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
漢語成語
似是而非,漢語成語,拼音是sì shì ér fēi,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出自《莊子·山木》。
似:像;是:對;非:不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孔子曰:‘惡似而非者。’”
《莊子·山木》:“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
《孟子·盡心下》:“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
原作“似之而非”,指兩個事物相似而實不相同,后則泛指看來似乎對,實際上並不對。有一次,莊子到山林中去,見到一棵大樹,枝葉茂盛,而砍樹的人卻不砍倒它。莊子問其原因,伐木者答道,這棵樹枝葉雖茂,但卻沒有什麼可用的地方。莊子嘆道,這棵樹正是因為不成材而使其得到應有的壽命。從山中出來后,住在一個朋友家中,老朋友十分高興,讓奴僕殺鵝來招待莊子。奴僕問主人,家中有兩隻鵝,一隻能叫,一隻不能叫,殺那隻?主人回答道,殺那隻不能叫的。第二天,莊子的學生問他,昨天那棵山中之樹,以不成材而免於砍伐,現在這家殺鵝,那隻鵝因不會叫而被殺死,要是讓先生自我選擇,是成材好,還是不成材好?莊子笑道,我既不是材,也不是不材。成材和不成材,相似而不同,因此難免碰到不好的下場。如果得其大道,脫出材與不材窠臼,主宰萬物,而不為萬物所主宰,哪裡會有這樣的結局呢?
示例
這些道理似是而非,根本經不起推敲。
同學們的講解,有的似是而非,有的簡直錯得可笑。★葉聖陶《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