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化改新的結果 展開

大化改新

日本社會政治變革運動

大化改新(TaikaEraReforms)又作大化革新,古代日本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5年,因此年為大化元年,故名。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布《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廢除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向中國唐朝政治和經濟體制學習,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國,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簡介


中臣鐮足
中臣鐮足
大化改新以前,蘇我氏等大貴族控制政權,天皇家族沒有什麼實權。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后成為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刺殺當時掌握朝政的權臣蘇我入鹿,其父蘇我蝦夷自殺,皇室奪取政權。中大兄皇子等擁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號為大化,遷都難波京(今大阪市)。646年元旦,頒布改新詔書,實行政治改革。此後日本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
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1)廢除皇室和貴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歸國家,是為公地公民。對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賜予食封;
(2)改革統治機構,建立京師和地方行政機構(國、郡、里),設置關塞、防人(戍邊軍)及驛站,各置職官;
(3)造戶籍、記賬(賦稅簿帳),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長30步、廣20步為段,10段為町;
(4)改革稅收制度,施行租庸調新稅法。
日本孝德天皇參照起源於日本本土的政治經濟制度又吸收了中國唐朝的政治經濟制度,實行“大化革新”。孝德天皇於公元645年即位,改年號為大化。大化二年(公元646年)元旦,發布《改新之詔》,實施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史稱大化改新。同明治維新並稱為日本歷史上的兩次重要變革。大化革新將日本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明治維新將封建社會過渡到了資本主義社會。

發展背景


日本是由幾個大島和若干小島組成的國家。在古代,這種島國的特點之一是內部矛盾必須自己來解決,外部勢力很難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時還是人們與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礙,所以自身的改革極其必要。
公元3世紀以後,日本本州地區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政權——大和國。大和國原來局限於本州島中部的大和地區。在不斷的擴張中,大和國逐漸佔領鄰近地區,領土越來越大。
5世紀時,這個國家已經統一了如今日本的大部分地區,今天的日本國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和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天皇。
大和國家在擴張過程中,不斷佔有周圍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並將其分配給皇室成員和大貴族。大和國家把土地分為屯倉和田莊兩部分,前者屬於皇室,後者屬於貴族。同時勞動人民也被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隸,主要用於家內勞動,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於生產勞動。
大化改新前
大化改新前
部民是日本國家形成過程中的特殊現象。在大和國家向外征服的過程中,一些歸順的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體安置下來,保留了原來的部落組織,在原有土地上繼續生活,有許多仍保留著原來的原始血緣關係;此外還有一些專門從事專業生產的部,其勞動者也稱作部民。按照分類,從事農業生產的稱作田部、米部,在手工業或其他行業從事生產的總稱作品部,在品部內又按照行業的不同分為衣縫部、鍛冶部等。在大貴族田莊從事特殊勞動的部民是以其主人的氏命名的。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產工具,可以有少量的家庭財產。主人不得隨意殺害或買賣部民,但可以象對待奴隸一樣把他們作為禮物送給他人。所以部民和奴隸區別不大。
在當時,部民和奴隸大約佔日本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貴族和部民之間是大批平民,他們的地位由於財產的變化也在變化,時刻有淪為部民的危險。大和國家在基本上統一了全國之後,失去了繼續向外擴張的地理環境,內部開始了爭奪。一些較大的貴族極力想獨自控制中央政權,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
6世紀之前,比較強大的物部氏控制朝政。後來新興的蘇我氏強大起來,打敗了物部氏,奪得了中央的控制權,扶植有利於自己的天皇。
蘇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貴族也在瘋狂地兼并土地,殘酷地剝削部民,許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剝奪,土地和財富不斷集中,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奴隸、部民和平民紛紛起來造反,抗稅逃亡。
公元6世紀,整個社會已處於混亂狀態。統治階級不得不考慮如何找出更好的統治方法,以取代過時的部民制。於是在日本出現了吸取別國的改革。改革是從上層開始的。蘇我稻目(約506—570年)是改革的代表人物。他曾任兩朝天皇的大臣,在朝廷中掌管財政。他本人與別國的來日人員交往很多,且與大陸的移民有著良好的關係。
大化改新后
大化改新后
早在公元5世紀,日本就與中國南朝的劉宋和朝鮮的百濟交往密切,亞洲大陸上的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不斷被吸入日本。蘇我稻目於555年在吉備五郡設立過屯倉,但部民逃跑的很多。後來他試用了編製戶籍的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部民很少逃跑。這種作法得到了天皇的獎賞。採用建立戶籍的辦法,使過去以部為單位受奴役的田部民,變成以戶為單位的小生產者。這些小生產者直接向國家交納年貢,實際上成了自由的國家農民。
但是改革的主張遭到了朝廷中頑固勢力的反對。物部氏的物部尾輿是掌管軍事的大貴族,他極力維護舊有的統治方式。引起雙方直接衝突的事件是佛教信仰問題。522年,百濟王獻給日本佛像和佛經。在朝廷上,欽明天皇詢問群臣可否崇拜佛教。稻目主張崇拜佛教,以佛教來統一全國的思想,尾輿堅決反對,認為佛教會給日本帶來災難,不如仍然崇拜原來各個氏族的神。半個世紀之後,兩個對立的勢力再次交鋒。
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繼承問題,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和尾輿之子物部守屋進行了決戰。在衣折戰役中,物部氏被打敗。蘇我馬子控制了朝廷。先是立泊瀨天皇,后又在592年擁立自己的外甥女為推古天皇。
593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的遺子廄戶為太子,臨朝攝政,即聖德太子。聖德太子對中國文化極為了解,如中國的大一統國家體制。主張加強皇權,並積極準備改革。
603—604年,進行了“推古改革”,先後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和憲法十七條。冠位十二階按才能和功績授予個人,是非世襲的官位,排擠了那些世襲的貴族,使天皇的權力增大,同時使國家的政府官僚體制有了雛形。其中明確規定,“國非二君,民無兩主,率土兆民,以王為主”。憲法中還主張以和為貴,減少階級對立。
594年,由天皇下詔,提倡佛教,聖德太子在與別國如中國加強來往的同時,不以臣或朕等等相稱,而是採取對等的稱呼。他還向中國派遣大批交流生。但是聖德太子的改革只是一個準備,並沒大力推廣開來,頑固勢力還相當強大。
622年,在聖德太子死後,蘇我氏害怕進一步的改革損害蘇我氏獨攬朝政,於是殺死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皇子,使剛剛開始的改革夭折。

