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

徠大日本帝國(日語: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1889-1945年),源自《大日本帝國憲法》,雖然1936年之後才成為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后,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國際上多用此來指稱日本從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到1945年二戰戰敗之間,天皇掌握政治實權,對外施行擴張政策的歷史時期。

日本在明治維新(日語:めいじいしん)后,政治權力從武家重回天皇手中,並開始實施一系列現代化措施,在政治、經濟與社會各領域全面仿效西方,使其國力逐漸壯大;對外關係上,透過一連串的條約改正措施逐漸廢除幕末時期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同時以“富國強兵”為口號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對周邊國家實施軍事與經濟侵略,成為當時世界列強中唯一的亞洲國家。

日本帝國海軍帝國大學等一系列具有軍國主義性質的符號應運而生。雖然在國內推行民主憲政,但1930年代中期后,日本法西斯主義逐漸抬頭,軍部與大政翼贊會掌控政治權力,之後爆發的日本侵華戰爭與太平洋戰爭,使日本成為發起二戰的軸心國之一,更是日本一連串侵略行動的最高峰。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同盟國實施軍事佔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至此“帝國”時期告終。

國家名稱


“日本”、“日本國”、“大日本”、“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等名稱都曾經被日本政府使用過,直到1936年(昭和11年),國號正式統一為“大日本帝國”,通稱“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敗戰的日本在盟軍佔領當局的指導下形成新的國家體系。1947年(昭和22年),《日本國憲法》頒布施行以取代《大日本帝國憲法》,官方文件也改用“日本國”國號,“大日本帝國”一詞走入歷史。

歷史沿革


古代歷史

公元4世紀中葉,日本開始成為統一的國家,稱為大和國。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制國家。12世紀末,日本進入由武士階層掌管實權的“幕府時代”。19世紀中葉,英、美、俄等國家迫使日本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激化,實行封建鎖國政策的德川幕府統治動搖,具有資本主義改革思想的地方實力派薩摩和長州兩藩,在“尊王攘夷”、“富國強兵”的口號下倒幕。

明治維新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
1867年11月9日(慶應三年10月14日),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向登基不久的睦仁天皇歸還政權,稱為大政奉還。1868年1月3日(慶應三年12月9日),日本改元明治,朝廷同時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根據大號令,以討幕派的薩摩藩長州藩的領導班子為中心組成了新的政府,天皇正式重新掌握政治實權。
1871年廢藩置縣,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同年成立新的常備軍。1873年實行全國義務兵制和改革農業稅。另外還統一了貨幣。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這些改革遭到兩方面的反對: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們糾集對農業政策不滿的農民多次興行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他們要求實行立憲,召開議會,萬事決於公論。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壓力下,1885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1889年正式頒布憲法,1890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在政治改革的同時,也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工業化。軍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都得到很大發展。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日本在現代工業國的道路上前進。
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國憲法》生效,天皇定為國家元首,政體為二元君主制(君主立憲制的分支),內閣及國會也漸次設置。

侵略擴張

參見:中日戰爭、日俄戰爭
《朝鮮總督府管轄範圍圖》
《朝鮮總督府管轄範圍圖》
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在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及日俄戰爭中殲滅俄國,成為帝國主義列強其中的一角。
在確保國際地位的同時,於1879年染指清朝朝貢國,並改設為沖繩縣。
1910年吞併朝鮮。文化上,日本從歐美傳入了新的學問,藝術;帶有未曾在日本出現過的個人主義小說,文學開始出現,與江戶時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開了。
宗教上,改變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現象(神佛分離),出現了打壓佛教(廢佛毀釋)等等的運動。

