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銀魚
鄱陽湖銀魚
鄱陽湖銀魚——魚中精品,鄱陽特產鄱陽湖銀魚。都昌產銀魚歷史悠久,明朝時列為地方貢品,曾榮獲首屆農業博覽會金獎。鄱湖銀魚透明,頭平偏,口大,牙銳,背鰭和脂鰭各1個,曬乾后似雪白銀條,故名“銀魚”。鄱湖銀魚肉美味鮮,營養豐富,有益脾、潤肺、補腎、去虛、增陽、滋陰等功效,屬上等滋養補品。都昌年產鮮銀魚7萬多公斤。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位於江西省北部。“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競爭先;連江通海胸懷廣,滋養生靈歲復年”。鄱陽湖上承贛、撫、信、饒、修五河之水,下接長江。豐水季節浪涌波騰,浩瀚萬頃,水天相連。它水域遼闊,不僅風光秀麗,而且是一個巨大淡水魚庫。湖內水草豐盈,餌料豐富,水性溫和,既是湖泊型魚類棲息、繁衍、育肥的良好場所,又是部分淺海魚類溯江入湖產卵、索鉺的理想地方。湖內共有一百多種魚類,其中經濟價值高、富有營養價值的名貴佳品,當數鄱湖銀魚。
鄱湖銀魚形如玉簪、潔白透明、肉質細嫩、肉味異常鮮。自古以來,它就是人們餐桌上的珍餚。封建王朝時期,最高統治者皇帝都喜歡食用。據都昌地方志記載:自唐以後,每年都要向皇帝進貢百餘斤鄱陽湖銀魚的干品。
銀魚,體細長,近圓筒形,後段略側扁,體長約12厘米。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頒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背鰭Ⅱ11~13,略在體后3/4處。胸鰭8~9,肌肉基不顯著。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為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後體呈乳白色。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後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布小黑點。
鄱陽湖銀魚