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悔恨的結果 展開
悔恨
心理學名詞
一種情感,對某件已發生的事物產生後悔和懊惱的情緒。
案犯當庭悔恨
羞愧是輕度的心理癥候,主體對先前的言和行感到懊悔,認為自己言行失當或者失誤,但是這失當或者失誤並不嚴重,在主體的心理上並未造成嚴重後果,主體只是輕微地感覺到自己的心理不適、不安,但是,他並不渴望彌補自己的失當或者失誤,而是希望這言和行已經過去,他遠遠地逃開了,他不願意再次見到那個讓他失當或者失誤的情景(包括人和事)。
而懺悔則是嚴重的心理癥候,主體為自己的言和行感到極端地愧疚,他認為自己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為此主體承受了重大的心理煎熬,他希望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錯,為了擺脫內心的愧疚,他不僅僅嘗試在物質層面改善自己的言行,以便和過錯劃清界限,同時他也試圖通過精神洗鍊的方法,對自己進行清洗,以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更生――在懺悔者看來,物質層面的過錯是因為精神層面的骯髒和污穢,而要洗卻物質層面的過錯,他就得在精神上完成一次更生,成為精神上的聖潔、清潔者,因此這種精神上的洗鍊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在上者對著靈魂言說,那靈魂領略了在上者的言語,感到了自己的卑污,他成了一個良知者,懺悔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發生的。
但是,悔恨就不同了。如果說,羞愧和懺悔都有精神更生和蘇醒的成份在的話,那麼悔恨可能完全是出於事功的目的。一個剛剛惡毒地咒罵了妻子的丈夫;如果他對此感到羞愧,他可能會有好一會兒不好意思面對他的妻子,他可能在一段事件內儘可能地迴避和妻子的見面,之後,他會在心裡暗暗地發誓,以後再也不這樣對待妻子了;如果他為此而懺悔,那麼他一定是深刻地認識到了在此一事件上他的過錯的嚴重性,他會為此深受內心不安的折磨,他不僅會嚴正地告誡自己:以後不得再犯,而且會直接面對自己的妻子,乞求他的原諒。但是,如果這個丈夫僅僅是感到悔恨的話,那麼,他們就要小心對待了,這悔恨可能從兩個方向上發生,一是這個丈夫可能會覺得他剛剛的咒罵還不夠,他為剛才沒有更嚴厲地詛咒自己的妻子而後悔,二是這個丈夫認識到自己剛剛的詛咒是不對的,他為自己對妻子的冷酷無情而悔愧。因此,他們說,悔恨是模稜兩可的感情,在取向上它具有雙重性。
在中國思想背景中,懺悔是極少的,那種以赤裸裸的靈魂直面超越者、在上者,在超越者和在上者的俯視中感覺自己的卑微與渺小,把自己靈魂深處的小榨出來,拷問靈魂深處的卑污,進而又拷問出靈魂深處的潔白的人,在中國沒有宗教背景的文化氛圍中,是極為少見的。在中國的非宗教的世俗背景中,比之於宗教背景下人們普遍感受到的懺悔,中國人取而代之以悔恨。
悔恨的主體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艱難地奮鬥著,有的時候這奮鬥甚至是血肉橫飛的搏鬥,他們向著目標挺進,但是這時他們發現自己目標已經在追求的過程中和他們失之交臂,本來這目標已經唾手可得,但因為他們的大意或者小小的過失,他們讓目標從身邊錯過了,就如同一個旅人,他奮力地想著目的地飛奔,但是當人精疲力竭不得不停下來休息的時候,向路邊的人一打聽,突然發現,那目的地原來不是在前方,而在他身後很遠的地方,他已經遠遠地越過了目的地,多跑了無數的冤枉路。這時的問題是,他是否還有力氣沿著來路返回去,如果他還有力氣返回去,那麼他可能僅僅是感到一些懊悔,如果他的確已經精疲力竭,再也無力返回,甚至他只能死於這窮途,倒於這荒路了,他可能會感到深深地悔恨——在懊悔上加上了無以復加的痛心。
痛是因為他失去了目標,悔是因為那他得著目標的機會再也不會有了,兩者相加產生了對自己的恨,這就是悔恨的了。
