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9條詞條名為韓剛的結果 展開
韓剛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韓剛,教授,現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四川儀隴人,1994年至1998年就讀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並獲文學學士學位;2001年至2004年就讀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師從黃宗賢教授研習中國美術史論,畢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至2007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金維諾教授研習中國美術史論,畢業並獲文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7年任教於長江大學藝術學院;2007年至今任教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2017年至今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主要教學與研究方向為中國美術史論,在研究方法上致力於拓展、深化乾嘉考證之法。現已出版、發表《北宋翰林圖畫院制度淵源考論》、《謝赫“六法”義證》、《邁往凌雲——米芾書畫考論》、《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榮寶齋》連載)、《王時敏家族藝術研究》(《藝衡》連載)、《書畫同源:張大千》、《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繪畫·捲軸畫·宋》等學術專著;撰寫過《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元代小品繪畫》、《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董其昌仿古山水冊(明)》、《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陳洪綬雜畫冊(明)》、《任薰》等畫冊的文字解說;在國內美術專業期刊(如《美術觀察》、《美術研究》、《美術與設計》、《榮寶齋》等)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2012年1月以來,在《中國書畫報》主持“中國畫論解讀”欄目已80多期。
韓剛,四川儀隴人,教授,四川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主要教學與研究方向為中國美術史論,在研究方法上致力於拓展、深化乾嘉考證之法。現已出版、發表《氣韻——隋唐以前漢梵藝術精神的會通與融合》《北宋翰林圖畫院制度淵源考論》、《謝赫“六法”義證》、《邁往凌雲——米芾書畫考論》、《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榮寶齋》連載)、《王時敏家族藝術研究》(《藝衡》連載)、《書畫同源:張大千》、《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史·繪畫·捲軸畫·宋》等學術專著;撰寫過《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元代小品繪畫》、《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董其昌仿古山水冊(明)》、《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陳洪綬雜畫冊(明)》、《任薰》等畫冊的文字解說;在國內美術專業期刊(如《美術觀察》、《美術研究》、《美術與設計》、《榮寶齋》等)上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2012年1月以來,在《中國書畫報》主持“中國畫論解讀”欄目已80多期。著有《中外美術史》(人民美術出版社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國規劃教材)中古部分。
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劃項目《和諧之道——隋唐以前梵漢藝術精神之會通與融合》(12YJA760018),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年度項目重點項目《中國畫院史》(10AF005,中國國家畫院)宋代部分,主持2012年度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重點科研項目《張大千家族藝術研究》(ZDQ2012-01)等課題。
2008年、2009年、2010年三次被評為四川大學青年骨幹教師並獲得相應獎勵;2009年、2010年、2014年三次被評為四川大學優秀教師並獲得相應獎勵;在四川大學2013年本科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被授予“課堂教學質量優秀獎”;在四川大學2013年本科教學工作中成績突出,被授予“大學生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2014年11月,論著《邁往凌雲——米芾書畫考論》入選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理論評論獎”(國家級)。
現任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副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4—1998年,就讀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並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8—2007年,任教於長江大學藝術學院;