歷史演變


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5年,因此年為大化元年,故名。
593年,聖德太子攝政后實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確立中央集權制和皇權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貴族奴隸主的保守勢力。但改革沒有觸動部民制,更未摧毀氏姓貴族勢力。聖德太子死後,外戚蘇我氏專權,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勢力,殺死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皇子,另立天皇。
640年,聖德太子派到中國留學的高向玄理、留學僧南淵請安歸國(此前僧旻已於632年歸國),他們帶回唐朝的封建統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並傳授給皇室貴族,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礎。
645年(日本皇極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飛鳥板蓋宮太極殿。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在皇極天皇接見高句麗百濟新羅(稱“三韓”)使節,舉行“受貢”儀式。隨著“嘎吱吱”的一陣響聲,宮門全部關閉,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劍刺殺了大貴族蘇我入鹿,在場的許多貴族大驚失色。原來這是中大兄皇子聯合中臣鐮足等人為改革而發動的政變。其父蝦夷翌日自殺。這一事件史稱乙巳之變。政變后,皇極天皇退位,革新派擁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為皇太子,中臣鐮足為內臣,僧旻和高向玄理為國博士(顧問),建元大化,遷都難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代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
646年元月新政權以詔書形式頒布了《改新之詔》,並全力向全國貫徹。改新的主要內容:廢止私有土地、部民,實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貴族、地方貴族的部民和屯倉、田莊,均收歸國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業部民,國家賜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級別所賜封戶的賦課)。確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區劃和組織,中央分京師和畿內(京都周圍地帶),地方分國、郡、里。整備軍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國家任免,廢除世襲制。編製戶籍、計帳,行班田收授之法,統定班給人民土地和應負租賦的數額。廢舊貢納制,實行租庸調的新稅法及向皇室獻納仕丁、采女的制度。
為了使改革順利進行,新政權在全國各地登記人口和檢查田產。701年又發布了《大寶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大化革新是個逐步的過程,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也不斷完善和修改。大化革新之後,日本在經濟方面廢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國有制。在政治方面,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在軍事上,實行徵兵制,在京師設立了五衛府,在地方設軍團,所有軍隊一律歸中央統一指揮。
律令規定授予皇族以下貴族、官吏地位階及相應的特權。同時,確立嚴格劃分良賤的身分制。
667年遷都近江大津(今滋賀縣)。次年,中大兄即位為天智天皇,編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新政府從653年起,16年中派6次遣唐使(其中一次途中遇難),學習唐朝文化和封建生產方式,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天智天皇死後發生壬申之亂(672),天智之弟大海人皇子殺天智子大友皇子,自立為天武天皇,同年遷都飛鳥凈御原宮(在今奈良縣)。天武天皇發展封建集權制,掃除舊勢力,嚴選官吏,制定八色姓(八等氏族長的世襲尊稱),固定貴族身分。
689年,編訂《飛鳥凈御原律令》,以防止舊氏姓貴族的復辟。
50餘年後,藤原不比等於大寶元年(701)編成日本封建國家最完備的法典《大寶律令》,最後完成大化改新的以開元盛世的唐朝為楷模的天皇制國家的理想。大化改新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是日本進入封建社會的起點。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從此,日本開始進入封建社會。

