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山烈士陵園

應山烈士陵園

應山烈士陵園坐落於江蘇省泗洪縣龍集鎮應山村境內,北鄰洪澤湖,南靠古集應山,樓尚公路擦肩而過。一九四四年一月一日,中共泗陽縣委、縣政府、縣參議會議定報新四軍軍部批准修建,以紀念在新四軍九旅醫院中犧牲的烈士。當初安葬了抗戰犧牲的83位烈士。解放后至今,經上級部門批准,安葬了96位烈士。基地有35座封土墓。墓高1.5米,底徑3米,中有紀念塔一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高9米。上書“抗日烈士墳墓”。在泗洪這片紅色熱土上,她與泗洪烈士陵園、雪楓陵園、朱家崗烈士陵園一道,成為當地老百姓和社會各界祭奠和緬懷革命先烈的重要場所。

簡介


應山抗戰烈士公墓建於1943年,最初安葬了抗戰犧牲的83位烈士。1941至1942年間,抗日戰爭進入非常艱難和殘酷時期,當時新四軍四師九旅的衛生部及後方醫院就設立在緊鄰古集應山的金圩村,在朱家崗戰鬥以及周邊其他數次大大小小對日作戰中,身負重傷的新四軍戰士,因醫療條件有限,救治無效,英勇犧牲,九旅衛生部就陸續把這83位英烈的屍骨埋葬於此,其中就有在著名的朱家崗戰鬥中英勇負傷救治無效而犧牲的17位烈士。公墓所佔用的20畝土地是由當時金圩開明的大地主高友寬主動捐獻。據主動義務照看陵園40多年的老複員軍人,現年84歲高齡的金立珍老人回憶,當時九旅衛生部為這83位烈士每人一穴進行安葬,並為他們用木牌立了碑,木碑上刻有烈士的英名、籍貫、年齡。1946年冬,國民黨還鄉團把83位烈士的木碑拔起並集中燒毀。自此,後人就再也記不清也分不清哪位烈士埋葬於哪座墳墓。
應山烈士陵園始建於1966年初,當時由泗洪縣人民政府撥款5000元修建了簡易的抗戰烈士公墓紀念塔和紀念碑。陵園佔地約20畝,紀念塔高約6米,塔基2米見方,系青磚混凝土結構,塔的正面刻有“抗戰烈士公墓”,塔的東側刻有“抗戰死難者萬歲”,塔的西側刻有“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時還為抗戰死難烈士立了大理石碑,石碑上刻有烈士的英名、籍貫和年齡。
九十年代初,開始籌建朱家崗烈士陵園時,曾指揮過朱家崗戰鬥的26團團長羅應懷將軍來到應山烈士陵園,想把參加朱家崗戰鬥犧牲的17位烈士的屍骨遷移到朱家崗烈士陵園,終因無法辨認這17位烈士葬於哪座墳墓而未果,當時羅老將軍倍感傷懷。
應山烈士陵園除了安葬這83位抗戰烈士外,解放后至今,經上級有關部門批准,安葬了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而獻身的13位英烈,加上這83位“無名”英雄,共有96位先烈安息在這塊熱土上。
遺憾的是,應山烈士陵園不僅始建之初就十分簡陋,而後又屢遭國民黨反動派和文革期間造反派的多次破壞,加之陵園四周沒有院牆,無專人看管,又年久失修,雜草 叢生,破舊不堪。紀念塔塔基部分的青磚應經脫落,石碑盜毀現象嚴重,混凝土覆蓋的墓穴也多處開裂。當地少數群眾在墓地隨便耕種,導致陵園內只有一條一尺多 寬的羊腸小道,勉強單人行走,如遇陰雨,泥濘小道,路人難行。每逢清明節、建軍節等節日,當地干群、師生、烈士後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祭奠英烈時,都 倍感心酸,盼望國家能重修應山烈士陵園,以告慰長眠於此的英烈。
2010年初,經省財政廳、泗洪縣人民政府批准,應山烈士陵園修建工程正式動工,總投資約380萬元,工程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包括征地、拆遷、建圍牆、下水道、大門、辦公用房等,二期工程預計在2010年10月份開工,包括紀念碑、墓穴、花草等。
應山烈士陵園是泗洪這塊紅色熱土上寶貴的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紅色遺產,她的建成將告慰長眠在這裡的96位烈士的英靈,重新燃起人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熱情之火。

安葬烈士名單


張雲仙

張生於龍集鎮龍集村,1934年以教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秘密發展黨員,並與張同普等5人建立龍集黨支部。1939年10月,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在張塘村建立,繼而蘇皖邊區黨委南遷張塘村,張雲仙被調到辦事處工作,多次帶領抗日劇團到龍集鎮演戲,進行革命宣傳。1940年底,張雲仙被調回龍集區任區員,1942年建立曹廟區,張雲仙調任副區長,任職不久,因“三青團”特務案件受到審查、關押,在嚴刑逼供下,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黨性原則。后經張震、劉瑞龍等領導人的干預,予以平反。1948年2月20日下午,張雲仙在剛解放的化庄區杜路灣村頭場上召開群眾大會,作動員土改工作報告,因特務告密,被國民黨反動派突襲會場,為掩護群眾轉移,張雲仙被特務槍殺,時年30歲。1994年3月,經泗洪縣民政局和龍集鎮人民政府安排,將其遺骨遷至泗洪縣應山烈士陵園安葬。

謝騤

1944年3月日寇為報復車橋戰役的失敗,對淮泗地區進行3天掃蕩,並轟炸半城、青陽、臨淮、高良澗、蔣壩等中心市鎮。2000餘人掃蕩泗陽,28日佔侯咀、龍集、田集等地,29日泗陽縣長兼總隊隊長謝騤陣亡,同時與其遇難的有班長方學倫、戰士杜傳金、戰士楊太山,戰士楊興才,戰士卜長江,戰士何勇,戰士胡順勇。

慰烈工程


走進泗洪縣龍集鎮應山村應山烈士陵園,人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陵園院牆內,有一座兩層民宅。
“這是87歲村民金立珍的家。2010年修陵園時,老人強烈要求把自家的房子圈進陵園,民政部門欣然答應。因為,就是他和他的父親,在這裡義務守護烈士墓,長達70年。”鎮民政助理尚國璽告訴記者。
1941至1942年間,新四軍四師九旅的衛生部及後方醫院設在緊鄰應山的金圩村。旅衛生部陸續把83位英烈的屍骨埋葬於此。年幼時,金立珍親眼目睹了下葬情形。當時旅衛生部為這83位烈士一人一穴進行安葬,還用木牌立了碑。1946年冬,國民黨還鄉團把木碑燒毀,這83位烈士成了無名烈士。
1943年,應山烈士陵園一建成,緊靠陵園居住的金立珍父親金永安,就主動要求看守陵園。父親去世后,金立珍抗戰複員回鄉繼續義務守陵,精心維護陵園裡的一草一木,清除雜草、垃圾,修補房屋——在龍集鎮,他是家喻戶曉的義務護陵人。
“慰烈工程”實施后,應山烈士陵園整飭一新,松柏更顯蔥蘢。陵園裡一共安眠著153位烈士,其中50位是新遷入的散葬烈士。新陵園還新建了廣場、紀念碑等設施。如今,金立珍老人得償所願,心也安了,在兒子勸說下,離開守護了70年的墓地,今年去了南京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