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平湖調

紹興平湖調

紹興平湖調又稱“越郡南詞”,簡稱“紹興平調”,是流行於浙江紹興及其周圍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相傳這一曲藝初創於明代初期,成型於清代初期。

紹興平湖調文辭高雅,曲調優美,旋律豐富,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音樂性和藝術性。傳統節目有《甘羅記》、《古玉杯》和《雙魚墜》等。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紹興市申報的“紹興平湖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Ⅴ-17。

歷史沿革


背景起源

關於紹興平湖調的起源,人口相傳,或見於記載者,眾說紛紜。在紹興平湖調藝人的口頭傳說中,有以下幾種說法:一、認為“紹興的鑒湖,又稱平湖,故這種說唱藝術的唱調,就名為平湖調”。此說似乎把平湖調認作是紹興土生土長的說唱藝術,然平湖調傳唱江南,未見有紹興傳去之說。周作人先生說:平湖調“或是從湖州傳來者耶”,與此不合。二、認為“平湖調本來稱為平和調,是因為其唱調音樂悠柔平和,故名平和”。說平湖調本名平和調,有些牽強,紹興方言中,“湖”與“和”分屬兩韻,無可變通。三、認為“平湖調之名,系由其演唱的節詩《平湖賞月》而來”。以一首《平湖賞月》節詩之名來統稱以說四書為主的紹興平湖調,此說亦太想當然。或許還有其他的種種傳說,不贅。
見於文、著記述的,有:一是陳汝衡《說書史話》中載:“平湖調一稱平調,據說在數百年前,可能在明初,紹興地方有姓平和姓胡的兩個讀書人,因為功名蹭蹬,絕意進取,就把他們做八股文章的精神,用來專寫通俗化的曲藝,結果就創造了平胡。”其實這也是一個傳說,也是把平湖調認作是紹興土生土長的說唱,難以成說。二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上海大東書局《戲劇月刊》二卷三號載棘公《越劇雜談》,文中認為:“自唐代的清平調流傳越境,越人得其餘響,創為七字句似歌非歌之戲劇,即今越行之平調,古雅清逸,聲韻平和,是蓋得清平調之神髓者。”也是從“平調”二字上誤會,難以確證。
真正說明了紹興平湖調起源的,是周作人先生。周作人在《胡小二》文中,根據山陰呂善報《六紅詩話》和葉騰驤的《證諦山人雜誌》中有關越郡南詞的記載,指出:“案此所謂南詞蓋即越中之平調,又稱平湖調,或是從湖州傳來者耶。唱者無專業,大抵為平人或大家子弟之游惰者,近於北京之子弟書,世稱平調先生,招請者須相當敬禮,飲食亦必精潔,當時擅此技者不乏人,惟沒后皆身名翳如,胡秀才殆是唯一人矣。”胡秀才即“胡嗣源秀才文匯”。

發展情況

此曲調相傳創始於明代初葉,清代初期已盛行。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紹興已有被稱為“越郡南詞”的平湖調,並出現了可與當時曲藝界望人柳敬亭、蘇崑生鼎立的平湖調高手胡嗣源。山陰呂善報《六紅詩話》云:“南之南詞,北之鼓兒詞,只足以娛村夫婦孺,若少有知識之人,便不屑聽,以故操斯技者,絕無雅人。會稽胡嗣源秀才文匯,幼功韻語,稍長,即善唱南詞,點竄舊本,都成妙文,名滿士大夫間,皆謂可與柳敬亭之說書、蘇崑生之崑曲鼎立。”葉騰驤《證諦山人雜誌》亦云:“會稽胡小二,倜儻不羈;好修飾,善詼諧,能文多技。其音清越柔脆,如唱艷詞,能使人骨醉;唱哀書,能使人墮淚,為越郡南詞第一……時人祝壽、完姻、生子諸喜事,必以胡小二南詞為體面。伶人演劇,不足數也。”
至清末民初,紹興平調藝人以周敦甫最負盛名,在唱腔上獨樹一幟,平調界稱之為“敦腔”,其弟慎甫亦為名手。敦甫去世后,其女霞姑繼承父業,出外傳唱,惟恐持藝稍遜於父。較敦甫略晚的平調傳人有單在亭、趙伯蘭等。稍後又有潘丙坤、單隆慶等。民國時期是鼎盛期,為南詞類曲種之一。民國十年(1921年)后,平湖調著名藝人有史實父、劉斌、王詔生等。紹興平湖調是一種坐唱形式的唱說文藝,不論參加演奏的人數多少,唱說僅彈三弦者一人,其餘助以樂器而已。舊時,演唱者及欣賞者多繫上層社會人士,無職業藝人,演唱範圍極小,加之曲高和寡,聽眾極其有限,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衰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華東戲曲研究院、中央戲曲研究院派人對紹興平湖調進行調查,浙江省文紹興平湖調演出剪影化局、浙江省群眾藝術館也進行錄音採訪。1953年,史實父、錢大可應華東戲曲研究院之邀,赴上海舉行“紹興平胡調欣賞會”,灌制唱片《曾記梨花細雨天》和《單刀赴會》。1963年原紹興曲藝團設“平調組”培訓學員,由錢大可等任教,並作營業性演出。“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平調演唱組解體,老一輩藝人大都去世,後學者亦多轉業改行,再無專業演唱人員。2006年紹興平湖調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其後,鄭關富、王玉英被推薦為紹興平湖調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
紹興平湖調《單刀赴會》表演
紹興平湖調《單刀赴會》表演