大正時代

大正年間(1912年-1926年)稱為大正時代。
明治天皇於1912年駕崩,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大正元年,因為陸軍倒閣而引起了第一次護憲運動(大正民主運動(大正デモクラシー),開始出現政黨政治。
大正時代前期,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攝政,數年後發生關東大地震,以及在國際會議中節節敗退,使日本日漸艱難。
權貴與政黨不斷抗爭,發生了第二次護憲運動,實行了全民普選(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園寺公望推薦首相,提倡“憲政之常道”。
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戰爭策源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進入昭和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經濟景氣。但戰後隨著經濟大衰退後,社會不安加劇,政黨政治日漸衰落(例如田中義一主張懲罰殺害張作霖的兇手而被迫下台),首相甚至會被人刺殺(如五一五事件與二二六事件),皇道派軍人漸漸掌握政權。
• 軍部勢力的崛起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
二戰前的日本軍部,是在明治維新后伴隨軍事近代化組建起來的。明治初期近代天皇制初創,國家軍制尚未定型,基本上是採用軍權從政主義,軍權歸屬於政府。但在實際用兵時,往往派出“討伐總督”負責軍事指揮,出現了獨立於政府以外的軍事機關,顯露了軍權獨立的端倪。后在山縣有朋等人主持下,摹仿普魯士,建立起直屬於天皇分管軍令大權的陸軍參謀部,海軍也分出相應的軍令機關。軍令大權被分立出來,只將軍政大權歸屬於內閣。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又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這種變化的新的軍政關係。
憲法規定,天皇總攬統帥權,並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決。這就是戰前日本盛行的“統帥獨立原則”。從法律角度來說,只有天皇能夠管轄軍部,但近代天皇制的特點是“廷政分離”,天皇不親政,即使在御前會議上裁決爭端,也多數是只聽不答。所以,陸海軍名義上直轄於天皇,實際上無所約束,自成中心,在天皇權威神聖光環中,軍部成為明治憲政的“權力核心”。
• 軍部法西斯化
軍部成為獨立於內閣之外的“權力核心”后,還要求在天皇的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軍部法西斯化的組織條件是完全具備的:天皇的精神權威可以代替法西斯的領袖權威;軍隊所特有的嚴密紀律,軍部在國家政權中的權力核心地位,使軍部能夠發揮德、意法西斯政黨那樣的組織作用。
其次,日本軍部法西斯化有基礎。日本軍部法西斯化的起點是1921年三名赴德國考察的軍官永田鐵山、小煙敏四郎、岡村寧次在萊茵河畔的巴登溫泉聚會,訂立了歸國后將全力推動改造日本的盟約,東條英機也參與其中。不久在軍隊內部出現了眾多形式的法西斯團體。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日本國內經濟困難,階級矛盾尖銳,法西斯勢力趁機猖獗,他們猛烈攻擊資產階級政黨政治,極力倡導法西斯主義的獨裁和集權,製造了一連串的暗殺、政變等恐怖事件。構成了勢頭洶湧的軍隊法西斯化,在軍部推動下,日本政府的政策也一步一步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 日本國家法西斯化
廣田弘毅
廣田弘毅
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傀儡政權廣田弘毅內閣被扶持上台,這是日本國家法西斯主義確立的標誌。廣田內閣接軍部的意志確立施政方針並改組國家機構。首先,規定內閣中的陸海軍大臣必須由現役中將以上的軍人擔任,加強了軍部力量,使內閣成為軍部的工具,加強對國內人民的專治統治。同時,確立了對外侵略方針,由內閣召集首、陸、海、外、藏等五相會議,制定“國策基準”。其主要目標是:“鑒於帝國內外形勢,帝國應確定的根本國策是依靠外交和國防,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這是日本對外侵略擴張政策在法律上的確認。
過去,軍部對政府干預,往往是對某項政策或對內閣成員發表意見,到廣田內閣時,軍部可以全面改組並控制政府,推行自己的施政綱領,國家的權力和內外政策已從屬於軍部法西斯。軍部控制了政府,初步結束了分裂已久的“二重政府”局面,使分裂已久的國務和兵權在服從軍部的條件下,重新結合,達到了新的法西斯主義政治統一。正因為如此,廣田內閣上台就意味著日本軍部法西斯體制確立,世界大戰亞洲策源地形成了。

二戰時期

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
九一八事變中侵佔瀋陽的日軍
九一八事變中侵佔瀋陽的日軍
日本對中國東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變前,它已通過日俄戰爭奪取了旅順、大連和滿洲鐵路沿線並派兵駐紮,這正是它能夠陰謀進行事變的前提。
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係”。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
從1929年起,日軍陸軍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三省先後秘密組織了四次“參謀旅行”,偵察情況,制定了侵略中國東北的作戰方案。1931年6月,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制定“滿蒙問題解決方案大綱”,確定了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的具體步驟;7月,陸軍參謀本部把攻城重炮秘密調運至瀋陽,對準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月,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國師團長會議上叫嚷:滿蒙問題只有用武力解決。隨後進一步做了發動此次戰爭的各種準備。
日本全面侵華
日本全面侵華
1931年(昭和六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由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瀋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瀋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人口陷入敵手。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1937年(昭和十二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南京后,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餘萬人。
1941年(昭和十六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係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

