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尾竹

棕櫚科散尾葵屬植物

散尾竹學名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H.Wendl.),又名黃椰子、紫葵、散尾竹。叢生灌木,高2-5米,莖粗4-5厘米,基部略膨大,葉羽狀全裂,黃綠色,表面有蠟質白粉,披針形,花序生於葉鞘之下,呈圓錐花序式,花小,卵球形,金黃色,螺旋狀著生於小穗軸上,果實略為陀螺形或倒卵形,鮮時土黃色,干時紫黑色,種子略為倒卵形,花期5月,果期8月。散尾葵原產馬達加斯加,在我國南方一些園林單位常見栽培。散尾葵為熱帶植物,適宜疏鬆、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生長季節必須保持盆土濕潤和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

散尾葵樹形優美,是很好的庭園綠化樹種。

形態特徵


叢生灌木,高2-5米,莖粗4-5厘米,基部略膨大。葉羽狀全裂,平展而稍下彎,長約1.5米,羽片40-60對,2列,黃綠色,表面有蠟質白粉,披針形,長35-50厘米,寬1.2-2厘米,先端長尾狀漸尖並具不等長的短2裂,頂端的羽片漸短,長約10厘米;葉柄及葉軸光滑,黃綠色,上面具溝槽,背面凸圓;葉鞘長而略膨大,通常黃綠色,初時被蠟質白粉,有縱向溝紋。花序生於葉鞘之下,呈圓錐花序式,長約0.8米,具2-3次分枝,分枝花序長20-30厘米,其上有8-10個小穗軸,長12-18厘米;花小,卵球形,金黃色,螺旋狀著生於小穗軸上;雄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上面具條紋脈,雄蕊6,花藥多少丁字著;雌花萼片和花瓣與雄花的略同,子房1室,具短的花柱和粗的柱頭。果實略為陀螺形或倒卵形,長約1.5-1.8厘米,直徑0.8-1厘米,鮮時土黃色,干時紫黑色,外果皮光滑,中果皮具網狀纖維。種子略為倒卵形,胚乳均勻,中央有狹長的空腔,胚側生。花期5月,果期8月。
散尾竹
散尾竹

分佈範圍


原產馬達加斯加。

生長環境


喜溫暖、潮濕、半蔭環境,耐寒性不強,越冬最低溫要在10℃以上,生長季節必須保持盆土濕潤和植株周圍的空氣濕度。

栽培技術


繁殖技術

散尾葵可用播種和分株繁殖。一般盆栽多採用分株繁殖。
播種繁殖:把種子浸在35℃溫水中浸泡兩天後播下。隨發芽隨移植。晴天應多噴葉面水。一般幼齡期生長緩慢,成齡後生長迅速。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年四季均可。於4月左右,結合換盆進行,選基部分櫱多的植株,去掉部分舊盆土,以利刀從基部連接處將其分割成數叢在傷口處需塗上草木灰或硫磺粉進行消毒。每叢不宜太小,須有2-3株,並保留好根系;初定植的植株,因根系尚未發育好,應避免在強光下長時間照射。適量澆水,每日數次向葉面噴水,保持葉部濕潤。於20-25℃溫度下養護,恢復成型較快。一般養護1-2年即可成為盆栽商品。否則分株後生長緩慢,且影響觀賞。盆栽後置於較高濕溫度環境中,並經常噴水,以利恢復生長。

栽培方法

土壤:室內盆栽散尾葵應選擇偏酸性土壤,北方應注意選用腐殖質含量高的沙質壤土。可用腐葉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製成培養土。它櫱芽生長比較靠根莖上,盆栽時,因較原來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紮根。5-10月是其生長旺盛期,必須提供比較充足的水肥條件。
澆水:澆水應根據季節遵循干透濕透的原則,乾燥炎熱的季節適當多澆,低溫陰雨則控制澆水。北方地區特別是水內含鹽、鹼較多的地方,應注意經常用黑礬調節土壤酸度。平時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夏秋高溫期,還要經常保持植株周圍有較高的空氣濕度,但切忌盆土積水,以免引起爛根。
施肥:一般每1-2周施一次腐熟液肥或複合肥,以促進植株旺盛生長,葉色濃綠,夏季適當追施含氮有機肥,冬季可施芝麻醬渣等有機花肥同時保持盆土乾濕狀態。
光照:散尾葵喜溫暖,最適生長溫度為20-35℃。如果超過35℃或低於10℃,栽培管理稍有不當,其腳葉便會由青變黃。夏天應遮陰,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時間內曝晒也會引起葉片焦黃,很難恢復。冬季需做好保溫防凍工作,一般10℃左右可比較安全越冬,若溫度太低,葉片會泛黃,葉尖乾枯,並導致根部受損,影響來年的生長。它喜半陰,春、夏、秋三季應遮陰50%。在室內栽培觀賞宜置於較強散射光處;它也能耐較陰暗環境,但要定期移至室外光線較好處養護,以利恢復,保持較高的觀賞狀態。
管理:如果環境乾燥、通風不良,容易發生紅蜘蛛介殼蟲,故應定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噴灑防治。定期旋轉花盆,經常修剪下部、內部枯葉,注意修整冠形。

主要價值


庭園觀賞。在熱帶地區的庭院中,多作觀賞樹栽種於草地、樹蔭、宅旁;北方地區主要用於盆栽,是布置客廳、餐廳、會議室、家庭居室、書房、卧室或陽台的高檔盆栽觀葉植物。在明亮的室內可以較長時間擺放觀賞;在較陰暗的房間也可連續觀賞4~6周。散尾葵生長很慢,一般多作中、小盆栽植。散尾葵葉子還可用於插花中切葉,作為插花中的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