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虱

甲殼綱魚虱科動物

魚虱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Crustaceans),撓足亞綱(Copepoda),魚虱目(Caligoida),魚虱科(Argulidae)昆蟲的統稱。本科國內有5屬,均寄生在海魚,僅魚虱屬(caligus)的少數種類寄生在鹹淡水或淡水魚類。全世界至今約已發現百餘種,在亞洲以日本魚虱(Argulus japonicus)最常見。體扁平盾狀,雌雄大小相似,約5~8mm,頭部與胸節連接一起形成頭胸部(Ccphalothorax),具四對泳足可供遊動及於宿主體錶行動。魚虱繁殖生長的旺季是4月至8月,流行地區很廣。

形態特徵


魚虱的腹面有許多倒剌,能用來在魚體上不斷爬行,刺死魚體,吸吮魚血,引起魚種大批死亡。在溫暖的南方(水溫16-30℃),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長江流域一帶,每年6-8月為流行盛期。魚虱對寄主年齡無嚴格的選擇性,對大魚主要是妨礙生長,一般不引起死亡,但對魚種危害很大,少量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魚虱
魚虱
外部形態
魚虱(fish louse)亦稱鯉虱(carp louse),複數為fish lice或carp lice。雌雄性形狀相似,頭部與第一至第三胸節癒合,形成頭胸部。頭胸部寬而背腹扁平,通常呈卵圓形。頭胸部的前端有1塊額板,多數種類的額板有2個吸附器官,稱作前月面,但有的種類無前月面。頭胸部的後端中央突出部分稱中葉,兩側有2個突出的側葉。頭胸甲上有幾丁質的隆線,呈“H”形,稱為肋脊,從肋脊的兩側還有2個側肋伸向側葉。頭胸甲的邊緣有1圈透明的緣膜。第四胸節甚小,為自由胸節,所以活動關節通常在第三、四胸節之間。生殖節擴大,但一般不大於頭胸部。腹部一般較窄小,但亦有長於生殖節者,分l一4節;尾叉形狀不同,末端通常有尾剛毛。頭胸部的附肢有第一、二觸角,大顎,第一、二小顎,第一、二顎足,第一至第三對胸足。獨立的第四胸節上有第四胸足,生殖節的后側角上還有第五、六胸足,僅為1個小突起上的1或數根剛毛。此外,在頭胸部腹面中央第一胸足的前方有1個倒“u”字形的幾丁質結構稱為胸叉,胸叉的形狀是本科種類的鑒別特徵之一。
魚虱
魚虱
超微形態
觸角
第一觸角分兩節,基節較粗大,前緣分佈有兩排羽狀剛毛,基部與前額緣癒合,在癒合處有一個圓盤狀的前月面,前月面形成皺摺狀。蝦魚虱的第二觸角在雌雄個體中已完全分化,雌蟲的第二觸角分兩節,基節短而粗大,呈三角形,末端有兩枚小刺,末節特化成一鉤狀刺,稍向後面彎曲。基節與末節的關節處不能自由彎曲。雄蟲第二觸角同樣由兩節組成,基節長而大,圓柱形,在基節的內邊緣形成一排纖毛行,末節比雌蟲的強大,並分叉成一長一短的兩鉤狀刺。雄蟲第二觸角白任基節與末節的關節處能夠自由彎曲。
魚虱
魚虱
口器
根據堵南山的描述,,撓足類的攝食器官包括口管,第一、第二小鄂,大顆,第一、第二顆足,鮮魚虱的口管圓筒形,端部的上下“唇”各為一排纖毛行,其纖毛以中問較長,隨著向兩側延伸而變短,口管中可見尖銳的牙齒。第一小顆呈三角形,末端較尖細,位於第二觸角的後端。第二小顆呈尖三角形,位干口管的兩側,其基部附有一大一小的2纖毛束。第一顆足較細長,分2節,末節的端部雙叉狀,叉的2支一長一短,長支上在不同角度分佈著三縱列鋸齒行,其末端呈鐮刀狀,短支於兩側分佈著鋸齒行。第二顆足分兩節,基節較強大,末節尖細。
游泳足
第一游泳足為雙肢型,基節粗大,圓柱形,端部外側具一根羽狀剛毛。內肢極端退化,僅成為基節末端內側角的一沈狀突起。外肢分兩節,第一節較瘦長,末節較短小,端部有4根(鐮刀型)羽狀剛毛,剛毛向內彎曲。
第二游泳足比較發達,由一基節和內外兩分肢組成。基節較粗大內肢分為三節。第一節較短,第二節長度約為第一節的兩倍,末節長度略小於第二節而比第一節長。內肢的羽狀剛毛分佈為1,2,6。在第二、三節的外側各具一片刷狀的細小剛毛。外膚也由三節組成,第一節和第三節較長,第一節較短小,每節末端的外側各具一枚刺,第一節的刺較強大,第二節的刺次之,而末節的刺較弱小,各刺的兩邊緣均為鋸齒狀,第一節末端近刺的內側有一龐狀突起。外肢的剛毛排列為1,1,5。
魚虱
魚虱
第三游泳足為雙肢型,位於頭胸部的后緣。基節扁橢圓形,於基節后緣分佈有一排膜狀細剛毛。外肢分兩節,第一節較短小,其外緣同樣分佈著細小剛毛,第二節為扁圓形,上有六根較短的羽狀剛毛。內肢不分節,扁圓形,其外側分佈著一排類似於基節的細小剛毛,從外側角始至內側共分佈7根羽狀剛毛,剛毛的長度以外側角最短,而後往內側逐漸增長。
第四游泳足為單肢型,共分為4節。基節粗大,於末端的外側附生一根弱小剛毛。第二到第四節瘦長,其羽狀剛毛分佈為1,1,3。第二、三節和第四節的第一、二剛毛粗而短,第四節的第三根剛毛較長,成鐮刀狀。在第二至第四節各剛毛基部,分別有一梳狀苞片。
附生毛的形態
在電鏡下,於第一小穎基部、第一小顆後端體表、第三游泳足連接板和尾叉基部靠中央處,可見各種形態不同的附生毛。小顆基部的附生毛由靠後端處平排著2個孔各長出一毛基體,在離開孔口時各毛基體分支成4根等長的髮狀小毛,並於不同長度處形成球狀結節。第一小瀕後端體表的附生毛形態結構類似於小額基部的附生毛,不同的是在孔口附近分支成6根等長的髮狀小毛。第三游泳足連接板和尾叉各分叉基部靠中央處的附生毛則與前者在形態上有較大差別。雖然均由體表的毛孔所長出,但它們在形態上僅為一短小不分支的小毛。