悔恨與仇恨、怨恨不一樣,仇恨的對象是指向他人的,仇恨可以導致復仇,恨者通過打擊或消滅被仇恨的對象來減除自己的仇恨,消解自己的痛苦;怨恨針對的也是他人,主體可以通過腹誹、詛咒等進行心理宣洩,怨恨的對象不像仇恨的對象,怨恨的對象一般不是仇敵,相反大多數是親人一類,何以如此怨恨情緒的產生,往往同主體過高的期望有關,對提對親近的人產生了較高的要求,但是這要求卻沒有受到重視,更沒有被滿足,這時主體產生了強烈的失落情緒。問題的核心是在於主體認為自己在對象身上投入得已經很多了,而對象的彙報卻是極端的不對稱,這時怨恨便產生了,一般說來,怨恨之情不大會導致復仇行動,大多數情況下主體會進一步積極地投入,試圖用不斷地追加投入來獲取對象對他的重視與回報,這樣當對象猛然醒悟過來,對主體給予回報的時候,怨恨也就消失了。
但是悔恨則不同,悔恨的對象是自我,自我把自我當成敵人來恨,自我分裂成了“兩個人”,一個是“被恨的”,一個是“施恨的”的,主體因此而承受著自我分裂的痛苦。
因此,悔恨的痛苦是非常可怕的:“施恨的”自我是痛苦的,含恨的痛苦已經刻骨銘心了,“被恨的”自我也是痛苦的,他被恨著,體驗著被痛恨,被鄙視的苦楚。“施恨的”自我的苦痛是無處發泄的,因為他無法復仇,那被恨的就是他自己;“被恨的”自我的痛苦也是無法消除的,因為他無法逃離這恨,因為這恨者就是他自己。這無法宣洩的含恨之情,這無法逃避的被恨的痛苦在主體的內心衝撞著,無處鬆懈,它越積越厚,直到最終爆發。
這爆發常常和自瘧聯繫在一起。我們已經看到,悔恨是一件可怕的事件,而且它從偶然性(失誤,原本可以避免的行為開始),但卻最終走向了必然性,它恆定在了主體的心中,被固化了,成了主體自我認識的圖式。這種圖式在漢語中叫自怨自艾。
羞愧是直覺層面的懊悔。
懺悔是理性層面的懊悔。
悔恨則是感性層面的懊悔。
悔恨的淚水
悔恨不涉及價值判斷,一個殺人魔王感到的悔恨可能是殺的人還不夠多,至於殺人是否對,是否在良心上是被許可的,這不在悔恨視角所考慮的範圍之內。項羽自刎烏江之際,感到的既不是羞愧,也不是懺悔,而是悔恨,他之“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是出於對江東父老的羞愧,項羽怎麼會害羞呢?成千上萬的江東子弟戰死疆場,對項羽來說並沒有什麼值得他愧疚的,只要他的霸業是成功的,他不會因為江東子弟的死亡而害羞;他無顏見江東父老,不是對那些亡魂的羞愧,而是出於自己成了喪家之犬,他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悔恨,具體來說,他是悔恨自己當初沒有殺了劉邦,為此他憾恨難平。
因此,羞愧和懺悔都是指向自我提升的,主體經過上述兩種感情在精神和感覺上都會得到洗鍊,而在悔恨中,主體是向下墜落的,主體並未在這種感情中得到提升,相反,主體沉淪在對失敗的反覆體驗中,並把這種體驗絕對化。他把過失歸之於自己,這一點,悔恨者和羞愧者、懺悔者是一致的,但是,後者是理性反思以及良心發現,在後者,主體通過自我的善良直覺以及智識理念,經過負疚感的洗鍊,而讓自己在感覺和理智上,找到了那個失誤的自我,對那個自我發出了發自肺腑的勸戒和警告,在上述過程中,負疚感發展為積極的預防。而在悔恨者那裡,悔恨的來源不在理性反思、良心發現等主觀因素,而是主體作為主觀在客觀事態面前的慘敗,客觀事態教訓了他,雖然他把失敗歸咎於自己,但是他並不認為這失敗是源於自己的根本性欠缺,比如精神境界的欠缺、道德境界的欠缺等等,相反,他認為這失敗只是因為他的偶然失誤,不僅不涉及他作為主體的根本性問題,而且可能還是別人欠缺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悔恨者都有自我歸咎的傾向,但是,在這自我歸咎的傾向之下掩藏著的,常常是歸咎於他人,遷怒於他人的衝動。這種情形在懊悔和懺悔中極為少見,尤其是在懺悔中,主體絕對不會遷怒於他人,相反他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自己。因此悔恨者有通過表面的歸咎於自我,而實際上遷怒於他人的傾向。就此,悔恨之不可能把人導向提升,就可以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