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四世

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亨利四世》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分為上、下篇,首次出版於1598年。

《亨利四世》主要描寫了亨利四世與各個王子和反叛諸侯的鬥爭。莎士比亞打破了傳統,在整部作品中只有兩條主線:亨利四世的生活、福斯塔夫的生活,通過展現二者不同的生活來逐漸推動作品情節的發展,進而展示出文章的主題。該劇具有歷史劇和喜劇的雙重性質,融崇高典雅與幽默詼諧於一體。

內容簡介


波林勃洛克率眾反叛理查,即位為亨利四世。在《亨利四世》上篇里,新即位的國王面臨著威爾士、蘇格蘭和諾森伯蘭的反叛(分別由葛蘭道厄、道格拉斯、霍茨波三人發動)。由於理查的死所引起的負疚,以及目睹霍茨波(氣度不凡、舉止莊重)同自己的親身兒子威爾士親王哈爾(他在肥豬般的福斯塔夫騎士的帶領下同一夥流氓成天混跡於依斯特溪泊的野豬頭酒家)的巨大反差所產生的憂慮,他身患重病,不能在鎮壓反叛中起較多作用。福斯塔夫與哈爾的關係(從這種關係中,哈爾學會了一個賢明君王應有的真正道德本質)是全劇的核心。在第五幕,索魯斯伯雷一戰,哈爾顯示了自己的才幹,率領父親的軍隊打敗和殺死了霍茨波。
在《亨利四世》下篇,哈爾的兄弟蘭開斯特率軍鎮壓叛亂(此次由諾森伯蘭和約克大主教發動),而哈爾開始逐漸擺脫福斯塔夫。因為負債,福斯塔夫受到了被捕的威脅,他去葛羅斯特郡招募軍隊,並參加了保王黨,與他那個饒舌的老朋友夏祿法官待在一起。在約克郡,蘭開斯特設計使叛軍放下武器,然後將其圍捕。此時,亨利王已病入膏盲,但依然不能放心讓哈爾繼承王位。他憂心忡忡地入睡,這時哈爾拿走了王冠。當他醒后,哈爾終於將他說服,自己已完全變了人樣,適合做一國之君。亨利死去,哈爾與宿敵大法官媾和,同意採用法治。在登基時,福斯塔夫上前搭訕(他從葛羅斯特郡趕來,滿以為能晉封高官)。然而,哈爾拒絕了他。過去的已消逝,英格蘭在新的明主統治下獲得新生,它的榮耀因即將開始的哈爾同法國的戰爭得到恢復。

人物介紹


亨利四世
敵人稱他波林勃洛克,以示輕蔑和憎惡,他自己也常為弒君篡位的歷史而內疚不安。作為王室的旁系,他本無合法繼承權,但他有假裝的德行和並非假裝的才能,因此當年能推翻昏聵的理查二世,結束群雄各自為政的局面。但他明白那些自恃匡扶有功,尾大不掉的大貴族早晚要向他發難,所以從一開始他就謀划遠徵聖地,以此轉移潛在政敵的注意力,並消耗他們的實力。此計不可謂不高,但叛亂的烽火提前燃起,迫使他不得不倉猝應敵。敵人的兇悍驍勇固然使他頭痛,而更令人憂慮的則是接班人哈爾的離經叛道。
哈爾王子(威爾士親王)
哈爾被福斯塔夫等人看成是他們一類人:無拘無束、恣意享樂、尋求惡作劇。他的親王地位只不過是一個鬧著玩的笑柄,同巴道夫的紅鼻子、福斯塔夫的大肚皮差不離。然而,讀者知道(通過哈爾的獨白),其實他是在演戲,他只是暫時同他們“一起無聊鬼混”,有朝一日要“拋棄這种放盪的行為”。這種描述可謂一種尖刻的反諷,不獨對蓋茲希爾那幾場(他和波因斯裝扮起來捉弄福斯塔夫),也對哈爾同他的父王、廷臣的關係。他們以為他的暫時鬼混是其真實本性,因而不相信他說的心地善良、責任心強、有君王品質等為自己辯白的話。
福斯塔夫
福斯塔夫,這是一個喜劇人物形象,福斯塔夫出生於一個落敗的封建貴族家庭,在他的身上,莎士比亞賦予了他濃厚的封建寄生色彩,將封建貴族的腐朽與虛榮表現的淋漓盡致。福斯塔夫是一名軍人,但是他卻沒有那個時期軍人應有的封建騎士精神,缺乏國家榮譽感及戰場上的勇敢。福斯塔夫所處的社會正在發生轉型,由封建王朝逐漸的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這樣的轉變使他所處的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於這種變化,福斯塔夫並沒有積極的應對來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反而一味的貪圖享樂,過著寄生蟲一般的生活。通過福斯塔夫這個角色,莎士比亞成功的塑造除了當時社會轉型時期的人物典型形象。

