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幻
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作品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硬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與之對應的有軟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硬科幻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準確為特性,著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硬科幻的共同特點是故事情節依靠技術來推動和解決。作者也會盡量讓故事中的科技與出版時已知的科學保持一致.這是科幻界尤其是讀者對硬科幻的主要看法。
歷史上在談及“硬科幻”時,還使用過另外一個詞 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釋,該詞與Hard SF本不盡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襲科幻黃金時代創作流派風格並重複某些主題的科幻作品”——從主題限制上講與上述硬科幻大同小異,而從“流派風格”上的限定來看實際是指一種敘述方式——也就是說,上述重置的定義更接近這個定義.
作品名 | 作者 | 出版時間 |
《海底兩萬里》 | 儒勒·凡爾納 | 1870年 |
《時間機器》 | H·G·威爾斯 | 1895年 |
《我,機器人》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1941年 |
《震蕩波騎士》 | 約翰·布魯勒爾 | 1975年 |
《天堂的噴泉》 | 阿瑟·C·克拉克 | 1979年 |
《賽亭星》 | C·J·切瑞 | 1988年 |
《火星三部曲》 | 金·斯坦利·羅賓遜 | 1992~1996年 |
《鑽石年代》 | 尼爾·斯蒂芬森 | 1995年 |
《彩虹盡頭》 | 弗諾·文奇 | 2006年 |
《熾熱》 | 格雷格·伊根 | 2008年 |
黑客帝國、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
姓名 | 國籍 | 生卒 | 代表作 |
儒勒·凡爾納 | 法國 | 1828.2.8~1905.3.24 | 《海底兩萬里》《地心遊記》《從地球到月球》 |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 英國 | 1866.9.21~1946.8.13 | 《莫洛博士島》《隱身人》《星際戰爭》 |
羅伯特·海因萊因 | 美國 | 1907.7.7~1988.5.8 | 《伽利略號火箭飛船》《太空軍官候補生》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美國 | 1920.1.2~1992.4.6 | 《基地》系列 |
鄭文光 | 中國 | 1929.4.9~2003 | 《飛向人馬座》《命運夜總會》 |
劉慈欣 | 中國 | 1963.6.23~ | 《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 |
硬科幻與軟科幻
所謂軟科幻就是將暢想中可能的未來/過去科技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好比說蘇禹的《新世》;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過去科技,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請注意「硬」在此並非指「生硬」 )的非「機關布景派」莫屬。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像星際之門,特別是星際之門SG1中的前幾個季度,便屬於硬科幻。而其後續作品SGA,包括SG1的後面幾個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來越低,逐漸變為了軟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