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光

輔光

在博物官或陳列官,多以射燈為主光。合理有效地利用燈光,調節展示氛圍,塑造古代佛教造像的神秘。佛教造像藝術的展示環境應該是高雅的、神秘的,那麼靠什麼營造藝術氛圍呢?空間、造型、展櫃、展壁、展版設計諸多因素之中最最重要的是燈光,光具有奇妙的特性,它能使人振奮更能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舞台上燈光是靈魂,展覽也一樣。《邯鄲石刻藝術展》近600平方米的展廳內,如果燈光太強則一覽無餘無神秘可言,所以我們把燈光環境設計得較暗,以射燈為主,根據不同的石造像調節不同的照度,把光集中投射到佛像上。而展版與展壁之間的燈光則採用淡黃色霓虹燈帶照射,它的優點是亮度不高,照度均勻,照射在畫面上有色彩、氣氛好、又能夠產生空間感、層次感。射燈為主,淡黃色霓虹燈帶為輔,主光輔光相得益彰,從而達到了凝重、高雅、神秘的藝術氛圍。

解釋


輔光是補充光著射不到的被攝物其他面的光種,以彌補照度的不足,起輔助作用,須配合主光使用,所以又被稱為副光。一般用輔光來平衡被攝物明暗兩面的亮度差,體現陰影不分的更多細節,調節畫面的光比(照明反差)。
輔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產生陰影部位的亮度,使陰暗部位也呈現出一定的質感和層次,同時減小影像反差。在輔光的運用上,有一點應明確,輔光的強度應小於主光的強度,否則,就會造成喧賓奪主的效果,並且容易在被攝體上出現明顯的輔光投影,即“夾光”現象。

相關連接


辭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