者和職工。
最後,企業面臨日益複雜的外部環境,其生存和發展越來越依賴職工的素質,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相對地位的變化增強了企業中人力資本所有權的談判力,物質資本所有者要想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必須依賴人力資本所有者,與人力資本所有者合作。
所以,把企業的目標簡化為“股東利益最大化”是沒有道理的。企業的核心問題應該是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的生命力決不是來自股東,而是來自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這就要求一項制度安排必須平等地對待每個利益相關者的產權權益。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剩餘索取權的合理分配來實現各自的產權權益;通過控制權的分配來相互制約,以保護自身權益,免遭他人侵害,從而達到長期穩定合作的目的。簡而言之,有效率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利益相關者共同擁有剩餘索取權與控制權,並且對每個利益相關者來說,相應的兩種權利都是對應的(楊瑞龍、周業安,1997)。我們把這種雙邊或多邊式的合作模式稱為“共同治理”。

書名


內容簡介

全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由前兩章組成,按照作者的理解,是全書研究的方法論;第二部分包括三至六章,對企業治理結構理論的發展脈絡作了一番梳理,在此基礎上著重研究了公有制企業治理結構的特點;最後兩章為第三部分,重點探討了公有制條件下企業家選擇機制的設計問題。
在本書的後續章節中,作者積多年的思考和勤奮耕耘,從不同角度說明和論證了在解決經濟學面臨的新問題的過程中,博弈論方法所具有的分析能力,展現了博弈論在經濟學研究中和應用於解決我國改革和發展現實問題的廣闊前景。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經濟環境與行為主體
第一節 經濟環境
第二節 環境依賴的效用函數類型及特徵
第三節 從完全理性到相關理性:行為主體特徵分析
第二章 博弈經濟學的方法特徵
第一節 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兩要素經濟學分析:博弈論方法的應用
第三節 從“物盡其用”到“人盡其才”
第三章 企業治理結構基本理論
第一節 治理結構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治理結構類型及演變
第三節 治理結構效率要素分析
第四節 公有制企業治理結構的準備率特徵
第四章 雙向委託——代理關係
第一節 委託—代理理論和分析框架
第二節 公有制企業的雙向委託—代理關係
第三節 雙向委託—代蕙關係的效率機理和最優實現
第五章 治理結構與資本結構的雙重優化
第一節 學習型企業主體:行為和目標
第二節 企業資本結構與治理結構的關係
第三節 實現企業治理結構與資本結構的雙重優化
第六章 多元化治理結構
第一節 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演進
第二節 治理結構的主體維芭與聯合決策效率分析
第三節 組織控制與激勵約融機制
第四節 多元化治理結構的風險與效率分析
第七章 企業家及其角色定位
第一節 企業家的品質屬性
第二節 企業家報酬與企業績效
第三節 我國企業家現狀分析
第四節 企業家階層形成的市場建設和制度保障
第八章 企業家選擇
第一節 企業家選擇要素
第二節 企業家競爭選拔機制設計與分析
第三節 企業家選擇案例分析下政策選擇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