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玉圖

萬玉圖

《萬玉圖》是明代畫家陳錄創作的一幅絹本水墨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幹弧形彎曲,構成梅枝總的動勢。小枝則有穿插、變化,形成枝蕊參差交錯、俯仰顧盼,梅花爛漫怒放的景象,圖中以沒骨寫干,雙鉤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條萬玉、花團錦簇的視覺效果。

畫作內容


萬玉圖
萬玉圖
圖寫倒垂梅一枝,且畫的折枝梅花。即截取了梅花的一部分。主枝從畫幅的右上角下垂至畫幅中部后,卻轉向右下角,繼而又急轉直下,充斥畫面的下端。主幹略成“S”形彎曲。
畫幅右側作者自題“萬玉圖。正統二年(1437)夏陳憲章寫奉婁東景暉清玩。”

創作背景


在繪畫史上,常有對傳統的模仿比之直接對自然的模仿,往往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以梅花而論,例如揚無咎是祖述華光長老的,王冕是學揚無咎的,而陳憲章又是承於王冕。這幅《萬玉圖》軸,寫倒垂梅一株,從右上角行干布枝,主幹略呈“S”形彎曲,凝鑄了內在的生命律動;沒骨寫干,雙勾圈花,淡墨渲染絹地,這一切乃至題款的位置,都與王冕丁酉(1357)季冬為雲峰上人所作的《南枝春早圖》軸波瀾莫二。
根據此圖自題可知,此圖作於正統二年(1437)。

藝術鑒賞


《萬玉圖》局部
《萬玉圖》局部
畫雖然僅畫了梅花的一個枝子,但卻勾畫了這株不尋常梅花的氣勢。此畫主枝構成這枝梅花的總的動勢,其他的小枝也服從這個總的動勢。所以整個作品有穿插、有變化,有枝蕊的參互交錯,俯仰顧盼。偃仰之間似互相爭讓。白梅怒放,綴滿枝頭,枝梢俏利瀟灑,氣象清致。在筆墨的運用上,以沒骨寫干,花朵以淡墨圈瓣,即花瓣用簡潔的雙勾,而小小的花萼只用墨作一點,繁花密蕊,生意盎然,最後以淡墨漬染絹地。總體而說,此畫給人以繁而勁,清而健,純雅脫俗,清氣襲人的感覺。

名家點評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副館長崔錦:此圖主枝從右上角橫斜而下,到了畫的中左部,又轉向右下角,繼而急轉直下,構成這枝梅花的總的動勢。其他小枝也服從這個總的動勢,當然,在總的動勢下,也有反其勢的變化,所以整個作品有穿插、有變化、有枝蕊的參伍交錯、俯仰顧盼,又統一在總的動勢之下,給人以繁而勁、清而健生機勃勃的感覺。

作者簡介


陳錄,生卒年未詳。明代畫家。字憲章,后以字行,號靜齋、如隱居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能詩,善畫。尤工墨梅及松竹蘭蕙,筆意儒雅。畫梅與王謙齊名。評者以兩家風格有異,而憲章筆力尤勁。傳世作品有《萬玉圖》、《煙籠玉樹圖》軸、《推篷春意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