藝術特點


演唱形式

紹興平湖調錶演
紹興平湖調錶演
紹興平湖調的演出活動是一種陶冶性情、交流藝技、自娛自樂的同好雅集,演唱者並不是以此為生的職業藝人,是紹興唯一一種自娛娛人、非營業性的唱說藝術。因而,紹興平湖調的演唱活動可大分為二,一是自娛,一是雅集。紹興平湖調唱詞高雅,具有較強的文學性。節目分“節詩”和“回書”兩種,“節詩”為短篇唱段,“回書”為中長篇內容。一般演唱時,先唱“節詩”開頭,後接“回書”。
紹興平湖調演唱的基本組合是三人,分別任三弦、二胡和揚琴的演奏,稱為“三品”;增加兩個人,分別任琵琶和雙清,稱為“五品”;再增加兩個人,分別任洞簫和笙,稱為“七品”;再加一把副二胡和副琵琶,稱為“九品”;人數最多的可增加到十一人,添用阮和頭管(或鈴),稱為“十一品”,但比較少見。從“三品”到“十一品”,不論參演人數多少,均由彈三弦者負責唱、白和表,其他人皆為伴奏者,不開口唱說。

曲調特點

紹興平湖調以基本唱調【蓑衣譜】和輔助唱調【細調】、【灘簧】為其主要的抒情敘事的音樂手段,基本唱調【蓑衣譜】通用於紹興平湖調所有回書,是其典型的代表性唱調;輔助唱調【細調】則多有行腔上的出新與變化,以其新穎、多變與【蓑衣譜】形成對比;輔助唱調【灘簧】則多為丑、付一類說土(蘇)白人物的唱調,以其滑稽、誇張、土俗與【蓑衣譜】的儒雅、文靜、悠遠形成對比。此外尚有部分小調俗曲、崑腔曲牌,穿插在書中演唱。

語言發聲

語言:仿照昆班行當語言規範的成例,生腳、凈、老旦、旦、貼等用官白,丑、付用蘇白,貼為丫環之類,且或蠢、或刁,也有用蘇白的。一般來說,無論哪種行當,其唱辭通常是用官白。發聲:小生、旦行中除老旦外,均用“子喉”(假嗓),其餘用“揚(陽)喉”(真嗓),付、丑或真或假;由於紹興平湖調僅一人唱、說,能真、假嗓兼美者,實是難得。

伴奏樂器

三弦、二胡、揚琴、琵琶、雙清、洞簫、笙、阮、頭管和鈴等。

經典劇目


紹興平湖調回書表
紹興平湖調回書表
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統計,紹興有平湖調書二十二本一百七十五回,有《甘羅記》兩回、《古玉杯》四回、《雙魚墜》四回、《仙庄會》八回、《漁家樂》十回、《雙官誥》八回、《雙珠鳳》六回、《折桂亭》四回、《白狐裘》四回、《三笑姻緣》二十回、《白蛇傳》(又名《義妖傳》)十九回、《登科記》(又名《鹿鳴宴》)兩回、《倭袍》(又名《果報錄》)六回、《玉蜻蜓》八回、《風箏誤》六回、《西園記》兩回、《十美圖》四回、《河伯娶婦》兩回、《描金鳳》三回。譚正璧、譚尋所編《彈詞敘錄》,著錄《紹興平湖調白狐裘》一卷五回,無回次,二言目,不署撰人,弘農氏藏抄本(一本);《越調南樓傳》二十四回,二、三言目,不署撰人。舊抄本(一本);《紹興平湖調倭袍》二十四回,無回次,二、三言目,不署撰人,傳抄本(一本)。以上數目,殆非全部。
紹興平湖調除回書外,又有大量節詩,根據《紹興平湖調資料》記載,紹興平湖調有節詩一百零八篇。節詩,類似蘇州彈詞開篇,大都以七字齊言韻文組成短篇唱詞,或抒情,或敘事,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其名目如《曾記梨花細雨天》、《漁舟停泊柳蔭東》、《花有清香有有影》、《單刀赴會》等。

