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流

以中華文化為內核的文化潮流

“華流”是指在東亞、歐美流行的以中華文化為內核的文化潮流,包括流行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與“韓流”有著密切的聯繫。

來源


“韓流”是一個奇迹,但絕不是東亞文化感染世界的唯一奇迹,中華文化圈希望打開自己的一片天空,於是有人提出“打造華流時代”。他們希望造就“華流”時代,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與“韓流”分庭抗禮乃至取而代之。
如今再沉醉於絲綢之路時代西方世界對於東方中國的迷戀,往往會被人視為盲目崇拜歷史的再現。但事實上全球正在日益興起的中國文化熱,給人找回了幾分對當年中國絲綢的感覺。只不過在不同的歷史語境下,這種文化熱的形式和意義也在變化。

影響


“華流”是全球超越韓流的在世界上有著相當巨大影響力的文化體,在全世界有著超級巨大的影響力,“華流”即中國流行文化,從上世紀80年代落後的中國文化迅速影響全世界!是亞洲最強大的流行文化體,主導著世界流行文化!中國是一個在世界有著非常巨大影響力的國家!曾經的港台流行文化有著相當大跨世紀的影響力!
一個文化娛樂強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迅速崛起的世界強國中國!以港台影響世界流行走向的文化世界影響力不斷擴大!從音樂到組合和天團以及天王天后,再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世界無時無刻不受中國的影響而改變!
全球範圍內對中國文化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傳播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這個信號顯示,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並不需要通過軍事擴張手段實現,而可以通過其巨大的文化影響力來實現。巨大的文化影響力產生了國際輿論對中國國家形象、政策議程和發展動機的認可與信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有些類似約瑟夫·奈的軟實力,但是這種軟實力似乎更讓人體會不到威脅。
事實上,威脅並不存在。中國這個國家文化的向心力,不但來自歷史傳統對於全球化的巨大示範作用,還來自今天這個國家戰略地位和國家形象所具備的足夠說服力。中國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時間的文化影響力,也不僅僅是因為當年的唐風宋雨,漢魂楚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發展過程中的不斷再創造。即便是在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五四精神下的文化變革,也沒有停止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道路。現在則更不會停止。

歷史


自從1840年中國被迫打開國門以來,中國文化在西方世界經歷了一個驚心動魄的過程。“華流”的形成之艱難,是一個傳統文明大國現代化的艱難。有些時候,歷史的成就往往給社會的轉型帶來不必要的包袱。今天的國際社會中,有不少傳統文明在現代化過程中因為尾大不掉最終失去了現代化的資格,淪為西方社會距離審美的一個符號。

思考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坦然地談論“華流”,並非我們是歷史潮流之中的天授幸運兒,而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失去一種坦然的態度和發展的願望。正如耶爾·福格森說:過去只是未來的前奏。“華流”初長成,是與國家政治、經濟發展動力相適應的,但是同時也是超越這種發展動力的。“華流”的傳播方式則更值得我們玩味,這個世界試圖接受一種與全球現代化相匹配的多元化“華流”,而不再是單一的東方想像。
然而,我們依然沒有足夠興奮的理由。畢竟從當年的絲綢到今天的“華流”,國際間對國家文化的認可和回歸已經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如果僅僅滿足於當前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度,而忽視了國際社會的態度變化,那麼我們就無法與世界站在同一個起點上看待這種影響力。“華流”的發展,不但要滿足於國與國之間長期以來固有的基本道德、政治邏輯和審美需要,而黃皮膚的姚明蓋了黑人球員華萊士的帽,更要展示全球化前景中所遺落的那些部分,組合歷史與現代中斷裂的碎片。否則我們無法給下列事實找到更好的理由:女子十二樂坊在中國古典曲目中搖曳現代女性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