經濟


在經濟方面,廢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製。“罷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處處屯倉及別臣、連、伴造、國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處處田莊。”廢除了皇室的屯倉,貴族的田莊以及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在此基礎上實行了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製。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給6歲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為男子的2/3,私奴婢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數。受田人死後,口分田歸公。班田農民擔負租庸調。租,即實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納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納物,凡50戶充仕丁1人,50戶負擔仕丁1人之糧,1戶交納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調,徵收的地方特產,分為田調、戶調、付調。田調按土地面積徵收。田1町徵收絹1丈、絁2丈、布4丈。戶調按戶徵收,其數量為“1戶貲布1丈2尺”。付調隨各鄉土特產徵收。把貴族的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政治


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新政權建立不久,為樹立了中央集權的指導思想,天皇在大槻樹下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載,帝道唯一”。649年下詔,令國博士高向玄理與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機構。地方設國、郡、里,分別由國司、郡司、里長治理。“八省百官”制和國郡里制均受三省六部制和州縣制的影響。兩者雖在形式上有差異,但其性質都是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647年,制定七色十三階冠位。兩年後又制定十九階冠位。對於大夫以上的貴族賜予食封,以下的給予布帛,作為俸祿。

影響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誌。

評價


關於大化改新后的社會性質,史學界主張不一。日本學者大都認為改新后的律令社會是奴隸社會的繼續。因為大化改新后階級關係沒有沒生變化,公民的沉重徭役負擔,其性質與部民的負擔並無不同。中國學者除部分人贊成日本學者的觀點者外,也有部分認為大化改新是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日本的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製起源於日本本土但了吸收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調製。都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製度和租稅制度。改新后國家對農民的關係是土地所有者對農民的剝削關係。國家佔有生產資料——土地,並以租庸調的形式向公民徵收國稅和課以徭役,公民被束縛在口分田上,以臣屬關係依附於國家。這種生產者對土地所有者的依附關係是封建生產關係的重要特徵,是有別於奴隸制的關鍵所在。班田農民除了有終身使用權的口分田外,還擁有對山林池沼的使用權,每年除了交納固定的租稅和徭役外,交租后剩餘的產品可以佔為己有。由此及見他們在生產關係中所處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大化改新后,雖然奴婢仍然存在,但其數量占當時人口的1/10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畿內。奴婢在社會生產中已不起主導作用,多數從事非生產性的家庭雜務。當時社會生產者的主要擔當者是班田農民。
大化改新是在日本歷史上發生的一次重大變革運動。它促進了新的生產關係,即封建制生產關係的發展;它為日本歷史開創了不發動大規模流血事件而進行社會改革的先例;它維護了主權,防止了社會的分裂;它使日本從東亞的后發展國家,迅速成為東亞強國。
大化改新是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中國唐朝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改新后的發展


