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

詞語

寺人,讀音sì rén,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引證解釋


古代宮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閹人充任。
《詩·秦風·車鄰》:“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鄭玄 註:“寺人,內小臣也。”
《周禮·天官·序官》:“寺人,王之正內五人。” 鄭玄 註:“寺之言侍也。” 賈公彥 疏:“雲寺之言侍者,欲取親近侍御之義,此奄人也。”
《左傳·僖公二年》:“ 齊 寺人 貂 始漏師於 多魚 。” 杜預 註:“寺人,內奄官 豎貂 也。”自 東漢 始即以稱宦官。
《後漢書·宦者傳序》:“閽人守中門之禁,寺人掌女宮之戒。”
《新唐書·于志寧傳》:“今殿下左右前後皆用寺人,輕忽高班,陵轢貴仕。”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御前大臣》:“本朝鑒 明 弊政,不許寺人干預政事,命內務府大臣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