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

朝鮮半島西南部古國

百濟,是原本居於古代中國東北的扶餘人南下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建立的國家,有八大氏族:沙氏、燕氏、劦氏(音協,xié)、解氏、真氏、國氏、木氏、苩氏(音伯,bó)。

百濟的統治階層是扶餘人,不同於其下層百姓韓人。朝鮮半島南部的的韓人是不同於扶餘人另一個民族。

百濟於660年被唐聯合新羅攻滅。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后與高句麗接壤,東與新羅為鄰。都城居拔城,也叫固麻城。此外還有五個別都,中間的叫古沙城,東面的叫得安城,南面的叫久知下城,西面的叫刀先城,北面的叫熊津城。

百濟的構成民族有扶餘人與土著民族的韓人,上流層為扶餘人。4世紀之後,隨著三國(高句麗、新羅、百濟)間,中國及倭的聯繫的加深,也逐漸吸收了新羅人、高句麗人、倭人和中國人。

歷史沿革


建國過程

據《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建國於公元前18年溫祚集團從高句麗南下阿利水(即漢江)流域、定居慰禮城(即漢城)。但百濟的建國傳說版本不同,主要有如下三個以溫祚為中心的傳說。溫祚是高句麗建國者朱蒙從北扶余逃到卒本扶余后和卒本王女所生的兒子,後來朱蒙在北扶餘生的長子瑠璃找到了父親,成為太子,溫祚就和哥哥沸流一起南下,定居慰禮,建立國家,並在沸流死後收其餘眾。
百濟
百濟
以沸流為中心的傳說。沸流是北扶余王解夫婁的庶孫優台與召西奴所所生的兒子,優台死後,寄居卒本扶余,朱蒙流亡卒本扶余,召西奴改嫁朱蒙,協助其建立高句麗,後來朱蒙的長子瑠璃找到了父親,成為太子,沸流則攜母親召西奴及弟弟溫祚率眾南下,定居彌鄒忽。
中國史書記載的“仇台”。百濟是高句麗始祖東明(朱蒙)的後裔仇台在帶方郡故地建立的國家,並娶東漢末年遼東太守公孫度之女為妻。後來百濟立廟祭祀仇台。
百濟蓋鹵王上北魏表中也強調“臣與高句麗源出夫余” ,所以百濟王族後來以“扶余”為姓。其都城先在河北慰禮城(今韓國首爾北漢山一帶),不久后又遷到河南慰禮城(今韓國首爾松坡區奧林匹克公園內的夢村土城,一說松坡區風納土城)。
而根據中國的《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記載,在公元3世紀的馬韓54“國”中有一個“伯濟國”。換言之,百濟起初可能只是馬韓部落聯盟中的一個部落,並非國家政權,百濟早期的君主也屬於部落酋長。百濟的發展是以漢江流域的青銅器和初期鐵器文化為基礎,在此基礎上擴大農業生產力,並利用漢江通陸海之利的優越地理位置,從而得以成長起來。此後百濟的成長大體朝兩個方向展開。一個是強化對馬韓部落聯盟內部的影響力,這是通過任命區域勢力以“右輔”、“左輔”這類官職來實現的;另一個則是對抗外壓,擴大領土。當時限制百濟成長的外部勢力有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設置的郡縣以及濊人勢力(在《三國史記》中記載為“靺鞨”)。百濟在與他們鬥爭的過程中發展壯大。

漢城時代

公元3世紀末、4世紀初,中國西晉發生八王之亂,進而引發五胡亂華,中原王朝對邊疆的控制力從而大幅弱化。百濟趁機攻打晉朝樂浪郡,但都失敗,兩位君主(責稽王、汾西王)因此被殺。隨後,肖古王一系的比流王繼位,勵精圖治,強化國力,同時平定了弟弟優福掀起的叛亂,又與真氏勢力相結合,鞏固了政治基礎。
百濟
百濟
344年,比流王死,經過汾西王之子契王的短暫統治,最終由比流王之子扶余句繼位,是為近肖古王,他迎娶出身真氏的王妃,此後到阿莘王,百濟君主都與真氏聯姻。近肖古王在位時,統一官制,劃分並設置名為“擔魯”的地方行政機構,派遣地方官,是為“擔魯制”,從而強化了中央集權,又命博士高興編纂《書記》,從而伸張王室的權威,確立正統性。在鞏固內政的基礎上,近肖古王開始對外擴張,他將勢力延伸到伽倻地區,與倭人展開貿易;另一方面征服馬韓的殘餘部落,將朝鮮半島西南端的榮山江流域納入版圖。此時正值高句麗南下,吞併樂浪郡,改稱平壤,近肖古王與高句麗爭雄,並於371年在平壤大破故國原王率領的高句麗軍,故國原王戰死,百濟的北界也擴張到水谷城(今朝鮮黃海北道新溪郡)。另一方面,近肖古王也與中國東晉取得聯繫,乘臣納貢,獲得“鎮東將軍領樂浪太守”的官爵。
375年,近肖古王去世,近仇首王(扶余須)、枕流王先後繼位。384年,百濟從東晉引進佛教,后成為百濟的國教。385年,枕流王死,太子年少,弟弟扶餘暉即位,是為辰斯王,並首次獲東晉冊封為使持節、都督、鎮東將軍、百濟王。392年,辰斯王死,枕流王太子即位(一說是聯合倭人從叔父手中奪回王位),是為阿莘王。由於百濟內部不穩,而高句麗新王好太王勵精圖治,導致百濟在與高句麗的競爭中開始處於下風,亦無法壓制東邊的新興勢力新羅。396年,百濟的58城、700村被高句麗佔領,盡失漢江以北版圖,阿莘王被迫臣服於高句麗,派王弟、大臣10人去高句麗當人質。405年,阿莘王去世,發生王位之爭,太子扶餘映(或扶余腆)正在日本當人質,王弟碟禮篡位,不久被殺,扶餘映被迎立,是為腆支王。由於解忠在這次王位之爭中立下大功,故此後解氏取代真氏,成為百濟君主的聯姻對象。解氏設立並壟斷“上佐平”之職,掌握實權。此後歷經久爾辛王、毗有王(夫余毗)兩代,百濟國勢並未有所起色,而高句麗則於427年遷都平壤,對百濟構成巨大壓力。於是百濟與新羅和解,並在434年結為同盟,共同應對高句麗重心南移的壓力;另一方面加強同南朝的交往,並於450年向劉宋請求腰弩,從而加強軍備。
455年,漢江出現黑龍這種不吉之兆,毗有王隨即去世,其子扶餘慶即位,是為蓋鹵王。蓋鹵王時期,從掌握實權的解氏為首的貴族手中奪回王權,並大修宮室、王陵,以強化君主權威。對外則一改南朝一邊倒的外交政策,遣使北魏,請求討伐高句麗,企圖利用北魏來抗衡高句麗。但蓋鹵王的王權專制強化政策引發貴族的反抗,大興土木也耗盡了百濟的財政,北魏也並未幫百濟攻打高句麗。475年,高句麗長壽王親率三萬大軍討伐百濟,佔領王都漢城,蓋鹵王被殺。百濟被迫遷都熊津(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熊津時代

