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麴黴素

赭麴黴素

赭麴黴素(Ochratoxin)的產毒菌株有赭麴黴(Aspergiltus Ochratoxin)和硫色麴黴(A.sulphureus)等。赭麴黴素的污染範圍較廣,幾乎可污染玉米,小麥等所有的穀物,而且從樣品檢測來看,國內外均有污染·赭麴黴素的急性毒性較強,對雛鴨的經口LD50僅為0.5mg/kg體重,與黃麴黴素相當;對大鼠的經口LD50為20mg/kg體重。赭麴黴素的致死原因是肝,腎的壞死性病變·雖然已發現赭麴黴素具有致畸性,但到目前為止,未發現其具有致癌和致突變作用·在肝癌高發區的穀物中可分離出赭麴黴素,其與人類肝癌的關係尚待進一步研究·

理化性質


赭青霉素的基本化學結構是由異香豆素連接到β-苯基丙氨酸上的衍生物,有A、B、C、D四種化合物。從對穀物的污染率、污染水平及對人畜的毒性考慮,赭麴黴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其中最重要的具有衛生學意義的黴菌代謝產物。赭麴黴毒素B的分子結構中沒有氯元素,赭麴黴毒素C是赭麴黴毒素A的乙酯,赭麴黴毒素D為4-羥基赭麴黴毒素A。
OTA是穩定的無色針狀結晶化合物,熔點約90℃,酸性條件下溶於苯、三氯甲烷和稀碳酸氫鈉溶液,微溶於水、石油醚;加鹼加鹽;其鹽溶於水。將OTA的乙醇溶液貯於冰箱中一年以上也無損失,但應避光保存,如接觸紫外線,幾天就會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