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阿比劇院
都柏林阿比劇院
都柏林阿比劇院位於愛爾蘭,是世界知名的歌劇院。
坐落在都柏林阿比大街的劇院,曾是格雷戈里夫人和葉慈發起愛爾蘭戲劇運動的中心。
阿比劇院的場地太過狹小,觀眾有限,收入微薄,只能是慘淡經營。阿比劇院是話劇院,話劇院的規模和歌劇院不能比,既沒那麼多演員,也用不著那麼大的舞台。再者話劇藝術講究表演逼真,生動細膩,演員在台上一言一動,甚至一個眼神,都該讓觀眾看得清清楚楚。所以這類劇院,視距不宜太遠,觀眾廳不宜太大,一般都在800到 1000個座位左右。阿比劇院的500座容量,在話劇院里,也還嫌小,不過當時誰也沒想到,它在劇院的經營管理方面所做的探索,竟然會在日後引發一場聲勢浩大的“小劇場運動”。
1951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劇院。劇團借用一家啤酒廠的廳房,堅持演出,不久遷入女王劇場。直到1964年,才有一座新的劇場,在老阿比劇院的遺址上破土動工。由建築師斯科特和劇場設計專家桑瑞爾設計的這座劇院,不論是施工人員和建築材料,全都出自愛爾蘭本地,愛爾蘭政府還負擔了全部資金的1/5。1966年7月18日,新阿比劇院正式開幕,這是一座灰色磚塊砌成的方形建築物,造型莊重,線條簡樸,能夠容納600名以上的觀眾。劇院耗費資金168萬美元,其建築觀念,非常新穎。
1907∼1909年是阿比劇院的困難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1916年愛爾蘭的復活節起義幾乎導致劇院關閉。然而,1924年當它成為英語國家中第一個由國家津貼的劇院時,就開始時來運轉。劇作家歐凱西的出現,賦予該劇院以新的生命。1923∼1926年阿比劇院上演了他的3個劇本︰《槍手的影子》、《朱諾與佩各》和《犁與星》。這部戲對1916年復活節起義作了煽動性描寫。1950年代早期劇場被大火燒毀,阿比劇院遷入附近的皇后劇院。新阿比劇院於1966年在原址上建成,是一座較小的實驗性劇場。儘管阿比劇院擴大了其輪演劇目,但仍然主要依靠愛爾蘭的劇本。
1916年復活節起義被英國鎮壓后,愛爾蘭人展開了長期的游擊戰。而這時的阿比劇院卻日益脫離現實,因而既失去了觀眾,也失掉了一些優秀的演員,經濟越發入不敷出。不過從1924年起,阿比劇院成了英語國家中第一個有國家津貼的劇院:新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政府,每年為它提供850鎊經費。錢雖不多,也緩解了劇院拮据的境況。但真正扭轉了劇院困窘局面的,卻是一位工人,名叫肖恩·奧凱西。
奧凱西的第一個劇本《槍手的影子》在阿比劇院上演,就造成了轟動,劇院居然破天荒掛出了座滿的牌子。為了看戲,工人和學生們不管颳風下雨,排著長隊等一張低價座票。第二部戲《朱諾與孔雀》更加成功,演出只好順延一周,又創了阿比劇院的歷史紀錄。不過這時作者是在幹什麼呢?他在當修路工,整天干著攪拌水泥的重活兒!奧凱西家境貧苦,自幼喪父,體弱多病,眼睛半盲,幾乎沒上過學,是個地地道道的自學成材者,但卻憑著一己之力,挽救了阿比劇院在藝術上和經濟上的破產。
1913到1923年,愛爾蘭有過10年內戰,愛爾蘭共和軍的內部,也分作保守、激進兩派,骨肉相殘。而社會主義者奧凱西,面對著冷槍橫飛,瓦礫遍地,暴力所及,連孩子也不能倖免的恐怖景象,產生了懷疑。因而在下一部戲《犁與星》中,對自己親身參加過的復活節起義,暗寓諷刺,可想而知,這被當成了大不敬的行為。《犁與星》的首演才進行到一半,阿比劇院里已是噓聲、口哨聲、愛國歌曲響成一片。對話聽不見,演員只好像演啞劇一樣打手勢。再後來,劇院里破鞋與爛菜齊飛,惡臭的瓦斯彈被引爆,狂怒的觀眾衝上舞台,演員們毫不示弱,雙方拳腳相加,打成一團。在這一片混亂中,葉芝闊步走上舞台,他毫不理會台下怒氣衝天的觀眾,盛讚奧凱西的劇作。一場大亂,就這樣被這位德高望重的愛爾蘭文壇主帥平息下來。
遺憾的是,葉芝與奧凱西的藝術傾向分歧很深,尤其在要不要直接參與社會鬥爭方面,兩人針鋒相對。最終葉芝拒演奧凱西的劇作《銀杯》,觸發了一場激烈的論戰,自尊心極強的奧凱西,從此與阿比劇院決裂。這對阿比劇院的前途,以及奧凱西的戲劇事業,都是一個無可挽回的損失。多年以後,兩人方始握手言和,互相諒解,但畢竟為時已太晚。
阿比劇院經營不利的原因,還在於它的創新試驗精神。阿比劇院上演的劇作,大量運用傳統的凱爾特神話、方言、史詩,像宗教和政治這麼敏感的問題,也敢大膽涉及,所以保守的觀眾,往往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