創作背景


該劇約寫於1597—1598年,取材於霍林謝德的《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編年史》。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亨利四世》的中心人物不是亨利,也不是哈爾或福斯塔夫,而是英格蘭本身。該劇以大量的篇幅描寫了鑄造英格蘭之魂的鬥爭。這種鬥爭共分三個不同的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維護地理區域意義的國家統一,具體表現在平定威爾土和北英格蘭的叛亂,其過程貫穿兩部劇作的始終。第二個層面為國家財富的爭奪。該劇展示了上層統治階級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大量掠奪“共同財富”,並在此過程中腐蝕勞動階級,肆意排斥頗有前景的中產階級的價值觀。第三個層面關係到王儲的道德成長和才能完善,具體表現於哈爾、他的國王父親,他的父親替身、不良道德導師福斯塔夫之間的複雜三角關係。這三個層面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為該劇的全景式描述添加了活力和焦點。

藝術特色

《亨利四世》是平行結構的,有兩條線索,即宮廷上層的政治鬥爭和下層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條緊張激烈,高貴悲壯,另一條則輕鬆活潑,粗野凡俗,兩條線索平行發展,交相輝映,而哈爾王子則是聯結這兩條線索的樞紐人物。尤其是對后一條線索的刻意渲染,表現出與一般歷史劇迥異的藝術特色。無論是從分量還是從質量看,以福斯塔夫為主角的平民社會的生活畫面都佔據了戲劇的中心,這是莎士比亞的一大創舉,這不僅來自作者對福斯塔夫這一形象的溺愛,也多少表明了他的平民意識。與結構相應,從風格上看,作品也具有歷史劇和喜劇的雙重性質,融崇高典雅與幽默詼諧於一體。上層政治鬥爭中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權謀和野豬頭酒店中插科打諢、雞飛狗跳式的胡鬧交替鳴響,構成了一曲豐富絢爛的多聲部大合唱。
至於在人物形象的性格刻劃上,劇作更遠勝於一般偏重情節輕視人物的傳統歷史劇,特別是對福斯塔夫喜劇性格的塑造,達到了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新高峰。
該劇的一個重要情節就是講哈爾王子如何從一個放浪形骸的逆子轉變為合格的君王的故事。早年的哈爾,在福斯塔夫的幫襯下,以太子之尊混跡逍遙於市井陋巷,與流氓無賴為伍,飲酒作樂,違法亂紀,甚至因對大法官飽以老拳而系獄受罰。對這位青年王子來說,聽福斯塔夫說笑話,看他出洋相,比呆在沉悶的宮廷里要有意思得多。父王亨利四世對這種自甘下流的行為則憂心忡忡,難以釋懷,尤其在群下謀反、國事維艱之際,更為沒有可靠的臂膀和繼承人而扼腕深嘆。所幸,哈爾出場不久就自明心跡,說自己和那幫無賴鬼混,只是在“效法著太陽……一旦穿破醜惡的霧障,大放光明的時候,人們因為仰望已久,將要格外對它驚奇讚歎”。面對父王的責難,他再度表示“一定痛改前非”,將在戰場上拋灑熱血, “恥辱將要隨著它一起洗去”。果不其然,就在與敵軍主將的遭遇戰中,他身被創傷,仍奮力將那不可一世的霍茨波刺殺,重新贏得父親的信賴,初步樹立威望。從此,雖然他有時還會懷念舊日啖啤酒的滋味,甚至偶爾找福斯塔夫逗個樂子,但理性和責任感越來越強。
莎土比亞在創作歷史劇時,往往以聖經典故作為背景依託。國王(他未即位時造成了前國王也即“准兄弟”理查二世之死)一直負疚深重,寢食不安,自覺生活在“殺人者的陰影”亦即該隱的陰影中。他也是被驅逐出伊甸園(理查二世的英格蘭樂土)的亞當,命定輩子不可能抵達聖地贖罪,其安葬於耶路撒冷的夢想的實現僅是明諷意義的,他死於威司敏斯特宮中一個名叫耶路撒冷的房間。

後世影響


衍生作品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亞歷史劇創作的高峰。此劇頗受伊麗莎白女王的讚賞,曾傳諭莎士比亞在14天內再寫一部續集,進一步表現福斯塔夫的談情說愛,於是就產生了喜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2012年,由理查德·艾爾執導,湯姆·希德勒斯頓等主演的《空王冠》系列電視電影播出,《亨利四世》是其中第2、3集。

出版信息


該劇1598、1600年曾有兩個四開本印發,由於演出成功,曾多次再版。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莎士比亞於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國中部斯特拉福德城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鄉的文法學校念過書,學習拉丁文、文學和修辭學。後來家道中落,曾幫助父親經商,1578年左右隻身到倫敦謀生,據說從事過馬夫或僕役一類當時被看作“最下等的職業”。後來當了演員和編劇,隨著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與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有比較廣泛的接觸。他在劇團里扮演過像《哈姆萊特》中的鬼魂之類的配角,也擔任過導演,但主要是編寫劇本,開始時不過是給舊劇本加工,逐漸由加工而改寫,或自己創作。他後來成了劇團的股東,161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家鄉,1616年4月23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