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腔戲

東腔戲

東腔戲為我國一種地方劇種,為民間原生態的傳統劇目。做為中國戲劇的一種老劇種,被譽為我國戲劇的“活化石”。

基本信息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羅田縣
遺產級別:市

簡要介紹


東腔戲
東腔戲
東腔戲又稱東路花鼓,以哦呵腔、畈腔等山野唱腔行板,以鑼、鼓伴奏為主,富有大別山地域特色,是源自西路花鼓的楚戲的姊妹劇種,清中葉以後在此地世代口耳傳授,從第一代師祖陳興太至21世紀初期已有9代傳人,前7代的多名老藝人20年前就上了《湖北省文藝志》。

歷史淵源


唐宋時期,羅田當地村民在勞作和生活之餘,自發創作了“哦嗬腔”、“畈腔”、“採茶調”等民間聲樂,特別是遇上農忙季節,沖沖畈畈“哦嗬”聲一片,這邊唱來那邊和。嗓子好的歌手,歌聲可翻滾幾個山頭。再加上獨特地貌產生的自然回聲,就形成了激蕩人心的歌濤。蘇東坡任黃州團練副使(相當于軍分區副司令員)時,有一次視察羅田,就被羅田“畈腔”所震撼,稱唱歌者為“雞人”。而東腔戲正是在“哦嗬腔”、“畈腔”、“採茶調”等基礎上產生的。

藝術特色


東腔戲的發聲部位在咽喉,按照今天的標準,它不屬於科學的發聲方法,但它確實是原生態的。一人唱,多人和,台前唱,台後和;東腔戲演唱靈活,不受舞台限制,山坡上、農家堂屋、洞房花燭的新房,都是他們演唱的舞台;又可化整為零在私人住宅唱坐堂;它發音高亢,吐詞用羅田(湖北黃岡的一個縣)方言。它的唱腔一般分正腔和小調兩類,正腔包括東腔、對腔、嘆腔、二行、火攻、四平、二高腔等,小調有“採茶調”、“扳筍調”、“掛燈調”等。隨著時間推移,行當由過去小生、花旦和丑角為主演,發展至青衣、老生、花臉等多行當演唱的地方戲。因為它的道白和演唱基本以羅田方言為主,唱詞通俗,貼近本土,因而當地甚至大別山一帶在傳統節日、婚喪喜慶,或者唱廟戲時,必定要請東腔戲班。東腔戲共有72種板腔,現保存的有其中的50餘種,有《珍珠塔》、《秦香蓮》、《天仙配》》、《全家義》、《血掌印》、《白布樓》等30個大本子劇目和《攔馬》、《教子》、《站花牆》、《牧羊》等30個中小戲劇目。

著名藝人


羅田東腔較著名的藝人先後有黃繼清(本縣白廟河人,生於咸豐年間1851年)、黃大結子、黃二結子(黃繼清之子)、餘八(外號餘八相公,本縣勝利廖家坳人,生於咸豐1861年,擅長旦角,所帶徒弟中較有名的是紅安人戴哈巴)、潘鳳仙(本縣城關人,擅長旦角)、喻小舟(本縣城關人,擅長生角)、晏仲芳(本縣北豐人,擅長丑角)、許伯奇(本縣白廟河人,擅長旦角)等。
東腔戲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被稱為民間藝術瑰寶,一位省內戲劇界權威甚至認為它是中國戲劇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東腔戲卻有失傳的危險。在羅田縣東北角有一個叫陳家山的偏僻山村,這裡180多戶人家、600餘人同居一個大灣子,全灣人都姓陳,他們傳承了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的古老劇種———東腔戲。陳家山村地處羅田與湖北麻城、安徽金寨交界處,距河南新縣不到40公里,是大別山偏遠的小山村。目前有184戶、近700村民聚集在一個馬鞍形山樑上的大垸內。村裡人喜愛 的東腔戲又稱東路花鼓,清中葉至今在這裡世代口耳傳授,從第一代師祖陳興太至今已有9代傳人,前7代的多名老藝人20年前就上了《湖北省文藝志》。
在陳家山垸內,至今還保留有一座歷經200年風雨的古戲樓,廳堂內懸有師祖陳興太題寫的匾額“源遠流長”。這裡的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幾句東腔,今年70多歲的陳月舟,全家人可合演一台戲。“文革”期間,村裡的戲班曾遭禁查,但人們仍私下口耳傳承,村裡東腔戲班的現任召集人陳貴生便是那時開始學唱東腔的。如今,陳家山戲班在羅田、麻城、金寨、新縣仍頗受歡迎,每年正月初八以後,戲班子便外出演戲,直到陽春3月才回家忙春耕。每逢傳統節日、婚喪喜慶,方圓百里的鄉親有請必到;縣城廣場、村野山坡、農家堂屋、洞房花燭的新房都是他們演唱的舞台。現任戲班優秀戲劇演員非常多,如:陳月舟、陳芳年、吳新花、陳應州、陳鳳州、張杏容等。據介紹,陳家山村民風淳樸,自土改以來村裡尚無一人違法犯罪。陳家山人愛唱戲,男的唱東腔,女的善唱民間小調,70多歲的東腔五代傳人陳月舟一家就能演唱一台戲。陳家山戲班唱紅皖鄂相鄰的3個縣。每年正月初戲班子外出演戲,直到割青季節才回家忙春耕春種。愛戲的陳家山人有一股好民風:土改以來,這裡沒有一人違法犯罪,800餘人的大垸親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