在高句麗攻陷漢城之前,蓋鹵王之子扶余牟都正去新羅請求援兵,等一萬援兵到來時,漢城已失守、蓋鹵王已死。於是牟都在木劦滿致、祖彌桀取的輔弼下即位,是為文周王,同時遷都熊津。但百濟仍未能獲得穩定,477年,兵官佐平解仇弒殺文周王,立文周王年幼的兒子三斤王,不久德率真老等平定解仇之亂。479年,三斤王去世,真老擁立在倭國的扶余牟大(文周王之弟昆支之子)為王,是為東城王。東城王迎娶新羅伊飡比智之女為妻,強化與新羅的同盟關係,同時將地方豪族沙氏、燕氏、苩氏引進中央,從而牽制真氏、解氏、木氏等舊貴族。同時加強與南齊的關係,被封為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百濟王。
東城王後期,朝中新舊政治勢力發生衝突。501年,衛士佐平苩加派人刺殺東城王。其後東城王的異母兄(《三國史記》記為次子)扶余隆繼位,是為武寧王。武寧王平定苩加之亂,穩定王權。同時命游食者歸農,積極開發錦江流域和榮山江流域,改善民生,同時將王族子弟派駐到各“擔魯”,強化對地方的統治。對高句麗採取攻勢,向南梁積極朝貢,獲得“寧東大將軍”的封號。在武寧王的勵精圖治之下,因漢城失守而受到沉重打擊的百濟得到復興。
523年,武寧王去世,扶餘明襛繼位,是為聖王(或聖明王)。他在位時再次謀划遷都。熊津雖然足以抵禦高句麗,但地域狹小,不適合作為首都,於是他決定錦江之濱的平原地帶——泗沘(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在泗沘豪族沙氏及漢城舊貴族木氏的支持下,聖王在泗沘建立都城,並於538年遷都於此,百濟歷史又進入新階段。

泗沘時代

遷都泗沘后,聖王展開改革,在中央確立了由16等官階和22部司組成的官制,並將首都劃為五部,每部設五巷,對地方制度也進行改革,將全國劃分為五方,下設郡、城,強化了中央集權。同時大興佛教,並將佛教傳入倭國。此時高句麗北部面臨突厥的壓力,國勢大不如前,聖王便聯合新羅,於551年進攻並擊敗高句麗,收復了漢江下游地帶,新羅則獲得漢江上游。但新羅得隴望蜀,撕毀與百濟的盟約,佔領漢江下游。聖王於554年親征新羅,在管山城(今韓國忠清北道沃川郡)遭遇埋伏而被俘,此外4名佐平被俘,3萬士卒戰死,百濟損失慘重。
隨聖王一起出征的太子扶余昌撿回一命,即位為威德王,但因管山城慘敗而王權受限,權力轉入沙、燕、解、真等“大姓八族”所把控的“六佐平會議體”中。威德王、惠王、法王相繼去世后,實權貴族們找來在益山采薯為生的沒落王族扶余璋為王,是為武王。武王在位時,恢復了部分王權與國力,於624年佔領新羅速合城(今韓國慶尚南道咸陽郡)等6城,並大力經營益山地區,計劃遷都益山,但由於貴族們的反對而未能如願。武王末年開始縱情聲色,親信由此開始弄權,朝政日益腐敗。

國家滅亡

641年,百濟武王去世,太子扶余義慈即位。他在位時大力強化王權,流放了反對自己即位的內佐平岐味等40餘名貴族。642年親征新羅,奪取獼猴城等40餘城,又派將軍允忠佔領新羅西部重鎮大耶城(今韓國慶尚南道陝川郡),重振國勢。但義慈王在位十多年後,逐漸荒淫腐敗,寵信恩古等小人,囚禁直言進諫的佐平成忠。另一方面,義慈王與新羅連年交戰,與高句麗和倭國保持密切關係,而與唐朝關係逐漸疏遠,新羅則趁機拉進與唐朝的關係,並請求唐朝出兵滅百濟。唐朝在多次勸百濟不要攻擊新羅而無果后,終於在659年唐高宗蘇定方領兵13萬東征百濟,新羅也出兵5萬助戰。義慈王派階伯率5000精兵阻擋新羅軍,在黃山伐與新羅軍展開幾番血戰,終究敗死。面對唐羅聯軍的泰山壓頂之勢,義慈王與太子扶余孝逃到北邊的舊都熊津城,七月十八日被將領禰植扭送至唐軍陣營投降,百濟滅亡。義慈王為首的百濟王族及官民近一萬三千人被俘虜到唐朝獻捷,百濟故地被唐朝劃分為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個都督府。
百濟
百濟
唐羅聯軍滅亡百濟后,縱兵大掠,激起百濟遺民的反抗,於是百濟復國運動興起,席捲200餘城,代表領導者有正武、遲受信、黑齒常之、鬼室福信、道琛等。其中鬼室福信從倭國迎來義慈王之子扶余豐,擁立為王,一度聲勢浩大,唐羅聯軍只能退守幾個孤立的據點。但不久鬼室福信和道琛內訌,先是鬼室福信殺了道琛,然後扶余豐殺了鬼室福信,力量大損,唐軍亦於663年在白江口之戰中擊敗來援助百濟的倭軍,盤踞周留城的扶余豐與盤踞任存城的遲受信雙雙逃亡高句麗,亦有大批百濟遺民逃亡倭國。671年,百濟故地併入新羅。900年,新羅土豪甄萱建立后百濟,但跟扶余氏的百濟國並無關係。

