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雙解劑

表裡雙解劑

表裡雙解劑(Formulae that Release Evils from Both the Exterior and Interior),是指凡用解表葯配合瀉下、清熱、溫里葯組成,具有表裡同治、內外分解的作用,治療表裡同病的方劑。

簡介


● 英文名稱:Formula for Relieving both Superficial and Internal Disorders/Exterior-interior-releasing Formula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方劑學

古籍摘選


● 病在表者,宜汗宜散;病在里者,宜攻宜清。至於表證未除,里證又急者……合表裡而兼治之。(《醫方集解·卷上之五·表裡之劑》)

名詞解釋


● 以解表葯配合清熱葯、溫里葯、補益葯等為主配伍組成,具有表裡同治作用,治療表裡同病方劑的統稱。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凡具有表裡同治、內外分解等作用,治療表裡同病的方劑,統稱為表裡雙解劑。
● 其主要組成為解表葯配合清熱葯、溫里葯或瀉下藥等,體現了汗法與清法、溫法、下法等治法的結合運用。

表裡雙解劑的功效與主治

● 根據汗法與清、溫、下法的不同結合,表裡雙解劑可分為解表清里、解表溫里和解表攻里三類。
● 解表清里劑:主要功效為發散表邪、清除內熱。適用於表邪未解,里熱已熾之證。臨床表現有惡寒、發熱等表證,又兼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里熱證。
● 解表溫里劑:主要功效為發散表邪、溫中祛寒。適用於外有表證,內有里寒之證。臨床表現既有惡寒、發熱等表證,又有心腹冷痛、下利、苔白、脈遲等里寒證。
● 解表攻里劑:主要功效為疏風解表、瀉熱通便。適用於外有表邪,內有實積的證候。臨床既有惡寒、壯熱等表證,又有咽干、腹滿、便秘、尿赤、舌紅苔黃等實熱證。

表裡雙解劑常用藥物及代表方劑

● 解表清里劑:以解表葯配伍清熱葯為主組成,解表葯常用麻黃、葛根、豆豉等;清熱葯多用黃芩、黃連、黃柏、石膏等。代表方有葛根黃芩黃連湯等。
● 解表溫里劑:以解表葯配伍溫里葯為主組成,解表葯常用麻黃、桂枝、白芷等;溫里葯多用乾薑、肉桂等。代表方有五積散等。
● 解表攻里劑:以解表葯配伍瀉下藥為主組成,解表葯常用荊芥、防風、柴胡、薄荷、麻黃等;瀉下藥多用大黃、芒硝等。代表方如大柴胡湯、防風通聖散等。

表裡雙解劑使用注意事項

● 使用表裡雙解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患者兼有邪氣在表,里證又急之證時才可使用。
● 需仔細辨別表證與里證的寒、熱、虛、實屬性,對症用藥。
● 必須辨清表證與里證的輕重主次,以權衡解表葯與里葯的用藥比例。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李飛。方劑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 [3] 李冀,連建偉。方劑學.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