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漏
井漏
在鑽井施工過程中,由於井下地層的岩石中有孔隙、裂縫或溶洞的存在,使鑽井液在井下地層中有了流動通行的條件。當井下地層孔隙壓力小於鑽井液柱壓力時,在正壓差的作用下鑽井液就會進入地層發生漏失;當地層破裂壓力小於鑽井液的液柱壓力時,則會把地層壓裂,出現更大的漏失。
目錄
洪水季節江河出現大的洪峰時,由於大壩上有小動物(螞蟻或老鼠等)活動造成的洞穴,或修建堤壩時留下的孔隙和裂縫,都極易使大壩發生滲水、管涌、坍塌、潰堤等事故,故有“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警句。鑽井發生井漏的原因有天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滲透性漏失和天然裂縫、溶洞的漏失為天然的因素;而鑽井施工措施不當,如鑽井液密度過高、下鑽過快、開泵過猛等造成的漏失屬於人為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老油田鑽調整井、加密井時,由於油田長期開採使生產層的壓力下降,壓裂作業后使地層進一步破碎,鑽井遇到這些地層時則更容易發生井漏。鑽井井漏時,現場的主要顯示是從鑽井井口返出的液量小於泵入量,嚴重時井口可完全不返泥漿,井漏發生后,現場要根據井漏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進行處理。對井下壓力系統和地層比較複雜的井只能採取堵漏的辦法進行處理;而對於井下壓力系統單一、地層結構強度較大的井則可以採用降低鑽井液密度的辦法處理。在鑽井現場一般對付井漏應以預防為主,儘可能避免因人為的失誤而發生井漏。在鑽井施工前,要盡量將漏資料收集齊全,在鑽井過程中,凡是可以預防井漏的工作都要盡量提前做好。井漏會造成鑽井工作的停頓或中斷,嚴重的漏失則要貽誤較長的生產時間,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鑽井井漏得不到及時處理還會引發鑽井井塌、井噴和卡鑽事故,所以,預防和及時處理井漏是鑽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