建國傳說


朝鮮/韓半島的《三國史記》及《三國遺事》均記載,溫祚王是高句麗創立者朱蒙之子。朱蒙因受迫害而逃離扶余,來到了卒本地區,在那裡與當地首領延陀勃的女兒召西奴結婚,並創立了高句麗王國。當朱蒙在扶余所生的兒子到達高句麗后,找到了他的親生父親並成為王儲,就是日後的琉璃王。朱蒙與召西奴所生的兩個兒子─沸流和溫祚認識到琉璃王繼位后,他們在高句麗將無法立足。因此兩兄弟決定離開高句麗並與他們的追隨者一起向南。聽從追隨者建議,溫祚在慰禮城(首爾)建城,並立國號"十濟"。但是沸流不理睬這個建議,認為臨海而居更好,並在彌鄒忽建城。可是在彌鄒忽的鹽水和沼澤對於大多數人來講難以忍受,與此同時慰禮城的百姓卻繁榮地生活著。沸流因為無視建議的羞愧而自殺。彌鄒忽的百姓於是搬遷到慰禮城,溫祚也高興地接納了他們並改國號為"百濟"。
公元前 1世紀由扶餘人貴族南下侵佔建立,660年被唐與新羅聯軍滅亡。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后與高句麗接壤,東與新羅為鄰。都城先在慰禮城,后相繼遷都廣州、熊津、泗沘城。
現代韓半島國家單方面稱百濟,新羅,高句麗為其所為"三國時代"
公元10年開始,百濟就已統治下層的馬韓部落。根據高句麗建國神話的記載,建立百濟的是一部分高句麗頭人(召西奴,沸流,溫祚)與他們的百姓(扶餘人)。高句麗人到達朝鮮半島南部后構成上層,而原住民馬韓則是國家中的下層。《三國史記》中百濟君王五次說自己源出朱蒙,王室以扶余為姓,且一度改國號為南扶余,高句麗王釗南侵后,百濟與高句麗決裂,不再和好。
百濟是高句麗創始者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於公元前18年在漢江南岸(今韓國河南市)創建。百濟的鼎盛時期疆土涵括西朝鮮(除了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濟是海上的強國,通過海路與中國和日本進行政治和貿易往來。公元660年,百濟被唐朝和新羅的聯軍滅亡。滅亡后的三年裡,百濟曾展開過轟轟烈烈的復興運動,但最終失敗。以百濟的遷都變遷史來看,可分為漢城都邑期(BC18-AC475),熊津都邑期(475-538),泗沘都邑期(538-660)。百濟通過三次遷都,形成了極具個性的文化。在漢城時代,積石冢等富有高句麗的特色。但遷都熊津及泗沘之後吸收了中國的南朝文化,使自己的文化更具優雅之特性。接受了中國的新式文物,使其百濟化,再傳播至加耶,對形成古代東亞文化圈起了關鍵的作用。百濟的構成民族有土著民族的韓人與濊人。在漢城都邑期,上流層為扶餘人。
在中國史書中,百濟這個名稱首見於《三國志》,年代相當於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其中提到馬韓中有一國名伯濟,原是馬韓的眾多城邦之一。不過根據高麗王朝的史書《三國史記》記載,百濟在公元前18年由溫祚王(另說沸流王)創立,他帶領一群人自高句麗出發,到達朝鮮中部的漢水流域。《隋書》中提到東明的後代有個叫仇台的在帶方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國家,漢代遼東太守公孫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做妻子,他的國家逐漸強盛成為東夷中強國。

