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帝國大學
建立於1928年的台灣第一學府
台北帝國大學(Taipei Imperial University),建立於1928年,是明治維新后,日本帝國在其海外殖民地之一的台灣建立的第七所帝國大學。二戰後,為了消除軍國主義思想,所有帝國大學的名稱中都被廢除了“帝國”二字。台北帝國大學幾經輾轉,成為了現在的台灣第一學府台灣大學。
台北帝國大學校門
明治19年(1886年)依據帝國大學令,東京大學改為帝國大學(明治31年改為東京帝國大學,昭和32年改回(東京大學),明治30年(1897年)京都帝國大學(今京都大學)設校,此後,東北(在仙台)、九州(在福岡)、北海道(在札幌)、京城(首爾)、台北、大阪、名古屋等地的帝國大學也陸續設校。根據這一先例,台北帝國大學於昭和3年(1928年)年設校,首任校長為幣原坦(日本語:しではら たいら)。
昭和19年(1944年),台北帝國大學已是擁有文政、理學、農學、醫學、工學五個學部(學院)和預科,以及熱帶醫學、南方人文、南方資源研究所的綜合大學。
台北帝國大學1936年開設醫學部,1943年設工學部。此外還有附屬農林專門學部(1925年)、附屬醫學專門部(1936年)、熱帶醫學研究所(1939年)。1943年增設預科。同年設置南方人文研究及南方資源研究所,整合校內資源,致力於南方各地之政治、經濟、文化及天然資源的調查研究。
台北帝國大學在具體辦學過程中,儘管其學科門類齊全,教師陣容較強,實行講座制,研究風氣較濃;但同時大力推行差別教育,擠壓了台灣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空間,學術研究為日本的南進政策服務,實質上起的是殖民統治工具的作用。在高等教育上,日本學生獨佔優勢。據統計,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日生49人,而台生僅6人;1944年時有學生394人,其中117名為台灣人。教學內容更是以傳播殖民主義文化為主,有關中國的歷史、思想、文化均在排擠之列。1927年9月25日的《台灣民報》撰文抨擊這種不合理的奴化教育,文章說:“將台灣人所負擔的租稅,建設維持學校,然而受教育的恩惠的學生,不但是以收容在台的日本學生為主,甚至每年由日本內地大批移入學生。如此使台灣人負擔經費,而教育由日本內地移入的學生,此豈非明白的教育的榨取?”
1945年11月15日,台北帝國大學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改組為台灣大學(日本語:こくりつたいわんだいがく)。
1928年3月16日:依據敕令第30號成立。設置文政學部、理農學部與附屬圖書館。在文政學部,設立哲學科、史學科、文學科、政學科等四個學科。在理農學部,設立生物學科、化學科、農學科、農藝化學科。在文政學部,設立國語學・國文學、東洋史學、哲學・哲學史、心理學、土俗學・人種學、憲法、行政法等講座。在理農學部,設立植物學第一(植物分類及生態學)、動物學第一(水產動物學、比較生理學)、地質學第一(地質學、地史學、古生物學)、化學第一(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植物病理學等講座(敕令第33號)。
1928年4月1日 文政學部與理農學部開課。在理農學部,設置附屬植物園、附屬農場。合併台北高等農林學校,在那裡設立附屬農林專門部。在文政學部,增設東洋倫理學・西洋倫理學、西洋文學、經濟學、民法・民事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氣象學、農藝化學第一(土壤肥料學)、應用菌學、昆蟲學・養蠶學等講座。文政學部共開設12個講座、理農學部10個講座(敕令第49號)。
1928年12月26日:為了準備擴充1929年度的開課講座,在文政學部增設四個講座、理農學部9個講座(敕令第287號)。在文政學部,增設南洋史學、東洋哲學、教育學・教育史、政治學・政治史等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植物學第二(植物生理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第二(有機化學)、農學・熱帶農學第一(農業經濟學)、農學・熱帶農學第二(園藝學)、農藝化學第二(農產利用學、食品製造學)、農產製造學・製糖化學、農業工學等講座。
1929年4月10日:增設文政學部四個講座、理農學部一個講座,各學部擴充為20個講座(敕令第60號)。在文政學部,增設東洋文學、國史學、法律哲學、經濟學第二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動物學第二(比較形態學、哺乳動物學)講座。
