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鎮

河北省邢台市南宮市轄鎮

垂楊鎮,隸屬於河北省邢台市南宮市,地處南宮市東南部。

新石器時代,垂楊—帶就有人類聚居;1985年4月,由垂楊鄉改為垂楊鎮。截至2020年6月,垂楊鎮下轄3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垂楊村。 

截至2020年11月1日,垂楊鎮常住人口為35895人。

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垂楊—帶就有人類聚居。
禹定九州之時,為兗州所屬。
春秋時期,處晉國東陽之地的邊陲。周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趙獨得東陽,焦黃庄(垂楊鎮)即為趙地。
秦統一中國后,屬巨鹿郡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屬垂楊縣。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隨垂楊縣併入南宮縣。
1950年6月,屬垂楊區。
1953年7月,設垂楊鄉。
1958年11月20日,垂楊鄉改為垂楊公社。
1984年2月,垂楊公社改為垂楊鄉。
1985年4月,由垂楊鄉改為垂楊鎮。 
1996年,后雙爐鄉併入垂楊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垂楊鎮地處南宮市東南部,介於東經115°32′至115°37′,北緯37°07′至37°15′之間,東臨段蘆頭鎮,南接威縣常屯鄉,西靠吳村鄉,北鄰明化鎮,距南市人民政府25千米,區域總面積7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垂楊鎮全境為沖積平原。

氣候

垂楊鎮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3℃,平均日照時間4368小時,平均降水511.6毫米,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以上。

水文

垂楊鎮有索瀘河縱穿西側,清西乾渠從中部通過。

土壤

垂楊鎮土壤以輕壤質褐化潮土和沙質潮土為主。

自然災害

垂楊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雹災。雹災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6月。旱災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5—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1年5月,棉花、穀子、玉米等農作物均不同程度受災,受災面積達2.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 

自然資源


2011年,垂楊鎮有耕地面積7.4447萬畝,人均2畝;可利用林地面積0.3萬畝。

水文

水利資源豐富,索瀘河縱穿轄區西側,清西乾渠從中部通過,南宮地下水庫坐落在境內東南部。

土地資源

有7.8萬畝耕地,8700畝沙河地,主要種植棉花、糧食等作物。

行政區劃


1997年,垂楊鎮下轄小杜家莊、孝張家莊、地慈達、陸家都水、宋家都水、東劉家莊、南王莊、小郁家莊、路家莊、垂楊、郝尚營、前溹瀘、后溹瀘、田家集、趙家營、馮辛庄、北慈達、張家埝、孔家營、王連寨、宋連寨、石辛庄、鞏辛庄、王辛庄、前雙爐、后雙爐、小范庄、小張家莊、悠家寨、營里、范家寨、柴家莊、尹家屯、鞏家窪、崔村、東馬固、西馬固、堯村38個行政村。
2011年末,垂楊鎮下轄垂楊、南慈達、東劉家莊、路家莊、郝尚營、田家集、北慈達、王連寨、孝張家莊、宋家獨水、小郁家莊、后瀘、馮辛庄、孔家營、小杜家莊、陸家都水、南王莊、石辛庄、王辛庄、鞏辛庄、前雙爐、攸家寨、柴家莊、崔村、堯村、小范庄、營里、尹家屯、東馬固、西馬固、前滬、趙家營、張家捻、宋連寨、后雙爐、小張家莊、范家寨、鞏家窪38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垂楊鎮下轄3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垂楊村。 
垂楊村小郁庄村小杜家莊村陸都水村宋都水村
張家埝村田家集村馮辛庄村郝尚營村趙家營村
孔家營村孝張家莊村路家莊村后索瀘村前索瀘村
北慈達村南慈達村南王莊村東劉家莊村王連寨村
宋連寨村鞏辛庄村王辛庄村石辛庄村鞏家窪村
崔村營里村范家寨村柴家莊村小范庄村
尹家屯村小張家莊村前雙爐村后雙爐村東馬固村
西馬固村堯村攸家寨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垂楊鎮總人口4287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000人,城鎮化率6.98%;另有流動人口851人。總人口中,男性21974人,佔5.26%;女性20896人,佔48.74%;14歲以下6480人,佔15.12%;15—64歲32732人,佔76.35%;65歲以上3658人,佔8.53%。2011年,垂楊鎮人口出生率15.21‰,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11.6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72人。 
截至2018年末,垂楊鎮戶籍人口為47259人。
2021年6月23日,南宮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垂楊鎮常住人口為35895人。

