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山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徠據明朝天啟丙寅年《重修鳳仙山玉皇殿前石崖碑記》云:“不知鳳仙山何以得名,或者山形似鳳,或者仙姑在此修鍊”。傳說穆桂英手下大將黃鳳仙曾在此戰鬥過,故山被叫做風仙山。清代因四方民眾上山進香供奉神仙,曾改名奉仙山。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鳳仙山為泗水縣寧陽縣交界,位於泗水城西北16公里,柘溝鎮北。此山主峰玉皇頂是縣內最高峰(濟寧市第二高峰),海拔608米。柘溝鎮不斷投入資金用於進山路、入口牌坊和景區內部景點、設施建設,功能日趨完善,遊客逐年增多。現鳳仙山已被批准為市級森林公園。

名字由來

tm
tm
玉皇頂位於鳳仙山正中,頂部有兵寨遺址,尚存旗杆窩,傳說穆桂英曾在此安營紮寨。玉皇頂西面緊連跑馬嶺,遠望山嶺平坦,據說是穆桂英騎馬射箭的訓練場。朝陽洞在主峰南面的半山腰,洞口僅能容一人鑽進,深不見底。鳳仙山東部俗稱葛山腳(因生產葛草,伸向東北而得名),峰頂殘存有軍閥混戰時期的幾段殘牆。其北峰,突兀陡峭,被稱作“刮山崛”,又叫“刮天橛”,意思是快刮著天了。
鳳仙山
鳳仙山
鳳仙山又名“奉仙山”,素有小泰山之稱,位於泗水縣柘溝鎮北3公里,有大小山頭12座,主峰高608米,在泗水縣560多座山頭中傲視群峰,被譽為“泗水第一山”。

特點

鳳仙山古木參天,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懸崖矗立,怪石嶙峋,洞穴幽深,山水倒映,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峨嵋之秀於一身,連同眾多的景點、優美的傳說,形成了鳳仙山獨特的旅遊景觀。

主要景觀


四季風情

鳳仙山蔥鬱景色
鳳仙山蔥鬱景色
鳳仙山春天藤花遍地,夏日飛瀑流泉,秋天紅葉滿天,冬日蒼松翠柏,一年四季,生機盎然。鳳仙山上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鬱鬱蔥蔥,蓬蓬勃勃,樹種繁多,以四季常青的松樹為主。黃蓮、白蠟、桐花山榆、蓉花、柏樹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樹木,在不同季節里呈現著獨特的風采;更有橡樹五角楓在霜降后的深秋將大山裝飾得片片金黃火紅。鳳仙山山勢重疊,石頭大的近萬噸,有稜有角,如天刀裁齊,傳說是蓋玉皇殿用的天磚;“孔子講學”石異常逼真,中間戴冠長須者是正在講學的孔子,周圍跪坐的是他的學生;“撐天柱”拔地高出12米;“鏊子石”平平坦坦,傳說是仙人攤煎餅的地方;“老人石”、“蘑菇石”、“石船”、“男根石”、“神龜石”等等,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絕。
鳳仙山主峰——“兩角”,海拔608米。在它東南下方100米許的朝陽處有玉皇殿、文昌閣遺址,這兩所廟宇背後高聳入雲的石壁上刻著“奉仙山”三個大字,雖銹跡斑斑,但因字體大,仍清晰可見。石壁下有一山洞,洞內滴水叮咚,潭清見底,四季常流。

山洞

玉皇殿西北約100米處是“朝陽洞”,洞口面向東南,東望大海,洞口左上方石壁上刻有3個約12公分見方楷書“朝陽洞”,字跡蒼勁俊秀,書法造詣頗高。洞口外兩組東西巨石,象並排的長箭直插雲端,即使狸貓猿猴也難登攀。洞內寬闊平坦,其空間約40平方米。往西北、西南又各有一小洞,西南的小洞深不可測,上方有一塊自然落下的巨石,橫攔洞口;西北的小洞往西北斜上方20米左右,即可望見從外面射進的一絲光線。
玉皇殿下方稍偏西南200米處是“三仙洞”,洞口向南。裡面乾燥平坦,光線充足,面積足有3間房屋大小;洞下山谷流水淙淙,若遊人在此過夜,它是再好不過的天然住宿場所。

玉皇殿

南200米遠是“泰山行宮”,存有殘垣破壁,那裡地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草木繁茂,流水潺潺。
“樓遠庵”遺址離玉皇殿約1000米,是進鳳仙山的必經之地,尚遺存石墩10個。
“仙姑洞徠”在玉皇殿南約300米的山腰裡。該洞巧奪天工,是人工開山而成。它建在東西寬約18米、高約12米的一塊巨石上,洞口寬0.65米,高1.2米;洞深1.66米,寬1.7米,高1.73米。洞前有一天然影壁石,高約6米,寬約8米,上有漢磚漢瓦數塊。
“跑馬嶺”位於鳳仙山正南小山頂上,東西長約150米,傳說是穆桂英馴馬的地方,這裡地勢平坦,土層肥沃,是停車、食宿的好地方。
靈官廟”遺址位於鳳仙山腳下的道士庄,群山環抱的龍泉之間有王林、元真禪寺遺址。據說崇禎三太子被清軍殺害后,埋葬於此,故名王林。
“白塔寺”位於玉皇殿東約3里的地方,塔上“老和尚洞”遺址至今猶存。
鳳仙山東西兩側半山腰中,各有一個庫容量在100萬立方的水庫,形成鳳仙山山水交融的湖光山色,平添了鳳仙山的靈秀之氣。
鳳仙山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區,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特別是近段時間,人們崇尚自然、返璞歸真的心態,使得鳳仙山旅遊越來越熱,現已申報省級自然風景區。鳳仙山的青山綠水、嶙峋怪石、優美傳說,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
鳳仙疊翠泗水十景之一的鳳仙疊翠
鳳仙山春天藤花遍地,夏日飛瀑流泉,秋天紅葉滿天,冬日蒼松翠柏,一年四季,生機盎然。山中奇石參差,巒壑掩映,松柏相間,層巒疊翠。微風吹來,濤聲入耳。現存有玉皇殿、文昌閣、泰山行宮廟宇遺址和朝陽洞、仙姑洞、聖水泉等景點,古人留下諸多詩篇和民間故事至今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