流行地區


紹興平湖調流行於浙江紹興和杭州、嘉興、湖州一帶。

傳承保護


流傳現狀

至2002年,經普查,能夠演唱紹興平湖調的還有孫舜華、王玉英、鄭關富、汪嘉寶、沈麟、林映青、傅堯英、彭秋紅、許先平、周君達等人,絕大多數已經改行,平湖調錶演也已經中斷二十多年。其中王玉英、鄭關富、汪嘉寶、沈麟、林映青、傅堯英等六人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平湖調培訓班的畢業學員,曾進行專業性演出,但目前均已六十歲以上年齡。
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對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繼續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曲藝也是如此。現代傳媒手段多種多樣,現代人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電視、電影、網路等現代傳媒帶來的快餐文化逐漸代替傳統文化,快節奏的步伐、喧囂的生活,使越來越多的人群已經不能靜心欣賞傳統曲藝——平湖調那悠緩的旋律。曲藝的痴迷者、愛好者急劇減少,民眾的參與度越來越小,觀眾的減少使它的市場不斷萎縮,從而使流傳面不斷縮小,傳承脈絡出現斷層甚至消亡。在這種大背景下,平湖調日漸瀕危,其生存和傳承均出現了很大的危機。

保護措施

2004年底,紹興市群眾藝術館為了搶救平湖調這一古老的曲種,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保護工作。收集平湖調有關資料,灌制唱片,創作新的作品,開辦成人培訓班和少兒培訓班等等。
2006年6月,為深入開展保護工作,培養傳承隊伍,紹興市群眾藝術館再次開辦平湖調第二期成人培訓班。同時,還聯合紹興文理學院音樂學院、紹興市教育局教研室、紹興藝術學校、魯迅小學、塔山中心小學、車恂如小學等單位,共同開展對平湖調的各項研究、保護工作。
2007年6月,在國家第二個“文化遺產日”隆重推出平湖調專場演唱會,向社會展示保護工作的成績。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
鄭關富,男,漢族,1945年生,浙江省紹興市人。1961年鄭關富考入紹興曲藝訓練班,師從紹興平湖調名藝人胡紹祖、錢大可。鄭關富的演唱特點,咬字清勁峭拔,嗓音岄亮清脆唱腔發聲運氣能與紹興地方語言緊密結合,可以字行腔,唱腔風格獨特;同時說表功力清脫自然,節奏流暢;三弦彈奏也非常靈活自然,傳承了紹興平湖調優雅的古老風格。其代表書目有《白蛇傳》、《折桂亭》等;傳統節詩《曾記梨花細雨天》、《單刀赴會》等。其自編自演的紹興平湖調長篇書目《秦香蓮》、《蘇州兩公差》等也頗有影響。鄭關富曾長時期從事新曲藝作品的創作,諸多曲藝作品在省級曲藝調演、會演、比賽中獲獎。鄭關富一直奔波於各中小學傳承基地,為搶救、保護和傳承紹興平湖調這一古老曲種不遺餘力悉心傳授技藝。2008年2月,鄭關富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王玉英,女,漢族,1945年生,浙江省紹興市人。1961年,王玉英考入紹興曲藝培訓班,師從紹興平湖調名藝人胡紹祖、錢大可先生。她繼承了紹興平湖調的傳統,深諳古詩詞韻律,唱句文辭典雅,講究平仄格律。王玉英的唱腔清麗婉轉,醇厚自然,擅奏琵琶,在自奏自唱或為他人唱腔伴奏上具有紹興平湖調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魅力。擅長的紹興平湖調傳統書目有《白蛇傳》、《珍珠塔》、《漁家樂》;傳統節詩《曾記梨花細雨天》、《昭君出塞》、《西宮怨》和《春光好》等。王玉英自二十世紀八十代中期起,記錄、挖掘、整理古老的紹興平湖調聲腔做了大量工作,為傳統曲目錄音錄像,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資料。二十一世紀後為傳承曲種而盡心竭力,在紹興市群藝館的幫助下舉辦了紹興平湖調成人班和少兒班的培訓。與馬山鎮車恂如小學合作,教授學生紹興平湖調,該小學也成為紹興平湖調教學傳承基地。2008年2月,王玉英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曲藝價值


平湖調文辭高雅,曲調優美,旋律豐富,風格獨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音樂性和藝術性,是明清江南曲藝唱曲藝術在紹興的傳承和發展,它對於培育和提高流傳地民眾的文化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榮譽表彰


2004年6月,紹市群眾藝術館新創作的平湖調《秋瑾頌》在參加全省曲藝創作大賽中,獲表演金獎、創作銀獎。
2007年5月,由紹興市群眾藝術館創作排練,五位平湖調傳承人表演的紹興平湖調《白雪遺音》,在浙江省第三屆曲藝新作大賽暨全國“群星獎”選拔賽中獲得演出一等獎。
2007年11月,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曲藝決賽上,《白雪遺音》又獲“群星獎”大獎和“群星獎”創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