文化


百濟的住民來源複雜,如《隋書/卷81》中有提到“其人雜有新羅、高麗(高句麗)、倭(日本)等,亦有中國人”,文化也相互影響,在近肖古王的統治時期,百濟的疆土包括西朝鮮半島(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絕大部分。
由於與倭國(日本)統治者持續的親善關係,百濟得到了日本的物資和軍事援助。也是在這個時期,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學者來到百濟進行教育和文化交流,這樣的例子包括在奈良(部份學者認為是以百濟詞“王國”命名的城市)由百濟移民設計和建造的兩個奇觀,寶塔和木結構寺廟法隆寺。許多百濟王族和貴族成員與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廣泛承認的,即使是明仁天皇也承認這個事實。據《續日本紀》記載,桓武天皇的母親高野新笠是武寧王的嫡系子孫,而明仁天皇是桓武天皇的後代。
在那個時期以後,百濟在高句麗持續的南向軍事威脅下撤退,公元475年,首都被高句麗的侵略軍所蹂躪。這次入侵后,百濟遷都熊津(韓國忠清南道的公州),與新羅簽訂對抗高句麗的軍事合作條約。
百濟的疆土包括今天韓國的忠清道和全羅道。這是百濟熊津時期的核心地域。
4世紀全盛時期,近肖古王合併馬韓,攻擊平壤城,5世紀萎縮期,被高句麗攻擊失去了漢江流域,遷都到熊津(今忠南公州市),6世紀中興期,武寧王分配了22個擔魯,聖王遷都到泗比(今忠南扶余郡),國號臨時改稱為南夫余,一時恢復了漢江流域。
公元538年,聖王移都泗沘(的扶余郡),並重新鞏固了王權,把他的王國重建為一個強大的政權。從那時起,改國號為南扶余(因為百濟將扶餘國當成他們的發源地)。
泗沘時代正值百濟文化的全盛期,以及佛教的發展期,佛教、工匠、工藝品和皇族習俗一同傳入了日本。
武寧王的陵墓,儘管按著中國拼鑲磚墓的形式建造並受到中國進口物品的影響,也包括了許多百濟傳統的隨葬物品,如金制冠飾,金制耳飾。墓室習慣也按照百濟獨特的傳統。這個陵墓被認為是熊津時代的代表性墓葬。
從扶余郡百濟王陵園的古代佛教寺廟出土的豪華的金銅大香爐(백제금동대향로)被認為是百濟文化的精髓,鮮明地展示了百濟成就的巔峰。百濟文化的創造力和卓越可以從香爐的頂部紋飾上的精巧和優雅的蓮花造型,輝煌和美麗的磚的圖案,陶器風格的流暢線條的魅力,和流暢和優雅的碑文書法看出。佛像上微笑的佛的面龐,華麗卻優雅的百濟寶塔顯示了這種創造力與佛教的關聯。
公元七世紀中葉,隨著新羅在朝鮮半島中南部的影響力的增長,百濟開始失去了他在這個地區的影響力。最終,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蘇定方聯合新羅渡海發動了對百濟的攻擊,百濟首都泗沘最終被攻陷。整個戰爭持續不到10天。唐派王文度為熊津都督,但其卻意外地死亡。中文資料中記載唐朝派兵10萬,朝鮮記載為13萬。
百濟遺臣鬼室福信致書日本,擁戴故百濟王送予日本作為人質的王子扶余豐回國為王,並要求日本派出援軍支援百濟復國。在鬼室福信以及日本援軍的努力下,一度收複數個郡縣。然而鬼室福信功高震主,在執得的讒言下,懷疑福信有意謀反,將之處死。新羅得 知百濟王斬己良將,和唐劉仁軌協商,在白江口之役破日本援軍,百濟平。
公元672年,新羅敗盟違約反唐,吞併百濟故土。百濟王族禪廣(善光)留日本,其孫子在日本傳百濟王統。
百濟將許多中國文化融入到自身的文化藝術中。佛教在百濟的文化中有很強的影響。與高句麗和新羅不同,百濟的佛像總是帶著微笑,散發著溫暖的氣氛。百濟同時也受到道教的影響。 541年,南梁曾派技工到百濟使中國文化在百濟泗沘時期得到提高。
從扶余郡百濟王陵園的古代佛教寺廟出土的豪華的金銅大香爐(백제금동대향로)被認為是百濟文化的精髓,鮮明地展示了百濟成就的巔峰。輝煌和美麗的磚的圖案, 陶器風格的流暢線條的魅力,和流暢和優雅的碑文書法看出。佛像上微笑的佛的面龐,華麗卻優雅的百濟寶塔顯示了這種創造力與佛教的關聯。
武寧王的陵墓,儘管按著中國拼鑲磚墓的形式建造並受到中國皇帝賞賜物品的影響,也包括了許多百濟傳統的隨葬物品,如金制冠飾,金制耳飾。墓室習慣也按照百濟獨特的傳統。這個陵墓被認為是熊津時代的代表性墓葬。

語言


百濟的語種屬於扶余語系,其中百濟的統治階層為扶餘人,被統治階層為三韓中的馬韓人,兩者語言不通文化不同。高句麗語和百濟語(這兩者語言史載均可與扶余語互通,屬於同一系統扶余語系,但是歷史記載的高句麗語和百濟語均是這兩國的統治者使用的語言,眾所周知,這兩國的統治民族都來自扶余,所以就不奇怪了)所屬的扶余語系和百濟(被統治階層為主要為馬韓人,操馬韓語)新羅(主要為辰韓、弁韓,操韓語)所屬的韓語根本是兩個系統。
所謂新羅可以和百濟通話,指的是新羅的韓族可以和百濟的底層韓族百姓通話。而百濟和高句麗族的通話則是同為扶余語系的統治民族,而百濟統治民族是無法和百濟韓族百姓用自己的語言溝通的。歷史早有記載:“眾所周知,百濟的統治者原是扶余族的一派,而百濟的百姓則繼續使用馬韓語,所以,不難想象他們用的是不同的語言。關於這一推論可從《周書·異域傳》百濟條中查到。據:‘王姓夫余氏,號於羅瑕,民呼為鞬吉支,夏言並王也。妻號於陸,夏言妃也’。統治階層稱王為‘於羅瑕’,妃為‘於陸’;而百姓稱王為‘鞬吉支’。這同時也證明扶余系語言與韓系語言是完全相異的事實。在百濟時代,百姓使用的辭彙,沒有必要轉換成相對應的統治者的辭彙,而存在於百姓中。這種上層現象可謂百濟語的一大特徵。
根據中國資料的記載,高句麗語與扶余、沃沮、東濊、百濟(統治階層)的語言屬於同一語系,在中國東北部至朝鮮半島形成扶余語系,而馬韓、弁韓、辰韓等古三韓的語言,百濟的被統治階層的語言及新羅語(現代朝鮮語的直系祖先)在朝鮮半島南部形成韓系語言,這兩系列的語言有著巨大的差異。
在日本學界一直認為朝鮮半島上的高句麗語同日語有著內在的聯繫、或者說使同屬一個語系——扶余語系。而韓日學者又發現百濟國語言(統治階級)也同日語有著某種關係,他們漸漸趨向於把這三種語言看成是同一個語系。金田一春彥所著的《日本語》中給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他說在明治年代、吉林集安太王新村發現高句麗的語言、一個古碑上出現了“三”、“七”、“十”的漢字,而在這三個字的旁邊出現了對這三個漢字讀法的說明“密”、“難”、“德頓忽”。學者發現這同日語有著某些的聯繫,日語固有的這三個數字的讀音同古碑上注音極端的相似。
有不少人嘗試把高句麗語、百濟語及現時的日本語系諸語連繫在一起 (Beckwith2004):在這種假設的前提下,大和族很可能是從扶餘國而來,而扶餘人的語言隨著地域的分隔,慢慢演變成為高句麗語、百濟語及古代的日語。
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的白桂思(ChristopherI.Beckwith)認為現時的日語仍然可以看到昔日的扶余語的痕迹,而這一段日語及扶余語系的連結最早於1907年為兩位日本學者所留意。白桂思(ChristopherI.Beckwith)嘗試透過約140個含有高句麗詞語的地方面來重新構建高句麗語的發音。他發現:高句麗語在文法構詞方面與日語相似,例如:genitive -no及attributive-si。
白桂思(ChristopherI.Beckwith)在他的《日本·高句麗語系的民族和早期中國》(The Japanese-Koguryoic Peoples and Early China)一文中,闡述了有關高句麗人和日本人之關係的語言學證據。根據這些證據,他提出古代日本人(倭)和高句麗人的共同源地,可能是在面向渤海的中國遼西地區;之後這個人群的一支向東越海到達日本,而過了幾百年後另一支 則向東北遷徙,形成了高句麗人。只有這樣才可能解釋高句麗語和古代日本語的聯繫(本文內容發表於白氏新著:《高句麗語:日語在亞洲大陸的姐妹語言》 Koguryo, the Language of Japan’s Continental Relatives,2004),因此夫余語,高句麗語和日語遠古時代很可能屬於同源。
據俄國籍的韓國問題專家 Andrei Lankov介紹,白桂思教授的觀點已經被國際上大多數的語言學家所接受。(亞洲時報Asia Times網站2006年9月16日報道)