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國,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在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國學;印度佛教經中國、朝鮮傳入日本后,發展很快;日本積極汲取別國文化。後來,由於地方雜稅和徭役過重,農民不堪重負,有的棄地逃亡,有的依附於豪強地主、貴族和寺院,成為依附農民。

背景


聖德太子的改革,隨著他的逝世而銷聲匿跡,它沒有挽救社會危機,國內階級矛盾依然日漸激化。7世紀前半葉,土地兼并盛行,租佃制廣泛興起。貴族們“割國縣山海林野池田以為己財,爭戰不已。或者兼并數萬頃田,或者全無容針少(之)地。”部民制因此衰落。
隨著部民制的衰落,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加深。朝廷地位受到嚴重影響。臣、連、伴造等向朝廷上繳調賦時“先自收斂,然後分進。”朝廷內部外戚權貴和皇室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尖銳。蘇我馬子曾向推古天皇要求割讓葛城縣,被天皇拒絕。626年蘇我馬子病死,其子蝦夷繼承大臣。628年推古女皇去世,蝦夷獨斷朝政,排斥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擁立田村皇子即位,是為舒明天皇(629—641在位)。至皇極朝(642—645)時期,蝦夷之子入鹿更加專擅朝政,甚至徵調人夫修建其父子陵墓,勢傾朝野。入鹿為了扼殺改革事業,打擊新興勢力,於643年消滅了山背大兄王及其一族。
當時,氏姓貴族“各置己民,恣情驅使”,加上征伐新羅的戰爭和營造宮苑、陵墓、寺院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廣大部民苦不堪言。不堪忍受痛苦的部民的反抗鬥爭日益高漲,他們或逃亡,或聚集山澤,同貴族進行武裝鬥爭。部民起義打擊了氏姓貴族,動搖了部民制的基礎。
正當社會危機嚴重的時期,推古朝時期派到中國的交流生陸續回國。僧旻於632年,南淵請安和高向玄理於640年回到日本。他們在中國交流二、三十年,經歷了隋唐兩代,吸收了豐富的文化知識和統治經驗,歸國后積極進行傳布,在部分貴族中發生強烈影響。在歸國留學生傳授隋唐封建制的影響下,皇室和貴族階層內出現了主張改新的新興勢力,其代表人物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
中大兄皇子是舒明天皇之子。中臣鐮足出身於世襲祭祀官的家庭,幼年好學,博覽群書,曾就學於僧旻,又同中大兄皇子一起受教於南淵請安。中大兄和中臣鐮足都憎惡專橫的蘇我蝦夷、入鹿父子,所以兩人共謀打倒蘇我入鹿,推翻蘇我氏,奪取朝廷大權。中大兄接受中臣鐮足的建議,首先爭取與入鹿素有矛盾、又有聲望的大夫蘇我石川麻呂,分化蘇我氏的勢力,然後聯合反蘇貴族,組成了革新派。

經過


隨著“嘎吱吱”的一陣響聲,宮門全部關閉,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劍,刺殺了大貴族蘇我入鹿,在場的許多貴族大驚失色。原來這是中大兄皇子聯合中臣鐮足等人,為改革而發動的政變。皇族和多數貴族站在中大兄一邊,蘇我蝦夷見大勢已去,便在入鹿被殺的第二天,焚宅自盡。這一事件史稱乙巳之變。
消滅蝦夷、入鹿父子后,革新派成立新的政權,輕皇子即位為孝德天皇(645—654在位),中大兄皇子為皇太子,中臣鐮足為內臣,蘇我石川麻呂為右大臣,阿倍內麻呂為左大臣,留學生僧旻和高向玄理為國博士。兩位回國的留學僧靈雲和惠雲於大化元年(645)躋身佛教界最高權威的“十師”之列。
革新政權建立后,建年號為大化,仿“法式備定”的唐制,有步驟地實行改革。645年8月,分別向東國和倭(大和)六縣(高市、葛木、十市、志貴、山邊、曾布)派遣國司和使者,造田籍,校田畝。9月,下詔:“從今以後不得賣地,勿妄作主兼并劣弱。”這些措施為下一步變革打下基礎。12月,首都由飛鳥遷至難波(今大阪市)。
646年元月,新政權以詔書形式,頒布了《改新之詔》,並全力向全國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