物種簡介


成熟的雌性魚虱會在魚缸的玻璃面或岩石等處產卵。此時卵的大小約為0.4mmx0.25mm大小,一次可以產30-200個蟲卵,蟲卵被膠狀物質包裹著產於對象物上。
魚虱的成長受水溫影響。魚虱發育的適宜水溫一般是15-30℃,在這一溫度範圍內水溫越高成長速度越快。比如從孵化天數來看,水溫在28-30℃時大約需要10.7天,而水溫16-17℃時則需要44天。
一般在11月前後產出的蟲卵由於水溫低於發育適宜水溫,孵化會在來年4月前後,這時魚虱以卵的形式來越冬。孵化出的仔蟲為了吸附魚體而在水中遊動。當魚虱在魚體上寄生后就開始反覆脫皮直至成長為成蟲。

防治方法


1.全池遍灑25%粉劑敵百蟲(1-2ppm),或90%晶體敵百蟲(0.25-0.5ppm)。
2.每畝用10-15kg楓楊樹枝葉或樟樹葉,紮成7~8捆,沒泡在食場周圍。
3.每畝各用10-12.5kg馬尾松、苦棟樹皮切碎混合煎汁,全池潑灑,每天一次,連潑2-3次。
4.每畝用蘺根40-50根,分紮成7~9捆浸入魚池周圍。

生長繁殖


雌體有一對長圓柱形卵囊,各卵囊內盤狀卵子疊成一列。個體發育過程與一般橈足類不同,由卵孵出的無節幼體末端常有一對附屬物,稱為腹附體(abdominal append-age),蛻皮一次后,就變成后無節幼體,再蛻皮一次,變為一齡橈足幼體。這三種幼體都在水中營浮遊生活。一齡橈足幼體又蛻皮一次,變成二齡橈足幼體。二齡橈足幼體找到宿主后,用第二觸角固著在宿主體表或鰓上,立即變成“蛹”,蛹在原來二齡橈足幼體的角質膜內不吃不動,前端生出一條額絲(frontal thread),逐漸變成附著幼體(chalimus)。附著幼體利用額絲附著在宿主體上。幼體蛻皮時,額絲並不脫落,每蛻皮一次,額絲基部就多一個“盤鋏”,因此由盤鋏可以推算出蛻皮次數和幼體齡期。附著幼體共蛻皮3次。有4個齡期。四齡附著幼體蛻皮一次后,就進入成體前期(pteadult),而成為末期幼體,或稱五齡附著幼體。這時雄體已基本成熟,而雌體尚未完全成熟,再蛻皮一次,額絲脫落,變為成體。總之。前期的幼體自由生活,而後期的幼體以及成體都營寄生生活。但雌雄成體交配時也在水中營短期的自由生活,隨後再尋找宿主寄生。雌雄體的形狀與大小都近似,且寄生在同一宿主上。宿主多為鰈科與鱈科海洋魚類,少數為淡水魚類。本科種類多,約有50屬,分為4亞科。
魚虱
魚虱

生活習性


善游泳,但有許多種類往往以翻筋斗的方式在水中前進。以吸盤牢固地吸附在宿主皮上,用盤狀的刺吸口器取食血液和黏液。
魚虱不具宿主種別性,各種淡水魚皆可被寄生,多半寄生於血液循環充足的區域,如魚鰭基部,嘴周圍。當飽食血液後常會離開魚體,躲於環境,再附著另一尾魚,故具更換宿主能力。雌蟲受精後,離開宿主於水生植物、石塊等產下100~300個具點黏液狀的卵,排列呈長列狀。
幼蟲和成蟲皆營寄生生活,身體大而扁平。活體時透明,與寄主體色相似,外形像臭蟲大小的蟲體。對寄主有一定的選擇性,寄生病魚體表,鰭和鰓蓋內側。魚虱的腹面有許多倒刺,似把釘般地吸附魚體上,在魚體上不斷爬動,並以其腹面倒刺、口刺、大顆,刺傷、撕破魚體所寄生部位,分泌毒汁,致使病魚出現極度不安,在水中急劇狂游和跳躍,嚴重影響食慾,魚體消瘦,由於魚虱吸食魚血,引起魚貧血,體表皮膚有許多傷口,促使魚體感染微生物,從而造成魚類死亡。

分佈範圍


魚虱於世界各地皆有分佈,主要生存於溫帶淡水水域中,但亦有一些種類可生存於鹹水或半鹹水水域。鯉魚、草魚、吳郭魚、鰻魚等淡水魚類常發生感染。流行季節5-10月、水溫25-30℃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