外交


與中國的關係

南北朝
372年,百濟近肖古王曾向晉朝朝貢。
429年,百濟派使團到宋尋求文化和技術。
472年,百濟蓋鹵王派使團到北魏尋求對付高句麗的軍事援助。百濟武寧王和聖明王多次派使團到南梁。武寧王的陵墓是按南梁的墓室風格建造的。
南朝·宋
百濟國,本與高驪俱在遼東之東千餘里,其後高驪略有遼東,百濟略有遼西。百濟所治,謂之晉平郡晉平縣;此為錯誤記載。
義熙十二年,以百濟王餘映為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將軍、百濟王。高祖踐阼,進號鎮東大將軍。
少帝景平二年,映遣長史張威詣闕貢獻。
元嘉二年,太祖詔之曰:“皇帝問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百濟王。累葉忠順,越海效誠,遠王纂戎,聿修先業,慕義既彰,厥懷赤款,浮桴驪水,獻騕執贄,故嗣位方任,以籓東服,勉勖所蒞,無墜前蹤。今遣兼謁者閭丘恩子、兼副謁者丁敬子等宣旨慰勞稱朕意。”其後,每歲遣使奉表,獻方物。七年,百濟王余毗復修貢職,以映爵號授之。二十七年,毗上書獻方物,私假台使馮野夫西河太守,表求《易林》、《式占》、腰弩,太祖並與之。
毗死,子慶代立。世祖大明元年,遣使求除授,詔許。二年,慶遣使上表曰:“臣國累葉,偏受殊恩,文武良輔,世蒙朝爵。行冠軍將軍右賢王余紀等十一人,忠勤宜在顯進,伏願垂愍,並聽賜除。”仍以行冠軍將軍右賢王余紀為冠軍將軍。以行征虜將軍左賢王余昆、行征虜將軍余暈並為征虜將軍。以行輔國將軍余都、余乂並為輔國將軍。以行龍驤將軍沐衿、余爵並為龍驤將軍。以行寧朔將軍余流、麋貴並為寧朔將軍。以行建武將軍於西、余婁並為建武將軍。
太宗泰始七年,又遣使貢獻。
南朝·齊
牟大又表曰:“臣所遣行建威將軍、廣陽太守、兼長史臣高達,行建威將軍、朝鮮太守、兼司馬臣楊茂,行宣威將軍、兼參軍臣會邁等三人,志行清亮,忠款夙 著。往泰始中,比使宋朝,今任臣使,冒涉波險,尋其至效,宜在進爵,謹依先例,各假行職。且玄澤靈休,萬里所企,況親趾天庭,乃不蒙賴。伏願天監特愍除正。達邊效夙著,勤勞公務,今假行龍驤將軍、帶方太守。茂志行清壹,公務不廢,今 假行建威將軍、廣陵太守。邁執志周密,屢致勤效,今假行廣武將軍、清河太守。”詔可,並賜軍號,除太守。為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使兼竭者仆 射孫副策命大襲亡祖父牟都為百濟王。曰:“於戲!惟爾世襲忠勤,誠著遐表,滄 路肅澄,要貢無替。式循彝典,用纂顯命。往欽哉!其敬膺休業,可不慎歟!制詔 行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百濟王牟大今以大襲祖父牟都為百濟王,即位章綬 等玉銅虎竹符四。王其拜受,不亦休乎!”
是歲,魏虜又發騎數十萬攻百濟,入其界,牟大遣將沙法名、贊首流、解禮昆、木干那率眾襲擊虜軍,大破之。建武二年,牟大遣使上表曰:“臣自昔受封,世被 朝榮,忝荷節鉞,克攘列辟。往姐瑾等並蒙光除,臣庶咸泰。去庚午年,獫狁弗悛,舉兵深逼。臣遣沙法名等領軍逆討,宵襲霆擊,匈梨張惶,崩若海盪。乘奔追斬,殭屍丹野。由是摧其銳氣,鯨暴韜凶。今邦宇謐靜,實名等之略;尋其功勛,宜在 褒顯。今假沙法名行征虜將軍、邁羅王,贊首流為行安國將軍、辟中王,解禮昆為 行武威將軍、弗中侯,木干那前有軍功,又拔台舫,為行廣威將軍、面中侯。伏願 天恩特愍聽除。”又表曰:“臣所遣行龍驤將軍、樂浪太守兼長史臣慕遺,行建武 將軍、城陽太守兼司馬臣王茂,兼參軍、行振武將軍、朝鮮太守臣張塞,行揚武將 軍陳明,在官忘私,唯公是務,見危授命,蹈難弗顧。今任臣使,冒涉波險,盡其 至誠。實宜進爵,各假行署。伏願聖朝特賜除正。”詔可,並賜軍號。
南朝·梁
百濟者,其先東夷有三韓國,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弁韓、辰韓各十二國,馬韓有五十四國。大國萬餘家,小國數千家,總十餘萬戶,百濟即其一也。后漸強大,兼諸小國。其國本與句驪在遼東之東,晉世句驪既略有遼東,百濟亦據有遼西、晉平二郡地矣,自置百濟郡。
晉太元中,王須;義熙中,王餘映;宋元嘉中,王余毘;並遣獻生口。余毘死,立子慶。慶死,子牟都立。都死,立子牟太。齊永明中,除太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百濟王。
天監元年,進太號征東將軍。尋為高句驪所破,衰弱者累年,遷居南韓地。
