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

自成一家

自徠成一家,漢語成語,拼音是zìchéngyījiā,意思是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出自《北史·祖瑩傳》。

釋義


在學術徠或技藝上有獨特的創見或風格,能自成流派。

出處


《北史·祖瑩傳》:“作文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唐·劉知幾《史通·書志》:“天文則星占、月會、渾圖、周髀之流,藝文則《四部》、《七録》、

典故


《漢書.司馬遷傳》:“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後用“自成一家”指在某種學問或技藝上有所創新,能自成體系。唐.劉知幾《史通.載言》:“又詩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風雅比興,非《三傳》所取。”宋.李清臣《歐陽文忠公謚議》:“其文卓然,自成一家。”清.李斗《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下》:“徐午,字芝田,揚州舉人,工山水,中年自成一家。”亦作“自出一家”。元.夏文彥《圖繪寶鑒.元朝》:“尤喜作墨鬼、鍾馗等畫,怪怪奇奇,自出一家。”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自出一家、獨樹一幟

反義詞

身無長技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指獨特的見解

例句

乃公之文章,則~,足以千秋不朽。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十二
唐·劉知幾《史通·書志》:“天文則星占、月會、渾圖、周髀之流,藝文則《四部》、《七録》、《中經》、《秘閣》之輩、莫不各逾三篋,自成一家。”
宋·黃庭堅《以右軍書數種贈丘十四》詩:“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明·焦竑《焦氏筆乘·評杜詩》:“杜陵只欲脫去唐人工麗之體,而獨佔高古,蓋意在自成一家,不肯隨場作劇也。”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謝迭山行實之誤》:“枋得平生無書不讀,為文章高邁奇絕,汪洋演迤,自成一家。”
老舍四世同堂》二一:“該用西藥,我用西藥;該用中藥,就用中藥;我是要溝通中西醫術,自成一家。”
魯迅的雜文,風格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