1930年2月26日:為了準備擴充1930年度的開課講座,在文政學部增設四個講座、理農學部四個講座。各學部擴充為24個講座(敕令第32號)。在文政學部,增設國語學・國文學第二、言語學、西洋史學・史學・地理學、民法・民事訴訟法第二講座。在理農學部,增設農學・熱帶農學第三(作物學)、農學・熱帶農學第四(育種學)、農藝化學第三(營養化學)、畜產學等講座。
1931年:頒布學位令,實施學位授與制度化。
1936年1月1日:設置醫學部。醫學部由解剖學第一、解剖學第二、生理學第一、生理學第二、生化學、病理學第一、細菌學等講座所構成。
1936年3月31日:醫學部開課。整合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在那裡設置附屬醫學專門部。
1937年1月1日:醫學部增設五個講座,共擴充為12個講座。增設病理學第二、寄生蟲學、藥理學、法醫學、內科學等講座。
1937年8月7日:在文政學部增設一個講座、理農學部增設兩個講座。文政學部擴充為25個講座、理農學部26個講座(敕令第409號)。文政學部增設商法講座,理農學部增設地質學第二(岩石學、礦物學、礦床地質學)、化學第三(無機化學)講座。
1938年1月11日:醫學部增設臨床系8個講座,共擴充為20個講座。增設內科學第二、外科學第一、外科學第二、產科學・婦人科學、小兒科學、眼科學、皮膚科學・泌尿器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講座。
1938年4月1日:合併台灣總督府台北醫院,在那裡設置醫學部附屬醫院。
1939年1月1日:醫學部增設四個講座,合計共24個講座。增設衛生學、內科學第三、精神病學、齒科學講座。
1939年4月27日 附設熱帶醫學研究所。
1940年3月30日 在理農學部,增設釀造學講座,將農產製造學・製糖化學講座改稱為製糖化學講座。理農學部共擴充為27個講座。
1941年4月4日:設置預科。理農學部增設家畜衛生學講座,共擴充為28個講座。
1943年1月1日:設置工學部。
1943年3月13日:附設南方人文研究所(敕令第124號)・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敕令第125號)。
1943年4月1日:理農學部劃分為理學部與農學部(敕令第298號)。附屬農林專門部獨立為台中高等農林學校。在理學部,增設植物學第三講座(植物形態學)。在農學部,增設畜產學・熱帶畜產學第二、家畜病理學講座。理學部共有12個講座、農學部共有19個講座。
1943年7月1日:工學部開課。在工學部,設置機械工學第一(機械設計法、機械學、機械力學)~第二(蒸汽原動機)、電氣工學第一(電氣理論)、第二(電氣通信)、第三(電氣機械)、應用化學第一(酸鹼工業、鹽類、肥料及瓦斯等)、第二(圭酸、鹽、工業化學(水泥及玻璃))、第三(工業電氣化學)、第四(炭水化學及發酵)、土木工學第一(混凝土工學)、第二(橋樑)、第三(上水及下水)、材料強弱學、工業物理學、應用數學・力學、工業分析學,共計16個講座。
1944年4月4日:理學部增設一個講座、農學部增設二個講座。理學部擴充為13個講座、農學部21個講座(敕令第229號)。理學部增設化學第四(天然物有機化學)講座。農學部增設農學・熱帶農學第五(工藝作物學)、家畜內科學講座。
1944年7月1日:工學部增設10個講座,共擴充為26個講座。在工學部,增設機械工學第三(內燃機關)、第四(水力學及水力機械)、第五(機械工作法)、電氣工學第四(電力及應用)~第五(電氣測定法)、應用化學第五(石油及燃料)、土木工學第四(河川及港灣)~第五(鐵道及道路)、金屬材料學、工業地質學講座。工業分析學講座改稱為工業分析化學講座。
1945年4月10日:農學部增設一個講座、工學部增設五個講座。農學部擴充為22個講座、工學部31個講座。在農學部,增設家畜外科學講座。在工學部,增設機械工學第六(冷凍機冷藏法及冷房化學機械)、電氣工學第六(高周波電氣工學)、應用化學第六(脂肪油、芳香油、合成化學工業)、土木工學第六(構造力學)、建築學講座。
1945年(昭和20年)的台北帝大組織如下。
本部
庶務課
會計課
學生課
附屬圖書館
文政學部
哲學科
史學科
文學科
政學科
理學部
化學科
動物學科
植物學科
地質學科
附屬植物園
農學部
農學科
農業經濟學科
農業土木學科
農藝化學科
獸醫學專攻
附屬農場
醫學部
附屬醫院
台北帝國大學
電氣工學科
應用化學科
土木工學科
預科
文科
理科理農類
理科醫類
理科工類
附屬醫學專門部
熱帶醫學研究所
熱帶醫學科
熱帶衛生學科
細菌血清學科
化學科
厚生醫學科
庶務課
士林支所
台中支所
台南支所
南方人文研究所
第一部
第二部
庶務課
南方資源科學研究所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實驗所
庶務課
幣原坦(1928年3月-1937年9月)
三田定則(1937年9月-1941年4月)
安藤正次(1941年4月-1945年5月)
安藤一雄(1945年5月-194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