普通二年,王余隆始復遣使奉表,稱“累破句驪,今始與通好”,而百濟更為強國。其年,高祖詔曰:“行都督百濟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百濟王余隆,守籓海外,遠修貢職,乃誠款到,朕有嘉焉。宜率舊章,授茲榮命。可使持節、都督百濟諸軍事、寧東大將軍、百濟王。”五年,隆死,詔復以其子明為持節、督百濟諸軍事、綏東將軍、百濟王。
號所治城曰固麻,謂邑曰檐魯,如中國之言郡縣也。其國有二十二檐魯,皆以子弟宗族分據之。其人形長,衣服凈潔。其國近倭,頗有文身者。今言語服章略與高驪同,行不張拱、拜不申足則異。呼帽曰冠,襦曰復衫,袴曰褌。其言參諸夏,亦秦、韓之遺俗雲。
中大通六年、大同七年,累遣使獻方物;並請《涅盤》等經義、《毛詩》博士,並工匠、畫師等,敕並給之。
太清三年,不知京師寇賊,猶遣使貢獻;既至,見城闕荒毀,並號慟涕泣。侯景怒,囚執之,及景平,方得還國。
北魏
百濟國,其先出自夫余。其國北去高句麗千餘里,處小海之南。其民土著,地多下濕,率皆山居。有五穀,其其衣服飲食與高句麗同。
延興二年,其王餘慶始遣使上表曰:"臣建國東極,豺狼隔路,雖世承靈化,莫由奉藩,瞻望雲闕,馳情罔極。涼風微應,伏惟皇帝陛下協和天休,不勝系仰之情,謹遣私署冠軍將軍、駙馬都尉弗斯侯,長史余禮,龍驤將軍、帶方太守、司馬張茂等投舫波阻,搜徑玄津,託命自然之運,遣進萬一之誠。冀神祗垂感,皇靈洪復,克達天庭,宣暢臣志,雖旦聞夕沒,永無餘恨。"
又云:"臣與高句麗源出夫余,先世之時,篤崇舊款。其祖釗輕廢鄰好,親率士眾,陵踐臣境。臣祖須整旅電邁,應機馳擊,矢石暫交,梟斬釗首。自爾已來,莫敢南顧。自馮氏數終,餘燼奔竄,醜類漸盛,遂見陵逼,構怨連禍,三十餘載,財殫力竭,轉自孱踧。若天慈曲矜,遠及無外,速遣一將,來救臣國,當奉送鄙女,執掃後宮,並遣子弟,牧圉外廄。尺壤匹夫不敢自有。"
又云:"今璉有罪,國自魚肉,大臣強族,戮殺無已,罪盈惡積,民庶崩離。是滅亡之期,假手之秋也。且馮族士馬,有鳥畜之戀;樂浪諸郡,懷首丘之心。天威一舉,有徵無戰。臣雖不敏,志效畢力,當率所統,承風響應。且高麗不義,逆詐非一,外慕隗囂藩卑之辭,內懷凶禍豕突之行。或南通劉氏,或北約蠕蠕,共相唇齒,謀陵王略。昔唐堯至聖,致罰丹水;孟常稱仁,不舍塗詈。涓流之水,宜早壅塞,今若不取,將貽後悔。去庚辰年後,臣西界小石山北國海中見屍十餘,並得衣器鞍勒,視之非高麗之物,后聞乃是王人來降臣國。長蛇隔路,以沉於海,雖未委當,深懷憤恚。昔宋戮申舟,楚庄徒跣;鷂撮放鳩,信陵不食。克敵建名,美隆無已。夫以區區偏鄙,猶慕萬代之信,況陛下合氣天地,勢傾山海,豈令小豎,跨塞天逵。今上所得鞍一,以為實驗。"
顯祖以其僻遠,冒險朝獻,禮遇優厚,遣使者邵安與其使俱還。詔曰:"得表聞之,無恙甚善。卿在東隅,處五服之外,不遠山海,歸誠魏闕,欣嘉至意,用戢於懷。朕承萬世之業,君臨四海,統御群生。今宇內清一,八表歸義,襁負而至者不可稱數,風俗之和,士馬之盛,皆余禮等親所聞見。卿與高麗不穆,屢致陵犯,苟能順義,守之以仁,亦何憂於寇讎也。前所遣使,浮海以撫荒外之國,從來積年,往而不返,存亡達否,未能審悉。卿所送鞍,比校舊乘,非中國之物。不可以疑似之事,以生必然之過。經略權要,已具別旨。"又詔曰:"知高麗阻疆,侵軼卿土,修先君之舊怨,棄息民之大德,兵交累載,難結荒邊。使兼申胥之誠,國有楚越之急,乃應展義扶微,乘機電舉。但以高麗稱藩先朝,供職日久,於彼雖有自昔之釁,於國未有犯令之愆。卿使命始通,便求致伐,尋討事會,理亦未周。故往年遣禮等至平壤,欲驗其由狀。然高麗奏請頻煩,辭理俱詣,行人不能抑其請,司法無以成其責,故聽其所啟,詔禮等還。若今復違旨,則過咎益露,后雖自陳,無所逃罪,然後興師討之,於義為得。九夷之國,民居海外,道暢則奉藩,惠戢則保境,故羈縻著於前典,楛貢曠於歲時。卿備陳強弱之形,具列往代之跡,欲殊事異,擬貺乖衷,洪規大略,其致猶在。今中夏平一,宇內無虞,每欲陵威東極,懸旌域表,拯荒黎於偏方,舒皇風於遠服。良由高麗即敘,未及卜征。今若不從詔旨,則卿之來謀,載協朕意元戎啟行,將不雲遠。便可豫率同興,具以待事,時遣報使,速究彼情。師舉之日,卿為鄉導之首,大捷之後,又受元功之賞,不亦善乎。所獻錦布海物雖不悉達,明卿至心。今賜雜物如別。"又詔璉護送安等。
安等至高句麗,璉稱昔與餘慶有仇,不令東過,安等於是皆還。乃下詔切責之。五年,使安等從東萊浮海,賜餘慶璽書,褒其誠節。安等至海濱,遇風飄蕩。竟不達而還。
百濟者,其先蓋馬韓之屬國,夫余之別種。有仇台者,始 國於帶方。故其地界東極新羅,北接高句麗,西南俱限大海。東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餘里。治固麻城。其外更有五方:中方曰古沙城,東方曰得安城,南方曰久知下城,西方曰刀先 城,北方曰熊津城。