2001—2004年,就讀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師從黃宗賢教授,研習中國美術史論,畢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4—2007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金維諾教授,研習中國美術史論,畢業並獲文學博士學位;
2007年至今,任教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史系;
2010年,晉陞為副教授,美術學系副主任;
2011年至今進入四川大學與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聯合招收歷史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北京大學訪問學者。
韓剛《中外美術史》
現已出版或發表《北宋翰林圖畫院制度淵源考論》、《謝赫“六法”義證》、《邁往凌雲——米芾書畫考論》、《王時敏家族藝術研究》、《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書畫同源——張大千》等學術專著,《中外美術史》(合著)教材,《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元代小品繪畫》、《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董其昌仿古山水冊(明)》、《範本傳真·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教學範本:陳洪綬雜畫冊(明)》、《任薰》(畫冊文字撰稿),在國內美術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代表性學術論文
論文名稱 | 期刊名稱 | 時間 | 頁碼 |
“文人”考——現當代文人畫研究預設反思 | 中華文化論壇 | 2013.10 | 49-58 |
禮儀中的“美術”斷想——對巫鴻《禮儀中的美術》里一個觀念之反思 | 中華文化論壇 | 2013.10 | 45-48 |
默言躬行之“士人畫”大家——曾默躬山水畫之傳統基因試析 | 中國美術 | 2013.10 | 101-104 |
石濤“變節”考 | 中華文化論壇 | 2013.10 | 37-44 |
《王維<山水論>非偽托考》補證——兼答李慧國《仍疑偽托》一文 | 美術與設計 | 2013.04 | 27-33 |
王維《山水訣》證實 | 美術學報 | 2013.02 | 31-39 |
石濤畫學“創新”辨正——以“筆墨當隨時代”、“借古以開今”為中心 | 中華文化論壇 | 2013.01 | 83-89 |
張大千書法分期考述 | 內江師院學報 | 2013.01 | 23-29 |
米芾繪畫觀考述 | 美術觀察 | 2012.09 | 97-101 |
“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考源 | 美術與設計 | 2012.05 | 28-34 |
張善子的繪畫活動與作品分期考述 | 藝術 | 2012.05 | 23-32 |
張善子的政治活動及其重要畫作《十二金釵》的主題內涵 | 藝術 | 2012.05 | 38-42 |
重建中國美術及其研究之自信——評周積寅先生《中國畫論大辭典》 | 中國美術 | 2012.04 | 132-135 |
王維《山水論》非偽托考 | 美術觀察 | 2012.03 | 97-103 |
北宋翰林圖畫院外宮廷畫家制度及畫史地位考略 | 美術研究 | 2011.02 | 51-57 |
謝赫“六法”淵源考 | 美術研究 | 2010.02 | 65-73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一) | 榮寶齋 | 2011.11 | 258-267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二) | 榮寶齋 | 2012.01 | 270-277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三) | 榮寶齋 | 2012.02 | 256-271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四) | 榮寶齋 | 2012.05 | 262-273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五) | 榮寶齋 | 2012.07 | 274-283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六) | 榮寶齋 | 2012.10 | 282-291 |
張大千的“內修”之路考述(七) | 榮寶齋 | 2012.11 | 272-287 |
“氣”之義證 | 藝衡(第五輯) | 2011.04 | 52-68 |
“米點山水”辨正 | 榮寶齋 | 2010.03 | 56-71 |
筆墨天成 妙體眾形——趙佶的書畫藝術及其影響 | 榮寶齋 | 2009.05 | 5-23 |
“氣韻”與“生動”之關係義證——謝赫“氣韻生動”研究 | 飾 | 2009.01 | 22-30 |
“生動”義證——謝赫“氣韻生動”研究之一 | 榮寶齋 | 2008.02 | 80-91 |
以“氣韻”品畫——謝赫《古畫品錄》中的品評理路 | 榮寶齋 | 2007.04 | 94-105 |
南唐畫院有無考 | 美術觀察 | 2006.01 | 93-98 |
神、逸兩品之源及其位置考 | 榮寶齋 | 2006.01 | 54-67 |
唐代集賢畫院及畫直考(下) | 榮寶齋 | 2005.04 | 88-98 |
唐代集賢畫院及畫直考(上) | 榮寶齋 | 2005. 03 | 62-73 |
西蜀畫院有無考 |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 2003.02 | 53-58 |
王時敏家族藝術研究(上) | 藝衡(第六輯) | 2011.12 | 105-129 |
王時敏家族藝術研究(中) | 藝衡(第七輯) | 2012.11 | 108-134 |
王時敏家族藝術研究(下) | 藝衡(第八輯) | 2013.01 | 108-135 |
“氣”之義證 | 藝衡(第五輯) | 2011.04 | 52-68 |
米芾的書法觀 | 藝衡(第三輯) | 2010.06 | 126-136 |
“韻”之義證 | 藝衡(第一輯) | 2008.12 | 4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