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鎮

四川省興文縣轄鎮

大壩是一座富有革命鬥爭光榮歷史的古鎮,從大壩山都掌蠻(僰僚民族)與明王朝的命運抗爭,至爾後辛亥革命同盟會黨人向治、楊湘嵐、陶子琛,王耕良參加的護國討袁、四川保路運動和抗日將領陶達剛將軍等六佰健兒英勇抗日等,大壩是革命老區,一九三五年二月四日至六日,在紅軍"四渡赤水"攻打敘永之後,林彪紅一軍團西進大壩駐紮,次日遂由建武向雲南扎西集結.。1935—1946年紅軍川滇黔游擊縱隊在川滇黔集合部,游弋於大壩進行游擊鬥爭,中共瀘縣特委地下組織領導人廖林生,郝謙,朱光璧等也曾於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二年在大壩配合川滇黔游擊縱隊展開地下組織活動。.一九四七年五月二十日,趙懋輝,蔣安均在南京參加了黨的地下組織領導開展的京滬杭十六個大專院校學生參加的“反飢餓丶反內戰丶反迫害”的學生運動,造成了震驚中外的五二0事件。大壩人民為革命作出了不朽的歷史貢獻,大壩的山山水水浸染了紅色文化。

地理環境


大壩鎮四川省興文縣境南部,離興文縣30km左右,與雲南省毗鄰,川雲公路過境。面積93.9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轄17個行政村和校場壩、農政局、十字街3個居委會。鎮政府、鎮人大、鎮黨委駐校場壩社區。有採礦煉磺為主的鄉鎮企業。
名稱
關田黃草坪
紅旗涼水井
建國新生
六合愛國
柏坳林新建
芭麻灣桐子
石家溝六望
四新仁合
石硯槽

經濟


農業主產水稻、玉米,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
種養業
大壩鎮黨委政府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協調資金來源、提供優良品種、舉辦技術培訓、加強疫病防治等措施,積極培育和扶持農村種養殖專業戶。全鎮協調農戶貸款資金20餘萬元,舉辦畜牧業、經果林等各類培訓班40餘次;發展養雞專業戶200餘戶,養豬、牛、羊、魚等專業戶60餘戶,種植蔬菜、香蘭菜大戶150餘戶;建立了擁有3400個籠位的規模種兔場一個,面積1100畝的板栗乾果基地一個,實行"公司+農戶"推廣種植的8500畝“豫薯王”也喜獲豐收。據估計,該鎮農民人均增收可達120元以上。

人口民族


人口22753人。

歷史沿革


1953年建大壩鎮,1958年改公社,1959年併入敘永縣,1961年復鎮,1983年划入興文縣,1992年四龍、大壩兩鄉併入。

旅遊


景點

大壩鯢源風光園區:景區以喀斯特地貌和自然風光為主,山優美多姿,水清澈見底,洞奇型怪狀,是大鯢養殖孵化觀賞和科考觀光生態旅遊區。特別是大魚洞、小魚洞兩處地下暗河,是中華大鯢棲息地和天然孵化場,每年春季有多達3000餘尾的大鯢魚苗從洞中衝出,規模數量居全國之冠。現已建立一處大鯢人工養殖孵化場進行研究開發,並取得初步成效,在該領域處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目前,有鯢魚4020尾,其中,白色鯢魚60尾,世屬罕見。
大壩鎮環境幽雅、水質清澈、潭洞無數,是大鯢自然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素有“大鯢之鄉”的美譽。2002年,興文縣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佔地10畝的大鯢保護馴繁研究中心,目前,這個研究中心已收養舉世罕見的白色大鯢30餘條。這些白色大鯢每條長約20厘米,重約0.4公斤。專家認為,這些白色大鯢屬目前世界獨有,無論從研究新的種群,還是研究基因變異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