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路

上海市黃浦區道路

黃河路美食街坐落於上海黃浦區的西北部、人民廣場北隅。1993年這裡被開發為美食街,和雲南路美食街、吳江路小吃街、天鑰橋路餐飲街、仙霞路休閑美食街一併在民間擁有極佳的口碑,在全國都小有名氣。休閑假日,沿著南京路向西漫步,偶然間一右轉,密集的餐館和特色美味向你直面撲來,一種難以拒絕的誘惑。

1999年,黃河路上有餐飲業34戶、營業面積達7169平方米、職工632人、年營業額3881萬元。

黃河路總長755米,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道路舊名為東台路,派克路;主要建築為:國際飯店,鴻祥大廈,長江公寓等。

經營特色


臨街兩邊餐廳林立,其中個體戶佔多數,經營方式中西合璧,菜肴、店內裝潢各具特色。“黃河路”這三個字曾經一度是美食街的代名詞,在全國頗有名氣。生意之火爆以至於到了凌晨仍舊人聲鼎沸,車鳴不斷。黃河路多以家常小酌為主,包括川菜、湘菜、貴州菜,口味已經過改良,很受上海本地人的歡迎。黃河路上路狹人多店窄,為了使空間利用最大化,許多店面會把只有一層的餐館分隔成兩層,從窗外望去,上面一層就好像淺淺地浮在半空中。這大概也是上海弄堂美食的一大特色了。
黃河路
黃河路

歷史沿革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築,名東台路。光緒三十年改名派克路。民國32年(1943年)以黃河改今名。1993年被開發成美食街,有著名的國際飯店。

機巧趣談


談黃河路真巧合,乍浦路上大名鼎鼎的女老闆蔡天芬,為擴展事業,傍靠盧灣副區長涉足房地產,因副區長被查辦,蔡天芬被判了無期。而黃河路上的開阿毛燉品的周正毅,自認識陳良宇之弟,也涉足房產,令市民廣泛尊敬。但后因陳的落馬,周正毅也被判三年後現又補吃十四年官司。

風光不在


乍浦路名落時,黃河路便聲起了。黃河路處在市中心,格局與乍浦路差不多。黃河路餐廳林立。可黃河路興旺了沒幾年,也走了乍浦路老路,無序拉客及乞討很嚴重。有時到了國際飯店剛轉彎,拉客者一路上盯著,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令人生煩。而飯店門口相互間拉客,也令人大倒胃口。
無倫是乍浦路還是黃河路,各領時尚風騷若干年,在上海餐飲業形成過一道獨特風景,也吸引過無數四方賓客。當今社會,各地風味與佳肴紛紛落戶上海,精緻紛呈,一股風似的美食街己成為過去式。
如今的黃河路早已不再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但因其地處熱鬧地區,與大光明電影院、南京路等相鄰,入夜時分,無數的霓虹招牌把這條小街渲染得五光十色、格外生動,仍然吸引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

交通便捷


①地鐵
二號線人民公園站、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或新閘路站
②公交
136路黃河路終點站、210路北京西路終點站、途經黃河路在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20、37、921路,在北京西路上設站的有15、21、64、801、939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