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賢治
深谷賢治
深谷賢治(Kenji Fukaya)是一位日本數學家。他的早期工作領域是黎曼幾何,特別是與黎曼流形坍塌有關的結果。此後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辛幾何,特別是引入和發展了所謂的深谷範疇(Fukaya Category)的理論。 2013年4月1日,他加入了西蒙斯幾何與物理中心,享有終身職位,並擔任石溪大學的教授。
目錄
深谷賢治在東京大學數學系完成了本科和博士階段的學業,1981年獲得學士學位,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1983-1990年,他在東京大學先後擔任助理研究員和副教授。 1994年,他到京都大學擔任正教授。2013年,他來到美國,加入了位於石溪(Stony Brook)的西蒙斯幾何與物理中心(Simons Centor for Geometry and Physics)。
深谷賢治於1989年獲得日本數學會的幾何獎(Geometry Prize),並於1994年獲得Spring Prize。他還獲得了2002年的井上獎(Inoue Prize for Science),2003年的日本科學院獎(Japan Academy Prize),2009年的朝日獎(Asahi Prize)以及2012年的藤原獎(Fujiwara Prize)。
深谷賢治的早期工作是在黎曼幾何領域,特別是與黎曼流形坍塌有關的結果。1990年,深谷受邀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報告,他的報告題目為“黎曼流形的坍塌及其應用”。
隨後深谷轉向了辛幾何的研究。辛幾何中重要而活躍的研究領域——深谷範疇(Fukaya category),即給定一個辛流形,以其所有拉格朗日子流形為對象、以拉格朗日弗洛爾同調群為態射而形成的A-無窮範疇,正是以深谷的名字命名。該領域與弗洛爾同調(Floer homology)有緊密的聯繫。孔采維奇(Kontsevich)提出的同調鏡像對稱(homological mirror symmetry)猜想正是基於深谷的工作:這個深刻的猜想可以描述為,一個凱勒流形上凝聚層的導出範疇應當同構於某個“鏡像”辛流形的深谷範疇。
深谷賢治對辛幾何的其他貢獻還包括他與Kaoru Ono合作給出的阿諾德猜想(Arnold conjecture)的一個版本的證明。他對數學還做出了許多其他貢獻,包括有關黎曼流形坍塌的重要定理,以及與物理相關的主題,例如規範理論(gauge theory)和鏡像對稱(mirror symmetry)。詳見有關深谷賢治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