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赤車的結果 展開
  • 蕁麻科赤車屬植物
  • 中藥

赤車

蕁麻科赤車屬植物

赤車(學名:Pellionia radicans (Sieb. et Zucc.) Wedd.)是蕁麻科赤車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莖下部卧地,偶爾木質,在節處生根,上部漸升,長20-60厘米,通分枝,無毛或疏被長約0.1毫米的小毛。常生長於陰濕林下、溪邊、溝邊。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下部卧地,偶爾木質,在節處生根,上部漸升,長20-60厘米,通常分枝,無毛或疏被長約0.1毫米的小毛。葉具極短柄或無柄;葉片草質,斜狹菱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2-)2.4-5(-8)厘米,寬0.9-2(-2.7)厘米,頂端短漸尖至長漸尖,基部在狹側鈍,在寬側耳形,邊緣自基部之上有小牙齒,兩面無毛或近無毛,鍾乳體稍明顯或不明顯,密或稀疏,長約0.3毫米,半離基三出脈,側脈在狹側2-3條,在寬側3-4條;葉柄長1-4毫米;托葉鑽形,長1-4.2毫米,寬約0.2毫米。花序通常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稀疏的聚傘花序,長1-5(-8)厘米;花序梗長4-35(-70)毫米,與分枝無毛或有乳頭狀小毛;苞片狹條形或鑽形,長1.5-2毫米。雄花:花被片5,橢圓形,長約1.5毫米,外面無毛或有短毛,頂部的角狀突起長0.4-0.8毫米;雄蕊5;退化雌蕊狹圓錐形,長約0.6毫米。雌花序通常有短梗,直徑3-5毫米,有多數密集的花;花序梗長0.5-3(-18-25)毫米,有少數極短的毛;苞片條狀披針形,長約1.6毫米。雌花:花被片5,長約0.4毫米,果期長約0.8毫米,3個較大,船狀長圓形,外面頂部有長約0.6毫米的角狀突起,2個較小,狹長圓形,平,無突起;子房與花被片近等長。瘦果近橢圓球形,長約0.9毫米,有小瘤狀突起。5月至10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1500米的山地山谷林下、灌叢中陰濕處或溪邊。

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東南部、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江西、湖南、貴州、四川、湖北西南部、安徽南部、越南北部、朝鮮和日本。

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有消腫、祛瘀、止血之效。
【別名】岩下青、冷坑青、陰蒙藤、拔血紅、小鐵木、吊血丹、鳳陽草、坑蘭。
【來源】蕁麻科赤車屬植物赤車,以根或全草入葯。春夏秋採集,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辛、苦,溫。
【功能主治】祛瘀,消腫,解毒,止痛。用於挫傷腫痛,牙痛,癤子,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5錢。外用適量,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藥材】短葉赤、異被赤車、赤車使者根、赤車使者。
【考證】出自《雷公炮炙論》。
1.《唐本草》:赤車使者,苗似香柔、蘭香,葉莖亦,根紫赤色。生溪谷之陰,出襄州。
2.《蜀本草》:《圖經》雲,赤車使者,根紫如倩根。生荊州、襄州山谷。
3.《本草綱目》:赤車使者與爵床相類,但以根紫赤為別。

變型植物


長莖赤車(海南植物志)(變型)
與赤車的區別:葉較大,長達9厘米,寬達3.5厘米。
分佈於福建南部、廣東、廣西、雲南東南部和越南。生長於海拔340-500米的山谷林中陰處石上或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