戰敗投降

日本在二戰時所統治及佔領的地區
日本在二戰時所統治及佔領的地區
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戰爭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階段,盟軍在亞洲大陸各戰場對日軍發起反攻。1945年7月26日,中國、美國和英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絕,並先後三次擴軍動員,準備進行本土決戰。
當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8月8日,蘇聯召見日本駐蘇大使,通告蘇聯參加《波茨坦公告》,並宣布對日作戰。8月9日,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對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美、英、蘇、中四國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9時04分,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首先在投降書上簽字。9時18分,麥克阿瑟以盟國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簽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後是接受投降的9個盟國代表分別代表本國依次簽字。簽字結束后,上千架美軍飛機從東京灣上空呼嘯而過,慶祝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時刻。投降書的簽署,正式宣告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此後,駐海外的日軍陸續向盟國投降,中國戰區的投降儀式於1945年9月9日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並交出了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行政區劃


首都

京都→東京
東京大地震
東京大地震
明治天皇在1867年即位后,隔年即以“行幸”(天皇出巡)的名義,將皇室駐地由京都遷至江戶(日本歷史上稱為“東京行幸”),以之為行在,並以“在東方的京都”之名將江戶改名為“東京”。在此之後,日本朝廷及政府也隨之遷移至東京。明治天皇以江戶時代的江戶城為新住所,這個新皇宮曾使用“東京城”、“宮城”等名,二戰後更名為“皇居”至今。東京則因為是“大日本帝國的首都”而常被稱為“帝都”。
日本法律並沒有規定首都位置,僅有在1923年(大正12年)9月12日發布的《關東大地震發生后之詔書》(関東大震災直後ノ詔書)提到“東京為帝國之首都”(東京ハ帝國ノ首都)。事實上,象徵天皇駐地所在的天皇寶座“高御座”並沒有隨著朝廷遷至東京而遷移,而是繼續留在京都御所(京都舊皇宮),天皇即位禮也維持在京都舉行(明仁天皇除外),這使得京都仍然具有部分的首都機能。

內地

與日本國的領土範圍相同,即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日本列島四大島,加上奄美群島、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以及這些群島的附屬島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位於北海道東北方的“北方領土”。雖然日本聲稱自古即為其領土,但二戰結束后,即由蘇聯(今俄羅斯)佔領並實際統治至今,日俄雙方對此仍有領土爭議。

外地

有別於內地的稱呼。雖然外地在性質上屬於殖民地,但由於在法理上,外地仍屬於日本國土的一部分,故日本本土的部分法律適用於外地。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被迫放棄所有外地的統治權。
• 台灣(日據時期):包含澎湖以及新南群島(即南沙群島,1939年編入高雄市)
—1895年通過甲午戰爭和馬關條約獲得。
• 南樺太:即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
—原屬中國,后割讓給沙俄,1905年由日俄戰爭獲得,1943年編入內地。
• 朝鮮半島
• —1910年透過日韓合併條約併入版圖。

租借地

• 關東州:位於遼東半島南端,涵蓋大連、旅順等地。
膠州灣:包括青島等地;日本的統治時間僅止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1914年-1922年)。

委任統治區域

• 南洋廳(南洋群島,包括現北馬里亞納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和帛琉):原為德國屬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國聯委任日本統治,日本退出國聯后將其并吞。

間接統治區域

• 南滿洲鐵道附屬地(滿鐵附屬地)
• 中國各大城市內的租界
• 漢口日租界
• 蘇州日租界
• 另外,日本在上海公共租界和鼓浪嶼公共租界內,有一定勢力。

二戰期間

地 區現屬地殖民時間
馬來亞、北婆羅馬來西亞、汶萊達魯薩蘭國1941年-1945年
英屬新加坡新加坡共和國1942年-1945年
英屬緬甸緬甸聯邦1942年-1945年
英屬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1941年-1945年
法屬印度支那越南1940年-1945年
美屬菲律賓菲律賓共和國1942年-1945年
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1941年-1945年

