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樹

棠梨樹

棠梨樹,別名木梨樹、酸梨樹、野梨樹。喬木。株高可達12米。葉片卵形至長卵形,稀橢圓形,先端漸尖或驟尖,基部圓形,稀寬楔形,邊緣有鈍鋸齒。傘形總狀花序,花瓣白色。果實近球形,褐色,具斑點。花期3-4月,果期8-9月。

喜高溫及多濕環境,喜光、不耐蔭,耐熱、不耐寒,耐瘠。不擇土壤。

形態特徵


棠梨樹
棠梨樹
落葉喬木,高4~1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黑褐色,被絨毛,有時具刺。單葉互生;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4~11厘米,寬2~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鋸齒尖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青綠色,初時有絨毛;葉柄長2~5厘米。花白色,直徑2~3.3厘米,先葉開放,8~10朵,成傘房花序;花梗長1~2.5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有密絨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圓形,基部狹小;雄蕊多數;花柱2~3。梨果球形,直徑0.6~1.6厘米,褐色,有白色斑點,萼脫落。花期4~5月。果期10月。
喬木,高達8-10米;小枝粗壯,微屈曲,幼時無毛或具稀疏柔毛,二年生枝條褐灰色,具稀疏白色皮孔;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無毛或在鱗片邊緣及頂端微具柔毛。葉片卵形至長卵形,稀長橢卵形,長4-7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稀急尖,基部圓形,邊緣有鈍鋸齒,稀先端有少數細銳鋸齒,上下兩面均無毛或在萌櫱上葉片有柔毛,側脈5-10對;葉柄長2.5-5厘米,無毛;托葉膜質,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腺齒,長6-10毫米,內面具白色綿毛,很早脫落。傘形總狀花序,有花3-6朵,總花梗和花梗幼時均被稀疏柔毛,不久脫落,花梗長2-3厘米;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長約1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腺齒,內面具綿毛,早期脫落;直徑2-2.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或近於無毛;萼片三角卵形,稍長於萼筒,先端漸尖,邊緣有腺齒,外面無毛,內面具絨毛;花瓣寬卵形,基部具短爪,長9-10毫米,白色;雄蕊20,稍短於花瓣;花柱5稀4,和雄蕊近等長,基部具稀疏柔毛。果實卵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1.5厘米,褐色,有稀疏斑點,萼片宿存,4-5室;果梗長2-3.5厘米。花期4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野生於荒郊、山腳、路邊或道旁。
喜光,稍耐陰,耐寒,極耐乾旱、瘠薄及鹼土,深根性,抗病蟲害力強,生長較慢。

分佈範圍


長江流域各省,江蘇、浙江、安徽(泗縣)、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甘肅、陝西、遼寧等地。

主要價值


根、葉:潤肺止咳,清熱解毒。主治肺燥咳急性結膜炎膜炎。用量0.5~1兩。
果實:健胃,止痢。用量0.5~1兩,外用適量。

性味歸經


根、葉:微甘、澀,涼。
果實:酸、甘、澀,寒。

摘錄


園林應用


城市行道樹

目前,棠梨在我國生產中的應用較少。這一方面是由於梨樹病蟲害嚴重,造成新造幼林損壞嚴重,並帶來一定的環境危害。另一方面是由於目前科研投入力度不夠,生產中缺乏材質好、抗病蟲、品質優的新品種;另外,人們對棠梨樹的優良特性認識不足,對其生物學特性缺乏全面的了解。梨樹抗旱耐瘠薄,在歐美,梨樹是栽培十分普遍的行道樹和風景樹,尤其是秋季絢麗的葉色和圓滿的樹勢受到人們的喜愛。

園林觀花

棠梨是早春先花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早春出時節,鮮花爛漫,滿樹潔白,恰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城市公園和廣場綠地都可以用來片植或群植,以凝造絢麗的春景。

育苗技術要點


果實的採收、調製與種子貯藏
當果實成熟變色時,要及時採摘果實,防止鳥食或叼走。可用棍棒擊落或高枝剪採集。秋季梨果完全成熟後會自然跌落於地面,因此可以在地面搜集落果。採回的果實要及時進行處理,以防變質發霉。處理的方法是將果實堆積3-5d,待果實的外果肉發爛,用棍棒搗碎,再用水沖洗數遍即可得到乾淨的種子。洗凈后的種子不可在陽光下曝晒,以免影響發芽率。可行的方法是將種子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袋裝貯存來年播種。

播種育苗

研究表明,梨樹植物的種子幾乎沒有休眠,當年採收的果實經處理后獲得的種子當年即可播種作業。秋播一般每年11月份播種,經過漫長的越冬,一般翌年春季即可出苗,發芽率可達60%以上。春播一般適於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比較合適。春播的種子需要在1-5℃的低溫條件下沙儲40d,使種子完成生理后熟后再播種,當年發芽率可達90%以上。梨樹不耐水濕,因此育苗時要求作高床,床面高出步道20-25cm,床面寬1.2-1.5m。播種深度1.5-2.5cm,每平方米播種量為60-80g。播后稍鎮壓並淋水蓋草,使得種子充分吸水,為種子發芽創造條件。在幼苗出土期間,要注意觀察苗床,防止乾旱。必要時進行灌溉淋水,以確保床面濕潤。同時,汛期要注意防澇排水。若發現大多數種子己發芽出土,應及時揭草。當年苗高可達35-45cm。

苗期管理

夏季炎熱,很易造成土壤乾旱。因此,苗木生長期要重點抓好水分和土壤管理。草害是土壤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要著重加強鬆土除草工作,保證苗床無雜草,不板結。同時要及時灌溉排水,保證土壤疏鬆濕潤,不水澇。土壤養分供應充足是確保幼苗生長季健壯成長的關鍵,因此苗期應抓好水分和草害管理的同時,還要重點做好好施肥管理。施肥方法有葉面施肥和土壤施肥兩種。葉面施肥可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進行低濃度的葉面追施,但要控制好適可的濃度,防止葉面燒焦。土壤施肥可以選用有機肥或無機肥。常用的有機肥有雞肥、餅肥、廄肥、土雜肥等,有機肥要注意充分腐熟發酵后施用,防止燒苗;常見的無機肥有尿素、碳銨、過磷酸鈣、硫硝酸銨銨等,使用時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合理施用。
棠梨樹
棠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