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爾之戰》是一部由吉洛·彭特克沃執導,讓·馬丁、Brahim Hadjadj主演的歷史片,於1966年9月8日在義大利上映。

該片以阿爾及利亞爭取獨立為背景,講述了在阿爾及爾這座城市裡,地下運動組織“民族解放陣線”同法國殖民者的殊死搏鬥。

劇情簡介


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利亞是法國的殖民地,二戰後開始試圖脫離法國的統治。表面上阿爾及利亞人仍然順從著法國人的統治,而民族解放陣線已經滲透到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民眾的支持。一個叫阿里的首領用一種嚴密的組織方式開展著他們針對法國人的暗殺行動,這個組織的每一個人只有一個上司和他發展的兩個下線,這樣,一旦某個鏈條出了問題,整個組織卻不會被根除,因為你只認識三個人,其他的人你都不認識。在行動中你會得到不認識的人暗中相助,他們會悄悄塞給你一支手槍或是一個炸彈。這個被法國人稱為“無限增長的蟲子”的組織讓佔領者吃夠了苦頭。警察被暗殺、酒館被炸,而法國人根本找不到兇手。因為他們就是那些纏著頭巾的女人,他們就是那些懵懂的孩子,他們就是那些本分的果農,他們都是,但他們又都不是,他們拿起槍就是戰士,放下槍就是平民。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
馬提讓·馬丁
阿里Brahim Hadjadj
Djafar (as Saadi Yacef)Yacef Saadi
One of the girlsSamia Kerbash
CaptainUgo Paletti
HalimaFusia El Kader
Petit OmarMohamed Ben Kassen
Fathia (uncredited)Michele Kerbash
(uncredited)Franco Morici
Captain (uncredited)Tommaso Neri
(uncredited)Gene Wesson

職員表

製作人Antonio Musu、Yacef Saadi、Fred Baker
導演吉洛·彭特克沃
副導演(助理)Moussa Haddad、吉奧里亞諾·蒙塔爾多、Fernando Morandi
編劇吉洛·彭特克沃、Franco Solinas
攝影Marcello Gatti
配樂埃尼奧·莫里康內、吉洛·彭特克沃
剪輯Mario Morra、Mario Serandrei
藝術指導Sergio Canevari
服裝設計Giovanni Axerio
布景師Sergio Canevari
(以上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爾之戰
馬提
演員 讓·馬丁
法國第十師上校,經過二戰的洗禮,擁有豐富的經驗,被法國方面派往阿爾及爾鎮壓暴亂。他到達阿爾及爾後首先摸清了民族解放陣線的組織結構,很有耐心地開始了拉網式搜查。
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爾之戰
阿里
演員 Brahim Hadjadj
一個叫民族解放陣線的組織的首領之一,他原本是一個小偷,進過監獄,練過拳擊,身體矯健,頭腦靈活,對法國殖民主義特別憎恨,所以才成了這一次鬥爭的領袖,最終被法軍炸死。
(以上資料來源 備註:該片為偽半紀錄片,主要角色只有兩人)

音樂原聲


序列曲目原聲帶封面
01Algeri: 1 Novembre 1954
專輯名稱:La Battaglia di Algeri
唱片公司:GDM
發行時間:2005年11月28日
藝人:Ennio Morricone
阿爾及爾之戰
阿爾及爾之戰
02Rue De Tebes
03Giugono 1956: Gli Attentati
04Ii Bastone E La Carota (Marcia)
05Ii Dolore Sulla Casbah
06Tema Di Ali
07Luglio 1956: Gli Attentati
08Matrimonio Cladnestino
09Gennaio 1957: Accerchiamento Della Casbah
10Le Torture
11Algeri: 1 Novembre 1954 (Ii Versione)
12Cospirazione
13Pace Apparente
14Cospirazione Seconda
15Tema Di Ali (Ii Versione)
16Fine Della Battaglia 

幕後花絮


• 該片在法國足足被禁了5年,到1970年才解禁。在美國和英國放映時也都修剪了15分鐘。
• 該片拍攝採用了大量的非職業演員,扛著攝影機在阿爾及爾穿街過巷地進行新聞紀實類的街拍。

獲獎記錄


時間電影節/頒獎禮獎項獲獎主體備註
1969年第41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吉洛·彭特克沃提名
最佳原創劇本吉洛·彭特克沃
1967年第3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阿爾及爾之戰》提名
1966年第31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阿爾及爾之戰》獲獎
費比西獎《阿爾及爾之戰》
1972年第2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聯合國獎《阿爾及爾之戰》獲獎
(以上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機構類型機構名稱國家/地區備註
製作公司Igor Film義大利
Casbah Film阿爾及利亞聯合製作
發行公司Argent Films Ltd.英國2003年
標準收藏美國2004年DVD發行
Encore Entertainment Ltd.美國1995年
Globo Vídeo巴西
Image Entertainment Inc.美國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澳大利亞2005年DVD發行
Maiden Voyage Pictures英國2007年發行
Rialto Pictures LLC美國2004年發行
Rizzoli美國1967年發行
Criterion Collection美國2004年DVD發行
New Star希臘2009年DVD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義大利1966年9月8日
義大利1966年9月威尼斯電影節
瑞典1967年3月13日
丹麥1967年9月1日
美國1967年9月20日
比利時1970年2月18日
西德1970年8月14日
芬蘭1971年5月14日
法國1971年10月21日
西班牙1978年6月1日
義大利1999年4月修復版本
中國香港2000年5月14日擴展版本
英國2003年12月1日擴展版本
美國2004年1月9日重新上映
法國2004年5月15日戛納電影節
法國2004年5月19日重新上映
巴西2005年9月2日
英國2007年5月11日重新上映
(以上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劇照
劇照
《阿爾及爾之戰》繼承了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美學風格,導 演將雜亂無序的真實境況做了高度還原的呈現。影片尤為難得的是採用了戰爭片中頗為罕見的中立視角與觀點,不帶偏見地去審視戰爭的雙方。導演用碎片化的細節,拼貼出戰時阿爾及利亞民族的生存處境,同時也詳細地描畫出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導演沒有美化戰爭中的任何一方,也未對雙方做出誇大的醜化,那些令人震懾的暴行又像是基於各自的政治和民族立場所做出的“不得已的行為”。這場戰爭的複雜曖昧性在影片中得以凸顯,它像是互不講理的殖民主義與恐怖主義的蠻橫對抗,遭殃最深的,還是無辜的民眾(《國家人文歷史》評)。
《阿爾及爾之戰》取材於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阿爾及爾之戰並且採取紀實手法客觀地加以表現,一下子就使作品有了歷史的厚重感。客觀和冷峻是該片取得成功的法寶(《大眾電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