王姓夫余氏,號於羅瑕,民呼為鞬吉支,夏言並王也。妻 號於陸,夏言妃也。官有十六品。左平五人,一品;達率三十 人,二品;恩率三品;德率四品;扞率五品;柰率六品。六品 已上,冠飾銀華。將德七品,紫帶;施德八品,皂帶;固德九 品,赤帶;(李)〔季〕德十品,青帶;對德十一品,文督十二 品,皆黃帶;武督十三品,佐軍十四品,振武十五品,克虞十 六品,皆白帶。自恩率以下,官無常員,各有部司,分掌眾務。內官有前內部、谷部、肉部、內掠部、外掠部、馬部、刀部、功德部、葯部、木部、法部、后官部。外官有司軍部、司徒部、司空部、司寇部、點口部、客部、外舍部、綢部、日官部、都 市部。都下有萬家,分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後部,統兵五百人。五方各有方領一人,以達率為之;郡將三 人,以德率為之。方統兵一千二百人以下,七百人以上。城之 內外民庶及余小城,咸分(肄)〔隸〕焉。
其衣服,男子略同於高麗。若朝拜祭祀,其冠兩廂加翅,戎事則不。拜謁之禮,以兩手據地為敬。婦人衣(以)〔似〕 袍,而袖微大。在室者,編髮盤於首,后垂一道為飾;出嫁者,乃分為兩道焉。兵有弓箭刀矛。俗重騎射,兼愛墳史。其秀異 者,頗解屬文。又解陰陽五行。用宋元嘉歷,以建寅月為歲首。亦解醫藥卜筮占相之術。有投壺、樗蒲等雜戲,然尤尚奕棋。僧尼寺塔甚多,而無道士。賦稅以布絹絲麻及米等,量歲豐儉,差等輸之。其刑罰:反叛、退軍及殺人者,斬;盜者,流,其 贓兩倍征之;婦人犯奸者,沒入夫家為婢。婚娶之禮,略同華 俗。父母及夫死者,三年治服;余親,則葬訖除之。土田下濕,氣候溫暖。五穀雜果菜蔬及酒醴餚饌藥品之屬,多同於內地。唯無駝驢騾羊鵝鴨等。其王以四仲之月,祭天及五帝之神。又 每歲四祠其始祖仇台之廟。
自晉、宋、齊、梁據江左,後魏宅中原,並遣使稱藩,兼 受封拜。齊氏擅東夏,其王隆亦通使焉。隆死,子昌立。建德 六年,齊滅,昌始遣使獻方物。宣政元年,又遣使來獻。
隋朝
百濟之先,出自高麗國。其國王有一侍婢,忽懷孕,王欲殺之,婢云:“有物 狀如雞子,來感於我,故有娠也。”王舍之。后遂生一男,棄之廁溷,久而不死,以為神,命養之,名曰東明。及長,高麗王忌之,東明懼,逃至淹水,夫餘人共奉 之。東明之後,有仇台者,篤於仁信,始立其國於帶方故地。漢遼東太守公孫度以 女妻之,漸以昌盛,為東夷強國。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歷十餘代,代臣中國,前史載之詳矣。開皇初,其王余昌遣使貢方物,拜昌為上開府、帶方郡公、百濟王。
其國東西四百五十里,南北九百餘里,南接新羅,北拒高麗。其都曰居拔城。官有十六品:長曰左平,次大率,次恩率,次德率,次桿率,次奈率,次將德,服 紫帶;次施德,皁帶;次固德,赤帶;次李德,青帶;次對德以下,皆黃帶;次文 督,次武督,次佐軍,次振武,次克虞,皆用白帶。其冠制並同,唯奈率以上飾以 銀花。長史三年一交代。畿內為五部,部有五巷,士人倨焉。五方各有方領一人,方佐貳之。方有十郡,郡有將。其人雜有新羅、高麗、倭等,亦有中國人。其衣服 與高麗略同。婦人不加粉黛,女辮髮垂后,已出嫁則分為兩道,盤於頭上。俗尚騎 射,讀書史,能吏事,亦知醫藥、蓍龜、占相之術。以兩手據地為敬。有僧尼,多 寺塔。有鼓角、箜篌、箏、竽、{虎}、笛之樂,投壺、圍棋、樗蒲、握槊、弄珠 之戲。行宋《元嘉歷》,以建寅月為歲首。國中大姓有八族,沙氏、燕氏、刀氏、解氏、貞氏、國氏、木氏、苗氏。婚娶之禮,略同於華。喪制如高麗。有五穀、牛、豬、雞,多不火食。厥田下濕,人皆山居。有巨栗。每以四仲之月,王祭天及五帝 之神。立其始祖仇台廟於國城,歲四祠之。國西南人島居者十五所,皆有城邑。
平陳之歲,有一戰船漂至海東<身冉>牟羅國,其船得還,經於百濟,昌資送之甚厚,並遣使奉表賀平陳。高祖善之,下詔曰:“百濟王既聞平陳,遠令奉表,往複至難,若逢風浪,便致傷損。百濟王心跡淳至,朕已委知。相去雖遠,事同言面,何必數遣使來相體悉。自今以後,不須年別入貢,朕亦不遣使往,王宜知之。”使者舞蹈而去。開皇十八年,昌使其長史王辯那來獻方物,屬興遼東之役,遣使奉表,請為軍導。帝下詔曰:“往歲為高麗不供職貢,無人臣禮,故命將討之。高元君臣恐懼,畏服歸罪,朕已赦之,不可致伐。”厚其使而遣之。高麗頗知其事,以兵侵掠其境。
昌死,子余宣立,死,子余璋立。大業三年,璋遣使者燕文進朝貢。其年,又遣使者王孝鄰入獻,請討高麗。煬帝許之,令覘高麗動靜。然璋內與高麗通和,挾詐以窺中國。七年,帝親征高麗,璋使其臣國智牟來請軍期。帝大悅,厚加賞錫,遣尚書起部郎席律詣百濟,與相知。明年,六軍渡遼,璋亦嚴兵於境,聲言助軍,實持兩端。尋與新羅有隙,每相戰爭。十年,復遣使朝貢。後天下亂,使命遂絕。

