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醒

驚醒

驚醒,漢語辭彙,拼音是jīng xǐng,意思是指因受驚動而從睡眠狀態中醒來。

簡介


注音:ㄐㄧㄥ ㄒㄧㄥˇ
同義詞:清醒、蘇醒、覺醒
反義詞:沉醉、昏迷

基本解釋


• [rouse] 因受驚動而從睡眠狀態中醒來
• 一陣猛烈的敲門聲把人從睡夢中驚醒
• [sleep lightly] 睡眠時容易醒來
• 老年人睡覺很驚醒,稍有響動就能聽見

引證解釋


1. 受驚而醒。
明郎瑛《七修續稿·事物·楊曹仙佛》:“曹岳斷乳食素信心於佛,一夕夢僧持杖如地藏者,使之捧杖環即時升起過屋,岳懼而驚醒焉。”
清李漁《慎鸞交·修好》:“驟然氣破男兒肚,徐思不覺身如塑,身如塑,忽然驚醒,但憂遲暮。”
李曾伯《青玉案·癸未道間》:棲鴉啼破煙林暝,把旅夢、俄驚醒。猛拍征鞍登小嶺。峰迴路轉,月明人靜,幻出清涼境
蔡東藩 《清史演義》第二回:“誰知驀地里炮聲大震,喊殺連天,眾人從睡夢中驚醒,不識何處大兵,從天而下,身不及披衣,而頭已斷,手不及持刃,而臂已離,紛紛擾擾的一夜,城中的兵民,多半向鬼門關上掛號報到;覺昌安父子及阿太章京兩夫妻,也親親熱熱,一淘兒歸陰去了。”
茅盾《子夜》十四:“忽然書房門上的鎖柄一響,吳蓀甫像從噩夢中驚醒直跳了起來。”
2. 使驚醒。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若是還睡,休驚醒他。”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腳夫急了,又向山上大聲吆喝著,這才驚醒了女學生。”
3. 睡眠時容易醒來。
如:他睡覺很驚醒,有點兒響動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