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樓
位於龍岩市的近現代歷史遺跡
臨江樓,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城關汀江浮橋門碼頭邊,具體地址為臨江路52號。蜿蜒的汀江穿城而過,在一棵百年老榕樹的映襯下,這棟三層小樓臨江而立。
臨江樓
當地黨史專家告訴我們,當時的毛澤東身患惡性瘧疾,身體十分虛弱。同時由於黨內各種錯誤思想的嚴重泛濫,他已經被迫辭去了紅軍前委書記的職務,而且不得不離開了自己親手創建的紅四軍,化名為“楊主任”,以到地方工作的名義,在閩西的鄉間養病。
登上臨江樓二樓,推窗而望,眼前汀江煙波蕩漾。“1929年10月重陽節前夜,毛澤東第四次來到上杭,就住在臨江樓二樓的東廂房。”上杭縣博物館館長雷曉華告訴我們,毛澤東與同來的赤衛隊員們一個個握手,感謝他們一路細心照顧,熱情挽留大家在城裡留宿一夜。老鄉們卻婉言辭謝,一問才知道第二天就是重陽節,他們要連夜趕路回家過節。
第二天清晨,毛澤東佇立臨江樓二樓正廳前,迎著深秋勁風,望著對岸漫山遍野盛開的金黃色的菊花。此情此景,使身處逆境的毛澤東心潮澎湃,他就此寫下:“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臨江樓是一棟白牆平頂、拱形廊檐的西洋式小樓。“幾十年前,這樓是上杭縣城裡條件最好的小樓之一。這樓原本是城裡有名的行棧"廣福隆"貨棧舊址,也是行棧業老闆的別墅。這裡先後設過酒店,經營過油,鹽、米,豆生意。“當時臨江樓的老闆把這棟樓讓了出來,就是想讓毛主席在這裡好好養病。”一位老人說。該樓佔地約300m2,高三層(外三層、里二層)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多次到上杭開展革命實踐活動,毛澤東曾九次到上杭。
毛澤東在臨江樓住了二十天左右,於十月下旬離開上杭途經水西渡、將軍橋,白砂前往中共閩西特委機關所在地蘇家坡指導工作。
臨江樓因神話般地接納了一位偉人,1985年10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如畫的臨江樓,曾經是“廣福隆”貨棧舊址,也是行棧業老闆的別墅。該樓佔地約300m²,高三層(外三層、里二層)。
2016年,臨江樓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臨江樓被福建省宣傳部命名為第五批福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