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傑

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徠現任同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納米與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同時擔任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生物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顆粒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新材料協會降解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政府新材料領域預見專家、《建築材料學報》編委、《Polymer International》特約審稿人等學術和社會職務。

簡介


男,1965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如東縣,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2003年曆任同濟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2004年破格晉陞為教授。1996~1997年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作訪問研究。2000年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 2004年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跟蹤計劃,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

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聚合物基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高分子建材與汽車材料、反應擠出加工技術、超臨界CO2等綠色聚合物反應與加工、超分子材料等。

主要研究成果


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上海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項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及其跟蹤計劃項目、上海市納米科技重大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國內外知名企業委託開發等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50餘項。
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關鍵製備技術、聚乳酸在通用高分子材料領域(如包裝、纖維、工程塑料等)以及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如組織工程支架材料、靶向與緩釋藥物體系等)方面的研究及應用已取得顯著成果;研究了聚丙烯、聚氯乙烯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的插層製備技術,並揭示了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的流變特性;在低發泡PVC合成木材的研製及其應用、環保型水性環氧塗料等高分子材料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已出版專著和教材三部,在《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Reactive & Functional Polymer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Polymer Testing》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50餘次,論文他引60餘次;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50餘項,其中已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1項和實用新型專利3項;作為項目負責人,2002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5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主要在研項目


(1)上海市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製備、表徵及其在骨和血管組織工程中的應用》
(2)上海市首批“科教興市”重大科技產業攻關項目《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產業化開發》
(3)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世博科技專項《綠色全降解材料的關鍵製備技術與應用》
(4)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項目《聚乳酸的直接縮聚法工業化生產技術及系列化牌號產品的開發》5、任傑,陝西西安人,演員!5、貴陽市少年業餘藝術學校校長(文柱)筆名黔山愚人,男,1943年10月生,中國魯迅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寶玉石協會會員、貴州省舞美學會會員、原貴陽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其間曾兼任貴州錢幣博物館館長、達德學校舊址管理處主任)、貴陽市文化經濟開發公司經理。1963年畢業於貴州省藝術學校(現貴大藝術學院),1984年至1990年曾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與支持下創建了貴陽市小花京劇團、貴陽市少年業餘藝術學校,並擔任教務主任、校長,為中國戲曲學院、上海馬戲學校、中國音樂學院、北京舞蹈學校、重慶戲曲學校等專業藝術院校輸送後備人才67人,為戲劇藝術後繼人才 的培養,對少年兒童早期的藝術教育和豐富少年兒童課外知識,發現和培育藝術苗子在本地區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1992年至2003年在貴陽市文物管理所主持全面工作期間,把開創性的理念和思維注入到行政與業務工作中去,在全國首先提出了文物單位和非文物單位在使用文物保護場所時,都必須簽定“文物使用與保護責任書”,使貴陽市的文物保護與使用納入有章有序的有效管理中。同時開放性的組織自管景區的三產經營項目,豐富了景區的服務內容,增加了收入,彌補了文物經費的不足,解決部分待業青年的工作,為政府減輕了負擔。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嘉獎,曾獲貴州省“八五”文物先進個人,貴陽市新時期選進勞動者,貴陽市96年抗洪搶險救災先進個人,貴陽市文化系統2001-2003年度優秀共產黨員,貴陽市2003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工作者以及2007年貴陽市“學習型家庭”等殊榮。
主講課程:
高分子材料改性(本科生)、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生)、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研究生)、反應擠出加工原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