經濟


綜述

2003年,垂楊鎮新上項目21個,其中百萬元以上6個,50萬元以上8個,50萬元以下7個,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
2011年,垂楊鎮財政總收入0.039億元,比2010年增長26.4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0124億元,比2010年增長6.94%,比1978年增長23倍。2011年,垂楊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200元。 
2018年,垂楊鎮有工業企業151個,其中規模以上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垂楊鎮是河北省棉花生產基地之一;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2011年,垂楊鎮生產糧食18147噸,人均423.3千克,其中小麥9607噸。垂楊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垂楊鎮棉花種植面積3.6萬畝,產量2484噸,可向社會提供2111噸商品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1120噸,其中花生1100噸,芝麻20噸;大豆523噸;蔬菜種植面積0.64萬畝,產量17688噸,主要品種有白菜。垂楊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垂楊鎮生豬飼養量1.39萬頭,年末存欄1.39萬頭;羊飼養量1.13萬隻,年末存欄1.13萬隻;家禽飼養量6.6萬羽,上市家禽5.2萬羽。2011年,垂楊鎮生產肉類1115噸,其中豬肉759噸,牛肉80噸,羊肉177噸,禽蛋961噸;畜牧業總產值0.5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7%。2011年,垂楊鎮水果種植面積0.07萬畝,產量885噸,主要品種有蘋果、梨,其中蘋果598噸,梨290噸。2011年,垂楊鎮名優特農產品有棉花,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蠶絲;在垂楊鎮中東南部沿溹瀘渠2萬畝區域,形成了營里、崔村、前後雙爐等植桑養蠶、林業苗木和紫薯、葡萄等特色農業村。

工業

2011年,垂楊鎮工業總產值為4.5億元,比2010年增長7%,工業增加值1億元。2011年,垂楊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4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005億元,比2010年增長5%。垂楊鎮形成了羊剪絨、仿皮革、亞麻、皮布結合等坐墊、座套系列產品生產基地;及以宋都水—張家埝羊剪絨汽車用品,陸都水—前、后溹瀘裘皮服裝,趙家營—孝張家莊毛氈製品等專業村為核心向外輻射的產業集群。

商貿

2011年末,垂楊鎮有商業網點1個,職工1300人。2011年,垂楊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5億元,
圖片
圖片
比2010年增長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2億元,比2010年增長2%。

文化


● 地名由來
垂楊鎮因鎮政府駐垂楊村而得名。明嘉靖(1522年)年間,垂楊因村南、北各有一棵垂楊柳,長勢極茂、聞名鄉間,故改名垂楊村,自此定名“垂楊”。
● 文物古迹
垂楊鎮存有垂楊縣委舊址(在垂楊村南)、冀南銀行舊址(在後所瀘村)等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非物質文化遺產
垂楊鎮戲曲聲腔亂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交通


垂楊鎮有鎮級公路3條,總長18.3千米;有308國道過境,青銀高速穿境而過,楊官線(垂楊—內丘官莊)、
圖片
圖片
垂大線(垂楊—大辛庄)、楊西線(垂楊—西底閣)、范秦線(垂楊—秦家莊)等縣鄉道路縱橫。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垂楊鎮有幼兒園(所)14所,在園幼兒500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14所,在校生1400人,專任教師13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0人,專任教師9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8所。垂楊鎮主要學校有東方小學、騰達小學等。2011年,垂楊鎮教育經費達14.65萬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垂楊鎮公共圖書室(農家書屋)有38個,藏書3000冊。2011年末,垂楊鎮有體育場地1處;社會體育指導員1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乒乓球比賽;5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66%。2011年末,垂楊鎮有中央電視台和地方電視台的30多個頻道在該地落戶,電視綜合覆蓋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垂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專業衛生人員8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專業衛生人員1.9人。2011年,垂楊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萬人次,住院手術900台次,出院病人2.5萬人次。垂楊鎮重點醫院有南宮市垂楊鎮中心衛生院。2011年,垂楊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10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5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89萬人,參合率90%;孕產婦死亡率0.1/10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垂楊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80戶,人數324人,支出7.82萬元,比2010年增長13.86%,月人均比2010年增長13.86%;城市醫療救助23人次,共支出5.20萬元,比2010年增長30%;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3人次,支出0.001萬元,比2010年增長0.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70戶,人數1261人,支出103.5萬元,比2010年增長14.20%,月人均68.40元,比2010年增長14.1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6人,支出10.62萬元,比2010年增長0.15%;農村醫療救助5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17人次,共支出21.85萬元,比2010年增長16%;農村臨時救濟259人次,支出1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12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000畝,直接經濟損失68.4萬元,救災支出1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3.12萬元,比2010年增長8.8%。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垂楊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212.3千米,投遞點664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2.7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23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萬件,征訂報紙累計18.3萬份、期刊2.3萬冊,業務收入14.56萬元;有電信服務網點32個;固定用戶比2010年增加359戶,比2010年提高11個百分點;移動用戶比2010年增加120戶;寬頻接入用戶0.42萬戶,比2010年增加586戶。 
● 道路
2011年末,垂楊鎮道路鋪裝面積1.35萬平方米。 
● 供電
2011年末,垂楊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7.15兆伏安,有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154.103千米。2011年,垂楊鎮售電量累計完成0.22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81%,供電可靠率99.88%。 
● 水利工程
南宮地下水庫於1970年建成,水庫位於垂楊東南部,庫容0.84億立方米,有機井2000多眼。1978年,南宮地下水庫中心試區承擔南水北調東線調水和水量調蓄研究,列入國家計劃。1983年1月,國家地質部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洽談,將南宮地下水庫定為黃、淮海平原水資源評價野外試點。

旅遊


垂楊鎮景點有石佛古寺、德隆寺、法源寺及范家寨村天主堂等。石佛古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該寺曾為北魏皇家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