政治


國家領袖

• 天皇
- 1868–1912明治天皇
- 1912–1926 大正天皇
- 1926–1947昭和天皇
• 內閣總理大臣
- 徠1885–1888 伊藤博文(首)
- 1941–1944 東條英機
- 1946–1947 吉田茂(末)

立法機構

帝國議會是日本帝國的最高立法機關,也是日本從1889年發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到1947年發布《日本國憲法》期間的國會名稱。其歷史包括從1890年11月29日的第1回帝國議會、至1947年3月31日的第92回帝國議會。
帝國議會由眾議院和貴族院構成,眾議院議員由國民選出,貴族院議員則由不經選舉的皇族、華族、敕任議員構成。貴族院不解散,所以多數議員是終身任期。兩院許可權對等,但是眾議院擁有預算先議權。1890年11月29日,第1屆眾議院、貴族院開議;1947年3月31日,第92屆眾議院解散、貴族院停會。1947年5月3日,《日本國憲法》施行,自此“帝國議會”改稱為“國會”。
1947年後日本國會召開的回數是從1947年更名之後開始計算,惟眾議院的屆數統計仍然從帝國議會時期起算。

政黨

一戰後的新形勢進一步把日本推向了十字路口,各派政治勢力組合分化,不斷產生新的政團,提出各種出路方案。各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團體及共產黨倡導民主、反對戰爭;資產階級民主派政黨方面,有石橋湛山提出“小日本主義”,主張放棄海外殖民領土、反對黷武擴張主義;犬養毅等人倡導“經濟立國”和幣原喜重郎等人主張“協調外交”,不僅具有思想與理論方面的影響,且通過政黨內閣實施了適應“凡爾賽—華盛頓”體制而與英美等國協調的外交政策,參加談判並締結了國際社會的非戰公約及裁軍等協定。民主派政黨的活躍及其成就,形成為二十年代日本政黨政治的“黃金時代”。
民主派政黨此期最大的政治成就在於,在國家體制調整方面曾一度削減軍部勢力。政黨方面要求實行軍部大臣文官制,形成了對於軍部勢力的相當壓力。與政治層面相應對,還出現了較為普遍的"蔑視軍人"、" 軍人的社會地位低下"的社會心理傾向,一向受人欣羨的軍職變得被人看不起了,甚至在公共汽車上,軍官的靴子偶而碰了別人就會聽到罵聲,一些軍官上下班都不敢穿軍裝。
二、三十年代曾是日本政黨政治的“黃金時代”,社會主義、民主主義團體及其思想流派甚多,尤以基於“民本主義”、“協調外交”、“小日本主義”等影響甚大。但最終都被法西斯專制主義所壓倒,法西斯主義的擴張理論逐漸成為社會思想界主流,更成了軍政當局對外政策的理論支柱。

軍部

在1936年"二二六"事件之後,日本法西斯軍部完全控制了國家政府,制定出《國策基準》,宣布要"一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發展"。確定了發動世界大戰,實施北、南進戰略的基本方向。最後終於通過發動1937年"盧溝橋事件"、1941年"珍珠港事件",將整個東半球推入火海。還先後將其要侵佔和控制的地域命名為"華北經濟圈","日滿華經濟圈","大東亞共榮圈"等等。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一系侵略戰爭行動都是在其"生存空間"、 "戰爭萬能論"、 "民族協和"、 "化學結晶說"與"殖民解放說"等形形色色的、具有東方特色的擴張理論指導之下發動的。直到今天,我們還不斷聽到這一些歷史的回聲在翻新或重放。

人口


國土人口
地區面積1920年1930年1940年
日本382,560.8355,963,05364,450,00573,114,308
台灣35,961.213,655,3084,592,5375,872,084
樺太36,090.30105,899295,196414,891
朝鮮220,788.4417,264,11921,058,30524,326,327
總計675,400.7876,988,37990,396,043103,727,610
關東州3,462.45688,130955,7411,367,334
滿鐵附屬地①290.30231,438372,270-
南洋群島2,148.8052,22269,626131,157
①.1937年行政權返還偽滿洲國(註:滿實際在日控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