與日本的關係

中國的漢字,佛教,制陶技術和其它文化都通過百濟傳入日本。

歷代百濟王


君主名稱姓名在位時間
尉仇台
肖古王166年-214年
仇首王214年-234年
沙伴王234年-234年
古爾王234年-286年
責稽王286年-298年
汾西王298年-304年
比流王304年-344年
契王344年-346年
近肖古王夫余句346年-375年
近仇首王夫余須375年-384年
枕流王夫餘暉384年-385年
辰斯王385年-392年
阿莘王392年-405年
腆支王夫餘映405年-420年
久爾辛王420年-427年
毗有王夫余毗427年-454年
蓋鹵王夫餘慶455年-475年
文周王夫余牟都475年-479年
東城王夫余牟太479年-501年
武寧王夫余隆501年-523年
百濟聖王夫餘明523年-554年
威德王夫余昌554年-598年
法王夫余宣598年-600年
武王夫余璋(扶余璋)600年-641年
義慈王夫余義慈641年-660年
夫余豐(扶余豐)660年-663年

疆域


領土範圍
百濟的發祥地在今韓國漢江下游,3世紀中葉形成國家政權后開始擴張,兼并馬韓其他部落,到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統一了馬韓諸部,奠定了百濟疆域的基本範圍,即北至北漢山,東抵小白山脈,西、南至海,包含今韓國京畿道大部、全羅南、北道、忠清南道全部及忠清北道一部。4世紀後期一度向北擴張至水谷城(今朝鮮黃海北道新溪郡),但很快被高句麗奪取,退縮至漢江流域。475年高句麗佔領慰禮城(漢城)后,百濟北界再次大幅縮水,喪失了今韓國京畿道地區。551年一度收復漢江下游,但兩年後被新羅奪取。此後百濟與新羅屢有拉鋸,百濟在東面不斷推進,於642年佔領新羅西部門戶大耶城(今韓國慶尚南道陝川郡),蠶食今洛東江中下游的慶尚南道地區(伽倻故地),但北面始終不能收復漢江下游。
行政區劃
百濟的行政區劃始於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基本行政單位是“擔魯”,數量在50個左右,百濟國王將王族或貴族派駐各“擔魯”,取代之前馬韓各“國”酋長來統治地方。538年百濟聖王遷都泗沘以後,百濟的行政區劃轉換為方-郡-城(縣)三級制,將全國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方,設置方城,作為一方中心。方的長官是方令,由官階達率者出任,副職是方佐。百濟五方如下表:
方名方城位置
中方古沙城韓國全羅北道古阜
東方得安城韓國忠清南道恩津
南方久知下城韓國光州廣域市
西方刀先城韓國忠清南道大興
北方熊津城韓國忠清南道公州
方下設郡,全境共有37郡,每郡設3名郡將,由官階德率者充任。郡下設小城、縣,長官稱“道使”,大約有200-250個。百濟末期,五方改稱五部。

政治


政治體制
百濟的政治體制隨國家發展階段而變化。在3世紀百濟逐漸形成國家政權之際,設置左輔與右輔,確立五部體制,將馬韓各“國”的酋長轉換為中央貴族。古爾王還設置了輔佐國王的“佐平”一職,並確立了“率”系和“德”系官階。但由於百濟國王不能完全掌握各部勢力,所以形成了直屬於國王的官職和直屬於各部首長的官職這樣一種二元體制。
到了4世紀中葉的近肖古王時期,才將此二元體制一元化,初步確立了以國王為頂點的中央集權制。具體做法是將佐平確立為類似中國丞相的百官之首,並將“率”系和“德”系官階各分為五,下面增設佐軍、振武、克虞。辰知王時設“上佐平”,佐平一職開始分化。到6世紀中葉,正式形成了16等官階,分別是佐平、達率、恩率、德率、扞率、奈率、將德、施德、固德、季德、對德、文督、武督、佐軍、振武、克虞,通過冠飾和服色加以區分,從一等佐平到六等奈率穿紫服,七等將德到十一等對德穿緋服,十二等以下穿青服。國王之冠用金花,奈率以上則用銀花裝飾。與此同時,百濟也形成了二十二部的官制,其名稱和職能如下表:
區分名稱職能區分名稱職能
內官前內部王命出納、國王近侍外官司軍部內外兵馬
谷部管理穀物及王室土地司徒部教育、禮儀
肉部管理肉類及王室牧場司空部管理土木、力役
內京部管理王室倉庫司寇部刑罰、司法
外京部管理國用倉庫點口部管理戶口
馬部管理御馬客部負責外交
刀部管理武器外舍部負責官僚人事
功德部管理佛教寺院綢部織物製造、貢物出納
葯部御醫、製藥日官部天文、占星術
木部土木、建築都市部市場、交易和都城管理
法部負責禮儀和王族管理--
後宮部管理國王後宮--
二十二部由內官十二部和外官十部構成,長官稱長史或宰官長,每三年更替一次,各部下設諸“司”。此外還設有五經博士、瓦博士、露盤博士等職,另有長史、司馬、參軍等職,主要出現在對華外交中。百濟還有王、侯、將軍等封爵,如阿錯王、弗斯侯、征虜將軍、冠軍將軍、輔國將軍及左賢王、右賢王等,但百濟封爵的具體制度規定則因缺乏史料記載而無從得知。
政治運行
百濟的政治運行一直採取貴族合議的方式,該方式由部落聯盟時期的酋長會議發展而來。3世紀中葉百濟形成國家政權以後為諸率會議,以佐平為議長,“率”系貴族為議員,決定國家大事。4世紀中葉改為諸臣會議,6世紀中葉確立了六佐平會議體制,六佐平分別是:
內臣佐平:負責王命出納;
內頭佐平:負責財政;
內法佐平:負責外交和禮儀;
衛士佐平:負責王宮宿衛;
朝廷佐平:負責刑獄;
兵官佐平:負責內外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